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 第164章 赤军阅军礼

第164章 赤军阅军礼

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布衣,备历艰难,深知前朝积弊。他认为治天下当立纲纪,国之纲纪即为礼法,礼法既立,上下自安。

明末乱世,礼乐崩坏,社会秩序空前混乱。丹初亲历其中,才知道礼法的重要性,也切切实实地明白了一个道理:礼法博大精深,意义重大,哪怕他今后推崇泰州学派,也要尊重礼法。

明朝以来,理学、心学、气学各种思想学说百齐放,由此而创造了灿烂的市民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

满清得国不正,屡兴文字狱,推崇程朱理学,打压心学、气学等其他学说。在此高压下,学者们只能专心做考据,理学也越走越偏,把华夏文明引入了歧路。

事物绝不非黑即白,阳明心学与传统礼法并无根本的冲突。抱着这种认识,丹初在南宁城外组织阅军礼,以提振士气,展示军威。

明朝军礼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亲征、遣将、大射、大阅四种。昭永军的阅军礼,所参照的是便是大阅礼。

永历帝经常组织大阅,多在亲征途中组织,目的在于战前熟习战阵,防止遇敌惊乱。其后的大阅礼,或由皇帝亲阅,或由皇帝委派司礼太监代阅。

至隆庆二年,张居正提出制定大阅礼仪,由皇帝亲阅,以整饬武备。自此之后,大阅礼为皇帝专用军礼。

丹初检阅昭永军,自然不能称大阅礼,便以阅军礼称之。

这天上午巳时,阳光明媚,天气凉爽。南宁城外校场上,军旗猎猎,甲仗鲜明。五千昭永将士神情肃穆,队列严整,等待迎接主帅的检阅。

已正时分,丹初骑马来到校场。

冯琳过来报告:“报告大帅,昭永军南宁驻军集合完毕,请登台检阅!”

丹初微微点头,回以军礼。

亲兵牵走军马,丹初来到将台,大声喝道:“迎军旗!”

三名亲兵走上将台,送来一杆大旗。此旗旗杆足有两丈高,由碗口粗木制成,望知便知沉重。

丹初接旗,神色沉重,用力抱紧旗杆,尔后左右挥舞。旗面展开,一面硕大的军旗迎风飘扬,旗面赤红色,足有三尺宽,中间用金线绣成一个大大的“赤”字。

“将士们,从此以后,昭永军改称赤军!此大旗即为赤军军旗,旗在人在,旗亡军亡!”

丹初的正式官职是镇守昭平、永安总兵官,既已夺取南宁,不便再以昭永军相称。

改易军队名称,尤其是冠以“军”字,明显会引人猜忌。但此乱世也,军队有一个响亮的称号,对于提高声望亦有帮助。况且,赤者,丹也,朱也,改称赤军亦可解释得通。

“赤军万岁!赤军万岁!赤军万岁”将士们按照提前排练好的,重复三遍口号。声音震天,在城外久久回荡。

接下来,三名亲兵接过军旗,矗立一旁护旗。这面崭新的大旗迎风招展,红底金字,引人注目,振奋军心。

阅军礼自然不必像大阅礼那样繁琐复杂。实际上,在隆庆制定大阅礼仪制之前,大阅礼的程序和内容相当随意,既有在战时演习军阵的,亦有平时考查训练成果的。

这么多将士集合在一起很不容易,这次阅军礼也就添加了好几项内容。

“祭祀纛神!”

国之大事,莫过于军旅;军旅之节度,莫过于旌旗。纛神,即军旗之神也。

“大纛一张,万夫走集”。纛,即为猎猎作响的旌旗,是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也是军队的象征。

丹初手持黄纸,神色庄重,口中念念有词:

小米免费小说阅读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