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60章 波粒之争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60章 波粒之争

作者:虚空圣堂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1 14:01:28

第60章 波粒之争

三一学院的答辩会上,李奇维在两百多人的注视下,娓娓道来。

“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开始,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科学家就认为光是一种微小的粒子流。”

“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就是因为光很常见,直觉判断应该是粒子。”

“但先贤亚里士多德却认为,光的传播类似于水中的波纹,不过很少有人认可。”

“因此光是一种粒子的观点,就一直持续了近千年,没有什么进展。”

“直到1655年,意大利数学家格里马第发现,如果把一个物体放在阳光下,那么形成的阴影边缘是模糊的。”

“因此格里马第猜想,光会不会和水波一样,也会绕过障碍物,从而跑到物体后面,造成明暗的分界面不是泾渭分明的。”

“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让一束光穿过一个小孔,照在暗室里的屏幕上。”

“结果却发现,光通过小孔后,屏幕上的光影明显变宽。这种现象和水波十分相似。”

“因此他认为:光可能是一种能够以波动形式运动的流体,并首次提出【光的衍射】概念。”

“格里马第也成为光的波动学说的最早倡导者,打破了人们对于光粒子说的固有认知。”

教室内的众人全都安静地听着,他们被李奇维的简单易懂的语言折服,竟然对物理产生了一丝兴趣。

“随后,英国科学家胡克,继承了格里马第的思想,他进行了观察肥皂泡膜上颜色的实验,并提出光的颜色由其波动频率决定。”

“并且在1665年出版了《显微术》一书,明确支持光的波动说。”

“至此,当时的物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光就是一种波,因为粒子无法解释衍射现象。”

“然而,上帝可能觉得这样太无聊了,想搅个局,于是伟大的牛顿爵爷横空出世。”

“其实牛顿一开始内心也是赞同光的波动说,但是因为被胡克歧视了,所以一气之下,就坚定地认为光是粒子。”

“在著名的三棱镜色散实验中,牛顿发现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并用微粒说解释了颜色组成。”

“然后他凭借强大的数学能力,硬生生用粒子解释了光的折射、反射、甚至是衍射。”

“最离谱的是,就连光既然是粒子,却为什么能透过玻璃,都被他用粒子说解释了。”

“牛顿认为,光是在以太中传播的,并乘着以太波飞行,以太波遇到玻璃后,会部分透射,导致上面的光粒子跟着一起透射。”

说到这里,教室内众人不得不佩服牛顿逆天的想象力。

“后来,胡克去世了,便没有人能争论过牛顿。”

“而且此时的牛顿,已经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他就是物理学界的权威,无人敢撼动。”

“不过波动说后继有人,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发表了《光论》,他用波动方程完美解释了反射,折射和衍射。”

“并且,他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说光是微粒,那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两条光交叉时,发生碰撞呢?”

“可惜,如此强有力的证据依然胜不了牛顿,因为1695年,惠更斯就去世了,此后再也没有人敢挑战牛顿了。”

“至此,牛顿的光粒子说就统治了整个18世纪。”

“牛顿、胡克、惠更斯之间关于光本质的争论,我称之为第一次波粒战争,以粒子说获胜而告终。”

“不过,粒子说的获胜不是全面的胜利,不能让所有人心服口服,因为人们只是屈服于牛顿的权威光环。”

“1727年牛顿去世后,物理学就一直不缺乏反抗权威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