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621章 天文学危机!消失的质量!看不见的

第621章 天文学危机!消失的质量!看不见的物质!无人可解!天文普查?

来自荷兰的年轻学者奥尔特一鸣惊人。

本来大家对银河系运动并不感兴趣。

但是对方却发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的理论自旋速度竟然只是实测自旋速度的五分之一?

虽然天文学界号称只要数据误差不超过一个数量级,都在合理范围内。

但那是指部分特定的参数或专业领域。

计算天体轨道这种事,早在牛顿时代就已经能精确到米级别了。

比如著名的水星进动问题,仅仅因为理论和实际相差了0.78%,就让大佬们怀疑万有引力定律。

而现在,银河系自旋速度的理论和实际结果相差的可是400%啊!(250-50)/50

这绝对不是误差能解释的。

可想而知,在场天文大佬们的震撼。

说到底,就是因为力学是一门极度精确严谨的学科。

哪怕放在宇宙这么大的尺度下,算出来的速度也不该有这么大的误差。

虽然广义相对论的出世,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缺陷,但绝不代表后者被抛弃了。

相反,天文学家计算天体轨道时,依然常用万有引力定律,而不是晦涩难懂的广相。

至于万有引力定律相比广相的那一点误差,完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就好比在低速宏观领域,依然用牛顿力学三定律解决问题一样。

因此,奥尔特发现的问题,不得不重视!

当有大佬怀疑这可能是某种未知原因引起的个例时,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

“我能证明奥尔特博士的发现不是偶然。”

“爱丁顿教授,我的演讲顺序是第5位。”

“但我的报告内容和奥尔特博士的很接近,并且可以证明他的发现并非特例。”

“所以我请求把我的演讲顺序提前。”

哗!

众人皆是一惊!

奥尔特的研究竟然还不是个例?

这下问题有点严重了。

爱丁顿闻言,连忙看了看自己手卡上的内容,找到了第5位报告者的信息。

他和李奇维、海耳等大佬们小声讨论后,做了决定。

他当机立断,走上台,有条不紊地主持道:

“各位,我刚刚和海耳主席等人商议,鉴于奥尔特博士的重大发现,我们认为可以先把相同的内容集中讲完再讨论。”

台下众人点点头,表示同意。

只是换个顺序而已,不损害任何人的利益,没什么大影响。

爱丁顿心中舒了一口气,主持这种超高规格学术会议确实心累。

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也要处理得体。

接着,他看向刚刚说话的年轻人,笑着说道:

“你好,茨维基博士。”

“请上台分享你的研究成果。”

呼!

茨维基调整呼吸,坚定地走上演讲台。

爱丁顿则在旁边介绍他的个人履历情况。

今年27岁的茨维基本科和博士都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爱因斯坦是校友。

他和奥尔特一样,毕业后也曾前往美国留学,在帕洛马天文台工作过。

真实历史上,茨维基不仅提出了超新星爆发的概念,还与另一个成果息息相关。

此刻,他虽然只是个初出茅庐的菜鸟,但也开始崭露锋芒。

爱丁顿看完茨维基的详细资料后,忍不住向众人分享一则对方的猛料:

“茨维基博士曾发表论文,质疑哈勃教授用星系红移来解释宇宙膨胀。”

“他认为红移的原因是光子到达地球时,由于引力场的存在,能量损失而形成的。”

哗!

会场内响起不少惊呼!

“我想起来了,我看过这篇论文,没想到今天竟然遇到作者真人了。”

“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年轻人胆子很大!”

“这小子有点东西的。”

虽然茨维基的解释不被天文学界主流所接受。

但是这不影响众人对这个年轻人的欣赏。

茨维基自己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上台之后,向着旁边不远处的奥尔特点点头,示以微笑。

待会他们俩就要在台上并肩战斗,迎接大佬们的质疑了。

很快,茨维基平静下来,说道:

“我报告的主题是关于星系质量测算研究。”

“大家请看。”

“我研究的星系位于【后发座】(88星系之一)内。”

“并且它不是单个星系,更像是布鲁斯教授和哈勃教授说的那种大尺度结构、星系聚合体。”

“姑且暂时称它为星系团吧。”

“根据测距,该星系团距离地球超过了1亿光年。”

“虽然相距很远,但其中最亮的几个星系哪怕是天文爱好者用20厘米口径的望远镜也能看到。”

众人产生了兴趣。

目前天文学界专门研究星系团的案例还是较少的。

(注:星系群、星系团、超星系团的名称和划分没有那么严格,并非一定按照范围大小层层递进,很多都是历史遗留的惯称。)

“我的研究目标之一,就是估算该星系团的质量。”

“正如奥尔特博士刚刚所说,估算星系质量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星光法。”

“通过测量一个星系的发光能力,就能大致推算出这个星系包含的恒星有多少。”

“根据恒星质量占比最大的特点,就能估算出该星系的质量。”

“第二种是引力法。”

“通过测量一个星系的运动情况,反向推算出所需要的质量。”

“这是两种完全独立的方法,而且对星系团同样适用。”

“按理来说,这两种方法计算出的星系团质量不会相差太大。”

“但是,我的研究结果却大大出乎了意料。”

“各位大佬请看。”

“通过引力法测量的星系团质量,竟然比星光法测量的结果足足高了50倍!”

“我可以保证,整个计算过程,我已经验证了几十遍,绝对不会出错。”

“所以,我才说奥尔特博士的发现并非个例。”

“这种质量差错的现象,不仅在星系内部有,在星系组成的星系团中同样存在!”

轰!

会场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呼!

所有人都震惊了!

接连两人的相似研究相同结果,让情况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这下绝对不能用特例来企图绕过这个匪夷所思的问题了。

“精彩!”

“太精彩了!”

“没想到最传统的天体运动领域,竟然也能诞生如此震撼的成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