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265章 别给你姐夫找事儿

1978合成系文豪 第265章 别给你姐夫找事儿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5 13:51:50

第265章 别给你姐夫找事儿

这天,江弦正在家里写着《少林寺》的剧本,年轻的张艺谋找上门来,激动的把一份报纸拍在江弦的桌子上。

“头儿,你看!”

“怎么咋咋呼呼的。”

张艺谋向来比较沉稳内敛,这一反常态的表现,惹得江弦不由得对桌上的那份报纸感到好奇。

他搁下笔,定睛一看,俨然一份《人民x报》。

“什么情况?”他看向张艺谋。

“你看这篇文章!”

张艺谋给他指了指评论栏目“今日谈”上一篇篇幅极大的评论员文章。

题目是《每一个字都是滚烫的呐喊》,副标题是《茅盾,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

文章主要是缅怀茅公。

“文艺之树常青,革命文艺永恒。

茅盾昭示我们,什么叫真正的文学艺术,什么叫真正的dang员和人民艺术家!”

在文章中,评论员还提到了《中国文学》的纪录片,肯定了影片的意义。

“韦韬同志表示,自三月茅公去世以来,各小报出现了很多《谈话录》,以记录茅公谈话的形式出现,因而社会将其当做研究茅盾的一手材料。

但事实并非如此,茅公于生前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谈话录》,失实虚假之处很多,因而真实性存疑。

然《中国文学》却以记录谈话等形式,为茅盾的研究者留下珍贵的一手素材,且有真实性:一、记录的是真事,谈话内容出自茅公之口。二、拍摄得到了茅公的允许,且征得家属同意。

如若《谈话录》这类虚假而不真实的材料受到研究者的追捧,流传开、不给茅公一个表态的机会,就将其作为研究的一手材料,是有损茅公名誉的事情。

《中国文学》的出现,却缓解了研究者及读者们热切的心情,留下了确凿而真实的依据供人参考.”

文章末尾,评论员提到。

“历史上仍然遗留着很多对作家们的误解,作家们说了没有说过的话,做了没有做过的事,被人捏造出种种奇怪的生平。

《中国文学》的纪实性在读者们了解作家真实一面上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人民x报》上“今日谈”这个栏目自1980年1月创办,出现在《人民日报》一版和四版上,评论员高手如云,包括夏衍、萧乾、国防领导张爱萍、经济学家于光远,甚至就连桥木同志也在其上化名撰稿。

这样地位的栏目里一篇评论文章,威力可想而知。

江弦上午刚读过这篇评论,下午就收到中作协的通知,去沙滩北街2号参加会议。

会议的内容很简单,首先是肯定他的拍摄工作,此前一个不起眼的项目,终于被中作协重视起来。

“没想到你小子居然搞出这么一个大动作。”陈荒煤颇有些不可思议。

臧克家说:“你这个第一集拍的是好,总结的诗写的也不错。”

半生风雨燃赤炎,时过子夜灯犹明。

熟悉茅盾的老同志忍不住点头,这真是对茅盾同志一生最好的总结。

中作协打算向上面申请,支持江弦这个影片接着往下拍。

不过要成立一个委员会,拍摄内容由委员会讨论后决定。

江弦没什么异议。

他还给领导们提议,“《中国文学》的项目我看不用另起炉灶,可以把机构并入现代文学馆。”

现代文学馆俨然是要当做国家级重点文化单位来建设的,《中国文学》的项目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其内设机构。

在后世,现代文学馆管理的机构也很多,连茅盾故居也受其管理。

冯沐他们听了,觉得也不是不行。

如今中作协正积极地承担现代文学馆的规划和筹建工作。

之前中作协召开主席团扩大会议,巴金被选为主席团代理主席,在会议上,现代文学馆的筹建问题也列入议程。

只等筹建工作得到正式审批,这项工作便能正式展开。

“可以按江弦同志说的办。”

“是个好想法,我们之前在日本访问的时候,见过日本的小孩在文学馆里看作家们的影片,《中国文学》以后也可以在现代文学馆里播放。”

“可以促成这件事,这样就能主抓文学馆的事了。”

江弦的提议很快得到其他同志们的支持。

陈荒煤想到什么,“你这个影片,之前给你批的用款好像不多,才1000块,我看影片的制作质量挺高,快要比上一些制片厂的电影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众人闻言,目光齐刷刷的看向江弦。

江弦一脸慷慨,“我自己私人加了些稿酬在里面,我爱人也挺支持的。

害,为中国文学做贡献,我们勒紧点裤腰带也没什么.”

他这语气里全是卖惨的节奏。

也是不得不卖惨。

这会儿没什么投资人,拍摄的钱都是他自掏腰包,他也不能总这么付出,能争取上面支持当然要争取,不然照这个节奏拍下去,中国那么多作家,他倾家荡产也拍不起啊。

陈荒煤、光未然他们听了江弦的话,老脸一红,忍不住感叹江弦的觉悟真高。

若不是他自愿慷慨解囊,他们恐怕也看不到这段茅公的珍贵影像了。

“这个钱还是应该中作协来报销,这个样子实在是不像话。”冯沐提议说。

“应该的。”陈荒煤点了点头,“《中国文学》这个片子也是现代文学馆建设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为难江弦同志一个人。”

中作协这个会开完,江弦的收获巨大。

《中国文学》的拍摄更加名正言顺,披着现代文学馆的旗号,那就是得到了宣传部门的认可。

资金的压力也得到解决,虽然还是很拮据,至少比他自掏腰包要好得多。

“江弦同志!”

正想着,又被喊了一声。

江弦回过头,看到林斤澜同志和萧军同志两人。

江弦和他们打个招呼。

去年年中京城作协的代表大会上,萧军当选为副主席。

后来组建了诗歌组、儿童文学组、电影戏剧组、小说组、文艺评论组,林斤澜同志则当选了小说组的组长。

可以说这俩人现在都是江弦这个小理事的领导。

“你的片子拍的好啊。”

萧军感叹说,当年鲁迅先生在上海请客设宴,那是一家豫菜馆,先生请了萧红、茅盾还有他。

萧军仍然记得,那天上的菜是醋软溜鲤鱼、铁锅烤蛋、酸辣肚丝汤、炸核桃腰四种。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