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一人之下:我开启了神话纪元 > 第233章 九序心法,逆生虚空!

第233章 九序心法,逆生虚空!

大约五六个小时后。

天已大亮,夏烨也回到了医馆中。

稍微休整了一下,吃了个早饭,他随之在医馆门口挂上“闭关”的牌子,去到了闭关的小屋。

正如之前所说,他此番便是要研究这三一门的“逆生三重”,看得出来他对此相当的重视,劲头也相当之足。

只因在他眼中,“逆生三重”并非是寻常功法、而是真正有迹可循的“通天法门”,其中之妙甚至要更胜过八奇技,值得好生琢磨。

虽然说,在原本的漫画里,无根生闯上了三一门、助“大盈仙人”左若童突破到了“逆生第三重”,同时也似乎证明了“逆生不可通天”、三一门人修行一生终是一场空……

但在夏烨看来,此事却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从之前的大蛇梦境里他能够得知,三一门的祖师“三教先生”林兆恩可是当真的“天下绝顶”,而就连张怀义他们都能悟出通天之法,这绝顶之人所悟得之法也便不可能只到这种程度!

细细回忆,夏烨记得,当时左若童询问无根生对“逆生三重”的看法时,无根生是这么说的:

“把天下奇人异士的手段都算上,逆生也堪称独步,但它通不了天。”

“因为有尽头的路就不配通天,您能想象天路有走完的时候么,通天之路岂止‘三重’、又何必‘三重’,到了三重然后呢?逆生……完了?”

对于他这话,左若童显然是十分认同,但即便如此也还是选择了借助无根生的“神明灵”来进行印证,最终似乎也的确证实……

“逆生”到“三重”便完了!

这也才是三一门解散的根本原由,“梦”碎了。

当时的夏烨在看完漫画后深以为然,也以为就是如此,但如今他自己踏入了修行、踏上了绝顶,方才看出其中的蹊跷,明白这一套结论的错误。

实际上,天下所有的功法都有通天的可能,因为通天的原理本就只是“了解天地”、“触碰天地”、“突破天地”这三个步骤……仅此而已。

而天下所有的修行功法,至少也能够让修行者达到第一步,也便是更好的“了解天地”,而随着个人的天赋悟性不同,哪怕再低端的功法也能够被完善补足,从而向后面两步迈进。

不说别的,就拿这“八奇技”来说,它们的出现本就是张怀义八人从紫阳真人的传承中获得灵感,从而升华自身修行的手段,以此达到的“通天之能”。

他们尚且能做到,这本就是由绝顶所创的“逆生三重”又怎可能做不到,只能说是个人的能力与感悟问题,或许也正应了当时无根生的一句话: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是“身在此山”的不止是左若童,也有无根生!

“或许,对于左门长而言,‘三重’便是尽头,之后的道路他再无法看见,以为自己走到了头,才会做如此选择……”

“但修行一道,从来都只有开始而没有结束,他并未达到当年‘三教先生’的地步,也便不可能到头。”

说实话,虽从眼下来看,结果似乎如此,但以原本漫画中所展现的左若童的天赋,再怎么也不应该比张怀义他们差、也不应该就此“认命”……

退一万步讲,哪怕“逆生三重”当真是到此为止了,也不应该由一个后辈传人来将之否定、甚至解散门派,这么多年三一门终于出了个“三重”,难道就不能再个几百年、前仆后继去将它完善补足?

这才是修行之路!

“莫非其中还隐藏着什么秘密?”

一念至此,夏烨两眼一眯,隐约觉得这其中或许还有什么为外人所不知的隐秘,顿时便感起了兴趣。

而如今他得到了三一门的《九序心法》,自然也便能一探究竟,这“逆生三重”到底是否到头,一看便明!

于是……

“呼……”

夏烨呼出了一口气,从空间法宝中取出了《九序心法》的典籍,旋即沉下了心。

将状态调整到最好,他的双眼也随之亮起,“明理”在此刻施展,开始翻阅起来……

……

……

九序之一,曰:艮背,以念止念,以求心也!

这是九序第一序,也是入门功夫,名曰“艮背”,是当年“三教先生”借六十四卦中的“艮卦”所创,用来接引初学之人。

而在《易经》之中,“艮卦”的基本象征物象是“山”,其基本卦义是“止”,故“艮卦”所阐发的便是“抑止邪欲贪念”的道理,所以“三教先生”的“艮背法”同样是“安心定神之法”,也称“洗心涤虑”或“沐浴之法”。

因此,以“艮背法”为入门之**,要初学者收拾溢散之心,念念归藏于背,以念止念,以幻灭幻,以妄离妄,以证得自己的本心,也就是“虚灵不昧之心”。

如此,这也便成为了三一门人要“逆生返虚”领悟“何为虚”的不二法门,是最坚固的基础,只有完成这一过程,才算是真正入门。

……

九序之二,曰:周天,效法乾坤立极!

