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242章 终于开播

1978合成系文豪 第242章 终于开播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5 13:51:50

第242章 终于开播

“春运”这个词,在去年的《人民x报》上被提及,在今年开始被广泛使用,真正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焦点。

随着改革开放,农民进城务工热情高涨,去年春节期间,有1亿多人次乘坐火车,这一数字爆出,直接震惊当时的社会。

“妈,这咋鸡飞狗跳的?”江弦回到景山东的院子,他穿一身当下正时髦的打扮,羊剪绒帽子、拉毛围巾、军大衣,就差个进口的蛤蟆镜。

“我昨儿上东单菜市场买的活禽。”饶月梅说。

这会儿的京城,只有在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前夕,才有活禽供应。

江弦溜溜达达进到屋里,往桌上一看。

“嗬,蜜三刀!”

这算是稀罕小吃了,平日里都不供应,也就到了年前这阵儿会增添到小吃店里。

计划经济时代,一过年年味儿浓郁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商业部门会在计划供应之外,再计划出一部分食品供应给百姓。

鱼、鸡蛋、粉丝、豆腐、白、烟酒食油.还有富强粉,也就是高筋面粉,一级面,等级最高的面粉。

解放前,面粉分1、2、3、4号,解放后逐步取消原有牌号,统改为一、二、三等粉,分别定名富强牌、建设牌、生产牌,富强粉因此得名。

另外,供应物资的时候区别对待,城区户口的供应量会比郊镇户口多一些,农户直接吃不上商品粮。

分配不均,这也是有原因的:

“一呢,城里人相对来说,生活条件一直略好点,所以国家需要酌情安抚一下。

二来,郊镇、农村人口,粮食、肉这些相对自给自足,城里人自给自足性则差一些,配额资源便要调控好,促进城郊配额交换,达到城郊平衡。

最后就是要为“四化”添砖加瓦,利用待遇上的微弱区别,吸引郊镇人口进城做工,支援城市建设。”

总而言之,这年头城镇户口香,城市户口更香!

农村姑娘们做梦都想嫁给城镇户口,嫁给城镇户口,生活质量就有了全面提升,可以吃上细米白面,可以吃上商品粮,可以不把酱油当奢侈品,和原来的生活简直天壤之别。

茅盾老爷子那边时间终于合适,谈妥以后,江弦领着他那一大帮人,还有王扶林,一块儿上了茅老爷子家里。

位置在东城区,鼓楼东大街南边儿,交道口南大街,胡同叫后圆恩寺胡同,清代那会儿属镶黄旗。

这条胡同也是住满名人,7号院子叫“恩园”,这是光头的行辕。

茅老爷子的院子在13号,两进的大院子,八百平米,后来也一直作为名人故居保留了下来。

这挺难得的,因为京城好些个名人故居,虽然被列为文物、保护对象,不过还是给“保护性拆除”“保护性重建”了。

像是曹雪芹故居“蒜市口十七间半”,数天之内就成了一片颓垣败瓦,还有梅兰芳的故居、张恨水故居、沈从文故居

哪怕致力于保护老京城的“梁林”夫妇,也未曾料到他俩死后故居会被推成一地狼藉、断壁残垣。

“先生!”

在茅盾先生之子沈韦韬的陪同下,江弦进到正屋,见到了坐在椅子上的茅盾。

茅老爷子光是坐着已经是很困难的事了,他眉梢沧桑,宛若风中朽木,但神情刚毅,眼神肃穆,全身上下梳理的整整齐齐。

“听说您前段时间住院了。”

“不严重,还是能在家里过个年的。”茅盾冲他笑笑,咳嗽几声,指指椅子让他坐下。

“我在医院的时候,躺在病床上,我就在想,我一出院,一定要和巴金同志一样,开始写一本我的回忆录,我实在有太多事想把他们记下来。”

“您先安心养病吧。”江弦喝了一口沈韦韬给他倒的茶水。

茅盾笑了笑,“你这话倒是和圣陶同志说的一样。

他那天来,听我说了这话,瞪着眼睛说:你能不能安心养病,身体都这样了还想写回忆录?你是不是还想上天呐。”

圣陶同志就是教育家叶圣陶,也是茅盾的好友。

“您先安心养病吧,您想写回忆,巧了,我们这次给您拍下来,省得您写了。”

“见过拍电影,没想到我还能亲自演一次电影。”

“电影的剧情是假的,茅盾同志的事迹是真的。”

茅盾微笑,“你这个想法很好,和文学馆的事情一样好,等我病养好,一定再努力帮你争取争取,看能不能拍下更多的作家。”

他老人家精力有限,江弦和他简单聊了几句,就赶紧组织起拍摄工作。

王扶林、张艺谋、张建亚他们见着茅盾先生也很激动,为了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拍摄内容,已经提前做过很多遍的预演。

拍摄结束,茅盾先生明显有些累了,不过他执意把江弦喊过去再说些话。

“我讲了太多话,讲不动了,你给我说说文学馆的事情吧。”

“不久前去日本,我和巴老参观了东京都他们的作家文学馆,确实很受震撼,不仅有大量的资料,能够为学者、研究者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源,我还注意到,他们好多的小孩子都会去参观,这能促进一代代文化和精神继续往下传承。”

“我们出去转转。”

“外面天气挺冷,风有点大。”江弦提醒。

“无妨,透透气。”

江弦只好搀扶着他老人家,慢慢移去院子里。

院儿里种了两棵白杨树,江弦一下就想到茅盾的那篇《白杨礼赞》。

“不知道文学馆的事情能不能成,我想请个匠人,给文学馆做个特殊的门把手。”江弦天马行空的说。

茅盾侧头看向他,“特殊门把手?”

“给您倒个手膜,把门把手做成您手的形状,这样人民群众推开文学馆大门的时候,也能和您老人家握一次手。”

“哈哈哈哈。”茅盾笑了起来,觉得他这个奇思妙想还挺有趣。

“江弦,今年的优秀小说评选,有你没有?”

“有一部入选了。”江弦说。

全国优秀小说评选的结果已经下来了,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入选了1980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除去他本人,汪曾祺的《受戒》,大侄女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史铁生的《午餐半小时》,也全都同时入围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也就是说,除去他本人创作的小说,还有三篇获奖作品全都与他有关联,作为编辑,完全能够共享获奖这份荣耀的。

茅盾见他没有因为长篇小说并未获选而沮丧,颇为欣赏,“你去年的创作频率很高,大部分都是长篇,哪怕不获奖,这样创作也是对的!”

“有您认可,这比我得了十个奖项都开心了。”

江弦搀扶着茅盾,并肩站在白杨树下。此时正值傍晚,他抬眼望去,天际一缕明亮的夕阳斜刺过来,映照在他的脸庞。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