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191章 新的线索

1978合成系文豪 第191章 新的线索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5 13:51:50

第191章 新的线索

小说《米》原本的后半段,并非江弦笔下所写的这个样子。

它又讲述了五龙二代们的故事,还牵扯到了日本人,最后写成一个恶的宿命。

后来黄健中准备改编成电影,对小说剖析过后,认为原著小说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写得好,所以删去了后半部分关于第二代的剧情。

江弦同样不喜欢那个后半部分,读起来的割裂感很严重,于是《米》在他笔下,就变成了这样一个现世报的故事,完成了一场恶的循环。

五龙死了,死于柳病,死在了满载着新米、返往枫杨树村的火车上。

故事戛然而止。

孔捷生深吸了一口气,默默的看完最后一页,最后一行,而后将这本书合上,将视线重新聚焦在这本小说的封面上。

短时间内,他不想再去读这本书了。

他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经历了一场摧残。

还是第一次读到故事性这么强的“意识流”习作,江弦对“意识流”的插入堪称绝妙,每个意象都那么的晦涩、阴暗,最后铺垫出小说通篇的压抑基调。

“五龙看见一块新鲜的紫红色瘀痕,它像虫卵似地爬在她的脖子上.”

孔捷生真不知道,这样的描写江弦是怎么想出来的。

只是这样去写织云脖子上的一块瘀痕,就表达出了五龙内心对织云强烈的厌恶。

“怎么有人能把意识流插入的这样巧夺天工?”孔捷生一脸颓然的坐在椅子上,苦笑一声。

雄浑的笔力、精巧的构思。

相比于他那些生硬刻意的“意识流”插入,江弦已经可以说是让“意识流”为他所用,达到信手拈来的地步。

十年,至少要领先他十年,才能把意识流应用的熟练到这种程度。

此前他写出一篇“意识流”习作《海与灯塔》,还沾沾自喜,觉得能在《京城文艺》发表,已是相当了不得的事情。

读过这篇《米》之后,孔捷生仿佛遭了一记闷锤。

他有什么资格得意?

江弦和他差不多的年纪,已经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别说追赶了,望其项背都难,那真是不可企及、望尘莫及。

“捷生同志?怎么垂头丧气的?”莫伸见天色已晚,孔捷生一个人坐在小会议室,有些诧异,走进来关心一句。

莫伸是《窗口》的作者,荣获过全国短篇小说奖,还是陕西的代表作家,他这个人清瘦、文弱,一点不像刻板印象中的陕西人。

而且他有种过分的幽默,特别喜欢开有点过分的玩笑,但在文讲所里没一个人讨厌他,心甘情愿的夸他是“活lf”。

因为每到食堂开饭、名家讲座、集体乘车.这些时候,莫伸总是主动排在最后。

除此以外。

每天早晨,莫伸会不声不响地帮学员们把走廊里所有寝室门外的尿盆给倒了。

把尿盆里外涮洗得干干净净,再放回原处。

仅凭这一点,莫伸便足以被文讲所学员们认作义父。

“和对象吵架了?”莫伸在孔捷生身旁坐下。

“不是,看小说来着。”

孔捷生打了个哈欠,这篇《米》他前后断断续续看了一天,才终于熬着夜看完。

莫伸扫了一眼桌面,那里放着一本黑色的书,便伸出手拿起来,“就是这本?”

“嗯。”

孔捷生点点头,他与莫伸的指导老师同为王濛,按捺不住的分享道:“这是江弦出版的一篇新小说,王濛老师作序,说他写的比茹志鹃同志和王濛老师自己都好。”

“什么?”

莫伸一听来了兴趣,他是最早一个选择王濛作为指导老师的学员,对王濛的文章颇为欣赏和崇拜。

这时候孔捷生忽然说江弦写的比王濛强,而且还说亲口承认这一点的是王濛自己,这就让他相当想读一读,江弦所写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篇文章。

“写的什么?”

“是一篇意识流的习作。”

“不会是之前王濛老师布置的作业吧?”莫伸忽然想到什么。

“.”

孔捷生怔在原地,如遭雷击。

怎么不是呢?

他清楚的记得那段日子里,江弦为了写这篇作业,整个人灰头土脸,宛若中了邪。

他一定就是在写这篇小说!

而他的这个想法,马上就得到了莫伸验证。

因为江弦的自序当中,清清楚楚的写明了:写这篇《米》是为了完成王濛的作业,前后他了一个月的时间。

孔捷生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没看自序,他不爱看作者的自序,大家都是作家,会有哪个作家喜欢看同行自吹自擂呢?

“一个月就写了出来?”

孔捷生一脸颓然,声音沮丧,“一个月就写了一部这么好的长篇小说。”

他一个月连部短篇小说都憋不出来。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