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275章 千军共读《花环》

1978合成系文豪 第275章 千军共读《花环》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5 13:51:50

第275章 千军共读《环》

孔罗荪给江弦讲了下,万寿寺的准备工作他们已经做了很久。

万寿寺在解放后就归军队管理了,这会儿是总政的歌舞团在那儿驻扎。

筹建委员会的几名委员,以及胡桥木同志,为了万寿寺的地方,在部队和市里两边儿来回打招呼。

但是事情办的很困难。

市里面好说,部队那边就很困难了。

这年头房子这么紧张,哪个单位也不会同意轻易把办公地点让给别人。

就拿虎坊路15号来说吧,一块儿地,央视和中作协两个单位争。

原本是教员批给《诗刊》的地皮,《诗刊》这会儿还只能委屈巴拉的缩在安定门外小关绿化队。

在这样的背景下,万寿寺的事情显然没那么好办。

讨论结束以后,大家转去晋阳饭店一起吃午饭。

山西菜不入流,不过晋阳饭店在京城是家赫赫有名的馆子。

“老舍先生以前常来晋阳饭店吃饭。”

孔罗荪回忆说,“他爱来赏紫藤,还留过一首七绝。”

众人不知道还有这样一段往事,江弦更不知道,津津有味的听着。

“罗荪同志,什么七绝,可还记得?”张僖颇有兴致的问道。

孔罗荪稍作思索,吟道:“前两句是: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

张僖笑了笑,“说的是晋阳饭店的特色猫耳朵,后两句呢。”

“后两句叫:四座风香春几许,庭前十丈紫藤,说的是他推开窗,看到了院里那架庭荫直泻而下的紫藤。”

孔罗荪先生和老舍交情匪浅,回忆着回忆着忍不住掩面。

“我只能记得个大概,或许我也记错了几个字,我也没有几年了,你们说,若是没有一个文学馆,这首诗将来还有谁会记得?还有谁会知道?”

张僖拍了拍孔罗荪劝慰道:“我们已经在做这个事了,吃饭、吃饭。”

经此一幕,众人更加坚定了要建成文学馆的决心。

服务员很快上菜,先上了一道晋阳饭店的名菜香酥鸭。

色泽金黄,外皮酥脆。

张僖是个老饕,夹着荷叶饼,把鸭子一蘸酱,填进去。

边填边给大伙儿介绍,“这菜原本是山西名菜焖炉烧鸭,不过到了京城就有点水土不服,谁让咱京城处处都是烤鸭。

逼得一帮大厨们天天研究,最后改成这道高温蒸炸的香酥鸭,果然别有风味。”

江弦夹了一块儿尝尝,果然是外皮酥脆、肉烂鲜香,当时技痒,想回去自己做着试试。

服务员又依次端上过油肉、肉丝温粉皮、太原焖羊肉

都极具山西菜特色,味道咸鲜之间夹着一股陈醋的醋香。

最后端上来一盆儿“猫耳朵”。

其实就是面皮,因形如猫耳而得名,江弦盖上浇头,一尝,小巧玲珑、筋滑利口。

这顿饭吃罢了,也没商讨出个新地方,大家还是觉得,应该再争取争取万寿寺这块儿地。

事情告一段落,文学馆的事情也不太用江弦这个小辈操心。

随后几天,他一个人窝在家里,全身心的投入进了新小说的誊抄当中。

“.小金宝没有死在上海。她死在那个小孤岛上。

她把那把刀子插到自己的肚子里去了。

我就在门外,我被她关在门外,只过了一会儿血从门槛下面的缝隙里溢了出来。

我用手捂住门槛,捂住血,对她大叫说:姐,你别流血了,姐,你别流血了。

她不听我的话,她的血也不听我的话。

她的血和她的年纪一样年轻,和她的性子一样任性,由了性子往外涌,灿烂烂地又鲜又红。

血开始滚烫,有些灼手,在夏末汹涌着热气,后来越洇越大,越铺越黏,慢慢全冷掉了。

我张着一双血手叫来了老爷。

老爷一眼就明白了,他显得很不高兴,嘟囔说:我可以不让人活,就是没法不让人死”

江弦搁下笔,揉了揉手腕。

这正是他此前顺利合成的那篇小说。

此刻,这篇小说的合成序列仍旧保存在他的脑海里:

“【帮会】 【舞女】=中篇小说《上海往事》”

“简介:民国时期社会风貌,动人的民国风情。

乡下少年唐水生来到大上海,被安排在当红舞女小金宝身边服侍。

小金宝是唐老爷的情妇,一次帮会仇杀过后,小金宝、水生和老爷共同躲到一座孤岛上,一场内弛外张的人性斗争静静上演。

最终,小金宝出于对爱情和人性的双重绝望,选择自杀身亡。”

《上海往事》出自毕飞宇笔下。

毕飞宇是江弦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拿了茅奖的长篇小说《推拿》。

他的代表作很多,尤以文笔细腻闻名,看他的文字简直是一种享受。

此外,他又很擅长写女人,有中国的茨威格之称。

这篇《上海往事》写的便是一名舞女小金宝的故事。

这个故事也是张艺谋的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就是巩俐主演,斩获戛纳的那一部。

演完巩俐就和老谋子分手了。

有一点要说明,张艺谋的这部电影并不是改编自毕飞宇的这篇《上海往事》,而是改编自巴金之子李晓棠的《门规》。

之所以小说和电影内容相同,是因为当时毕飞宇来担任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编剧,他又不熟悉写剧本,最后便用小说的方式把这部电影给写了出来,也就是《上海往事》。

江弦合上稿件,翻了眼第一页第一行,整齐填写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个名字更受江弦青睐,《上海往事》这个名字就有点泯然众人。

所以在小说的一开始,他便对小说名做了更改。

至于小说的内容,是一种回忆的口吻,以老年水生回忆录的方式,讲述着那个血风腥雨的江湖,和那段惊心动魄的时光。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这篇小说是回忆的形式,所以在故事一开头,作者便直接交代了每个人物的结局,在小说结构中是极少见的处理。

这天,他正写着,孔罗荪居然找上门来。

“孔罗荪同志?你怎么来了?”

江弦把他请进家里,给他倒一杯茶。

孔罗荪瞥了一眼他屋里的布置,江弦生怕他说出什么“大灾之年”的话,便主动找了个话题:

“万寿寺的事情怎么样了?”

“我正是为这个来的。”

孔罗荪收回视线,喝一口水,给江弦讲了讲这些天和万寿寺那边总政歌舞团接洽的情况。筹建委员会这边嘴皮子都快说破了,孔罗荪的腿也快跑断了,虽然有配车,但他年纪大,身体也不好,每天都在为万寿寺的事情东奔西走。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