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262章 送东西

1978合成系文豪 第262章 送东西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5 13:51:50

第262章 送东西

“《高山下的环》是一部好作品,一部充溢着崇高的革命情愫、能够提高和净化人们思想境界的作品。

在军事题材创作上,有着突破性的贡献。

它以雄浑悲壮的故事呈现战争的残酷,以饱满丰富的情感塑造了一系列军人英雄群像,以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宽阔和复杂.”

这篇文学评论对江弦的《环》这篇小说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认定其是一部军事文学史上难得的突破之作。

靳少先看完以后欣喜若狂,马上拿给《十月》编辑部的同行们传阅,大伙看过以后一致叫好。

这篇文学评论不光写得好,还出自冯沐同志之手。

冯沐是“山药蛋派”的伯乐,在另一时空中,他给争议巨大的《乔厂长上任记》撰过文,给寂寂无名的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撰过文,是文学批评界的一座高山。

在这篇文学评论当中,冯沐没有吝啬他对江弦这名作者的喜爱,在评论中认定江弦是一位“有良心、有才能的作家”。

“没想到冯沐同志真给你写了。”靳少先第一时间找来江弦,他脸上带着失而复得的喜悦。

江弦也是意外。

不过并没表现的有多骄傲,“看来冯沐同志是认同了我写作的立足点。”

靳少先看着他一脸的云淡风轻,倒是佩服起这个年轻人的这份定力。

不过再一琢磨。

合该如此!

前段时间人家出版的《铜钱街》可是用了茅公留的一篇序!

江弦本人和茅公两人在序文里一问一答,彼此回忆,交相辉映,情真意切,惹得多少读者潸然泪下,回忆那位不久前辞世的文坛巨匠。

经过三审,《十月》编辑部决定发表江弦这篇《高山下的环》。

之前说过,《十月》是双月刊,他这个双月刊和《收获》不同,是单月发行,《环》被安排在今年7月第4期上。

《十月》的编辑们雄心勃勃。

不仅准备在头条位置刊登小说《环》,还要同期配发江弦的近照和简介以及冯沐的评论,力求向广大读者隆重推介这部振聋发聩的当代军事文学史“扛鼎之作”。

没错,《高山下的环》还没发表,只是经过了小范围的流传,就已经被视作当代军事文学史上的“扛鼎之作”了。

这天,张守仁敲开了江弦的家门。

他来的时候,江弦和朱琳俩人穿着运动服,正在楼底下空地练功。

“这练什么气功呢?”

张守仁搁旁边儿看了一会儿,也不知道这俩人练得是什么路数。

“老张,你怎么来了?”

江弦把招式一收,擦了擦汗,解释道:“不是气功,就是瞎活动活动。”

朱琳和张守仁打了个招呼。

江弦拍拍张守仁,“老张,是不是《环》又出什么事儿了?”

张守仁哭笑不得的从挎包里取出一张单子。

“你啊,《高山下的环》稿酬你不要了?”

“稿酬?”

江弦一拍脑门,“你瞧我这记性,差点儿都忘了还有稿酬这回事儿了。”

张守仁抿了抿嘴,被这厮凡的说不出话。

《十月》给江弦开出的当然是千字10块的名家标准。

《高山下的环》字数不多,将近九万字,到手的稿酬算下来也就是将近九百块钱。

这会儿实行的是“八级工资制”,八级工的工资那就顶了头了,一个月八十来块钱,900块,也就差不多8级工一年的工资了。

再换个赛道,张守仁记得江弦说过《环》这篇小说是他了两个月完成的。

两个月赚了900块,一个月也就是450块。

这赚钱的速度,按照行政“24级工资制”,这小子月收入和3级、4级相近了。

那可都是带“国”字的!

“行了,我这东西给你送到了,您俩接着练吧。”

张守仁把稿酬单送来就告辞,任江弦怎么劝说,也不再留下来喝茶。

江弦又拉着朱琳操练。

“你这什么怪功夫?”

朱琳疑惑道:“要不我还是去外边儿报个气功班,跟着人家师傅学两天。

我看北影厂好些人都去呢,小庆姐还给我推荐了个师傅。”

“跟他们有啥好学的。”

江弦咕哝着,翻看着手上的一部古籍,这是他从中国商店用侨汇券淘来的。

在京城,可以买卖古董文物商店一共六家:文物商店、荣宝斋、京城家具厂、信托公司、友谊商店、中国书店。

中国书店以经营古旧图书、碑帖字画为主。

这六家收的全是外汇券和侨汇券,国人基本上买不了。

没办法,这和这会儿古玩行业的性质挂钩。

建国以后实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面公私合营,作为私有形式存在的古玩行业已经不存在了。

后来因为北韩和冷战影响,中国国际贸易极大缩减,外汇奇缺。

为了创汇,各地这才纷纷成立国营性质的文物商店、工艺美术商店将一些从民间收购来的“重复和价值一般”的文物艺术品出售给给外宾,以此来获取外汇。

江弦淘这么两本古籍,也不是一时兴起,锻炼身体,主要是给朱琳练练基本功。

前段时间,北影厂收着通知,由长城公司制作的电影《少林寺》要来北影厂演员剧团挑个女演员。

嗯,就是李连戒演的那个《少林寺》!

《少林寺》算是国家任务,一开始是廖公提议说:香港及海外观众都喜欢看武侠片,为什么不可以拍一出少林寺或太极拳?

香港长城电影公司接下了这活儿,请了当时香港贼有名的导演陈文挑大梁,准备拍一部《少林》出来。

陈文导演雄心壮志,来内地拍了一圈人傻了。

来之前也没想到北方的冬天是这样啊!

陈文也算是拍了一辈子电影,没想到来内地拍一次直接翻了车。

季节赶上了冬天,拍的时候没注意,拍完了发现画面又灰又暗,加上他用了一堆京剧演员,整部电影看着特怪异,硬着头皮这么拍了几个月,陈文知道自己拍的绝对不行了。

了40万港元,他也坚持不下去了,赶紧请张鑫炎来进组接替自己。

张鑫炎就是后来拍《七剑下天山》《功夫小子闯情关》的导演。

他一进组,立马大刀阔斧的改,把陈文那一套全部换掉。

原本《少林寺》是正剧,他改成喜剧。

原本《少林寺》主演是长城公司的吴刚以及京剧演员,他决定换成内地的武术精英出演。

于是就有了上北影厂挑女演员这一出,来选女主角白无瑕的演员,前提自然是要长得漂亮,其次便是有一点点武术功底。

江弦清楚的记得,原本的白无瑕这个角色,选的是北影厂的演员丁岚。

《少林寺》一上映,丁岚和李连戒俩人一块儿火遍了大江南北。

不过这一次多了个他,一切自然就不同了。

于私,朱琳是他媳妇、丁岚不是。

于公,朱琳是中国演员、丁岚不是。

朱琳和丁岚一样从小都练舞蹈基本功,论古装扮相更是全国人民都认可的美丽。

在江弦看来,这白无瑕,丁岚能演,朱琳自然也能演。“江弦,你说我这一下去演武术片,跨度是不是太大了?”朱琳心里还有些顾虑。

小米免费小说阅读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