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647章 年轻人总想搞个大新闻!上天做实验

第647章 年轻人总想搞个大新闻!上天做实验!震惊华夏的壮举!

光阴如梭,转眼就进入了1926年。

当西方还在庆祝新年到来,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时。

属于华夏的新年,还要等到2月份。

南洋数百万的华人,依然保持着过春节的传统习惯,而不是洋人的新年。

因此,古晋城里,除了殖民者住的地方举行聚会,其余各处倒还算比较平静。

然而,物理研究所内,却出了一个劲爆新闻。

“什么?”

“你要上天?”

“开什么玩笑?”

邓怀宁哗啦一下站了起来,满脸不可思议。

现在的年轻人为了搞科研都这么拼了吗?

赵忠尧尴尬地挠了挠头,笑着说道:

“邓老师,我有不得不上天的理由啊。”

“地面射线我已经研究的差不多了,现在需要研究高空射线。”

“观察它们之间是否有区别。”

“而且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有人在高空研究宇宙射线了。”

接着,赵忠尧为了说服导师,开始科普一些相关的事例。

真实历史上,早在1903年,卢瑟福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在地面做放射性实验时,哪怕移走所有的放射源,电离室内依然会出现微弱的电离现象。

物理学中的电离,指的是不带电粒子在高压或者高能射线的作用下,变成带电粒子的过程。

显然,这说明空间中还存在一种未知的高能辐射。

它的穿透力很强,即便电离室被铅块盖住,也挡不住。

而当电离室中产生电离现象后,此时再加入电压,就会产生电流。

根据电流的大小,就能判断出辐射的强度。

辐射越强,电离率越高,带电粒子越多,则电流越大。

当时,贝克勒尔刚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没多久。

物理学家们普遍认为,这种空间中的辐射应该就是地球泥土中放射性物质产生的辐射。

又或者是空间中的放射性气体(氡)产生的辐射。

于是,很多人就开始对此进行研究。

1909年,科学家在加拿大的安大略冰湖上重复卢瑟福的实验。

他们认为卢瑟福的实验室内可能放射性物质太多,容易对实验产生干扰。

而安大略冰湖周围几十里都是荒无人烟的地方,非常适合实验。

最后发现,电离室中依然产生了电离现象,只是相比卢瑟福的数据略微降低。

这个结果表明,空间辐射确实存在,而且地球的任何一处都有。

1910年,法国科学家在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顶上进行电离室实验。

他发现塔顶的电离率和地面的电离率有区别。

这个结果表明,空间辐射在地球表面是不均匀分布的。

紧接着,瑞士科学家用气球将电离室带到了4500米的高空,记录气球下降过程中不同高度的电离情况。

得出的结论是:电离率随着高度的减小而变低。

根据这些实验现象,传统的“泥土说”和“气体说”有些站不住脚了。

因为如果这些辐射真的来自地面的放射性物质,那为什么越高的空间辐射反而越强呢?

此外,地球的大气层也是越往上越稀薄,放射性气体对辐射的贡献也应该是随高度降低而增大才对。

空间辐射或许另有隐情!

1911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赫斯,做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决定!

他带着电离室,亲自乘坐气球飞到5000多米的高空,想要当场观测辐射情况,排除任何意外因素。

经过他的精细测量,赫斯发现5000米高空的辐射强度竟然是地面辐射强度的9倍。

此外,他还分别在白天和黑夜进行对比,发现结果是相同的。

这说明,这种空间辐射不是来自于太阳的辐射,而是宇宙空间自带的。

因此,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

“这种迄今为止尚不为人知的辐射主要在高空发现,它可能是来自太空的穿透辐射。”

1912年,赫斯发表了论文,立刻引起科学界的巨大轰动。

一开始,人们把这种辐射称为“赫斯辐射”,后来又改为了“宇宙射线”。

随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空间中的辐射并不是来自地球本身,而是来自外太空。

赫斯的假说是对的。

后来,他也因此获得了1936年的物理诺奖。

宇宙射线就成为了一个非常火热的研究领域。

很多科学家都想搞清楚研究它的组成和来源。

此刻,听完了赵忠尧的叙述,邓怀宁也不得不感叹。

科学之路果然凝聚了无数前辈的心血。

不过,他还是劝道:

“忠尧,你刚刚也说了,赫斯既然已经做过了类似的实验,你为什么还要上去?”

“高空辐射和地面辐射应该只是强度不同吧?”

“你要找新粒子,没必要非去高空。”

邓怀宁主要还是从安全角度考虑。

赵忠尧是华夏为数不多的物理天才,要是有个意外,绝对是巨大的损失。

他作为导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也要为对方的人身安全负责。

赵忠尧嘿嘿一笑,说道:

“老师,那是因为现在关于宇宙射线的研究还非常浅薄。”

“我们甚至连它的组成成分都还没搞清楚呢。”

“有人认为是电磁波,有人认为是粒子流,还有人认为是二者合一。”

“而且,最关键的是,如果我想要寻找的新粒子在宇宙射线中的含量非常少,那么它很有可能在穿过大气层的时候就被挡住了。”

“如此一来,我在地面上怎么也不可能发现。”

“另外,现在的云室等各种仪器远远比十几年前的电离室更先进。”

“说不定就能发现不少全新的现象。”

“所以,老师,您就同意了吧!”

听完对方的解释,邓怀宁纠结万分。

他很能理解小伙子的心情,也从心底感到敬佩。

现在实验物理领域极其火爆,欧洲那边每天都有新的发现。

原子研究所刚刚又诞生了中子这个振奋人心的成果。

有谁能不羡慕和渴望呢?

来婆罗洲求学的华夏学子们可不是来度假的,而是要在科学界扬名立万!

“下一个成功的人会不会是我?”

毕竟,研究原子物理,可不需要有校长那样惊世骇俗的智慧。

只要胆大心细运气好,研究生也能创造奇迹。

但是,还是那个问题。

乘着气球飞到几千米的高空实在太危险了。

有人能成功,不代表所有人都能成功。

邓怀宁神色凝重,思考了一会儿,下定决心,说道:

“这样吧,我带你一起去找校长。”

“如果他同意了,我就同意!”

赵忠尧闻言大喜。

“谢谢老师。”

“希望您能在李教授面前为我多说几句好话。”

事已至此,邓怀宁也看开了,叹道:

“你呀!”

“你以后要是不成功,那真是没天理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