九序第二序,为“周天功法”,便是三一门的“筑基功法”,也是最符合三一门先修“性”、再炼“炁”、后立“命”的“逆生”准则,同样是一切修行的基础。

周天,原为天文学术语,指的是人眼所能见的天球上的大圆周,孔颖达《礼记·月令篇疏》解释周天:

「凡二十八宿及诸星,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夜为一周天。」

而道法自然,自古起,道门的内丹术便是把人身看作一个小天地,借周天来比喩炼丹的周期或行功中气机运行的轨迹,三一门作为玄门一列也同样如此、同修内丹,自然殊途同归。

而内丹功法中,周天则通常指“子午周天”,或称“任督周天”,气机循行路线是起于丹田,往下经“尾闾”上升,沿夹脊循背部“督脉”运行,经“玉枕”,到达“泥丸”,再下降,经“鹊桥”,沿“任脉”运行,回归于丹田,是为一个周天。

如此周流不息,则清气聚于体内而浊气散于体外,内炁逐渐清澈、凝实,可收发随心。

只是,由于修行未深,行炁难免会因心急而行差踏错,生出诸般杂念。

……

……

九序之三,曰:通关,肢窍光达以炼形!

《九序心法》的一二序功夫——“艮背”、“周天”,重在去除杂念、妄念,培育真炁,真炁积聚到一定程度,要以意行炁,带动真炁运行周身。

然而,人体周身有许多关窍是真气难行的,这就意味着修行者必须调动真炁去冲破各个关卡,使气机运行周流不息,从而达到锤炼**、树立己“命”之目的。

同时,这三序之功也为“大周天功法”,其真炁的运行不仅限于通三关,也不限于只在子午之间运行,而是做全身四肢百脉的通关运行。

因此,此法还能解第二序周天功法之蔽,毕竟杂念由心思而来,心属火,太着意往往导致火旺,这就需要泄火,运行大周天功法,就可以散火去热,求得阴阳平衡,气血调和。

……

……

九序之四,曰:安土敦仁,以结阴丹!

“三教先生”继承先代天人合一观,视人身为一小天地,认为天地之间相去八万四千里,那么中心点即在四万二千里之处。

心脐比之天地之间,心脐相距八寸四分,那么中心点则处于四寸二分之处,“周天”即“行庭”,而心脐之间实际上就是“行庭”之“庭”,即“黄庭”或称“黄中”,对应于五行为土,安土敦仁即将“仁”安于土中敦养,以期结出阴丹。

而这其中“仁”字,实则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二,二人也。

人、二,两个偏旁左右组合出“仁”字,会意两人相亲相爱之意,而人、二两个偏旁也可以上下组合出“元”字,其中同样可以取意。

《说文》有载:「元,始也。」

仁、元两字在现代的通常用法中区别很大,然而考之字源,两字却是同义。

两人合一,象男女媾精,是生命的初始阶段……

槙物之果核,也是雌雄媾精的结果,核,仁也,因此果核通常也叫果仁,果仁是新生命诞生的基础。

再引申到人的生命领域,则“仁”无外乎人之胞胎,其虽然只是胚胎、果核,但其中包含有无尽的生机。

而“三教先生”也曾说过:“余尝窃论之:孔子所谓‘仁’者,即硕大之果,生生不息,而仁在其中矣。由是而芽而,而条而实,烨然华美,咸备于果实之仁。”

果仁,暗藏生生不息之元气,其后之萌芽、生长、开结实,呈现出“烨然华美”的景象,都是由果核中的“仁”生化而来的。

因此,“仁”字有两方面的含义:

实指,是阴阳媾精的胚胎,是生生不息的元气。虚指,是五德仁、义、礼、智、信中的仁,是仁爱之心。

最后便是“结阴丹”。

在古代丹经中,有阳丹、阴丹之别,其中阴丹有时指的是男女双修结成的丹,但通常所指的阴丹是内丹、内药、真汞,因为人身自有阴阳二气,不必藉助男女阴阳双修。

而所谓“真汞”,指的是“阳中阴”,也就是离卦象中的一爻真阴,离者心也,所以结阴丹,也就是修炼心神的功夫,将一点“虚灵不昧之神”安住于黄中,以土敦养之。

……

九序之五,曰:采取天地,以取药物!

小米免费小说阅读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