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372章 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第一个五年计

第372章 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第一个五年计划!

李奇维讲解完科学的发展过程、华夏科学社的定位后,让在场的社员们对于这个事业有了充分的认知。

在此之前,大家只知道加入社团,然后为国效力。

至于如何效力、如何发展,这帮大部分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能是两眼一抹黑。

干就完了!

要是换成其它类型的事业,凭借一腔热血或许还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但科学科普,可以说是这个时代专业度最高的领域了。

没有超级大佬的指导,走弯路是必然的。

真实历史上,华夏科学社就走了很多的弯路,最终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李奇维既然来了,如果不做出什么改变,那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这一世的华夏科学社,必将在科学领域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此刻,他接着说道:

“鸿隽他们当初成立《科学》杂志社,主要宣传手段就是发表文章。”

“转载以及翻译国外的科普文章,然后以杂志的形式在国内传播。”

“这种初级的科普手段,显然不适合现在科学社的定位了。”

“即便我们多办几份报纸杂志,本质上并没有提高传播效率。”

“我们是一家覆盖全国所有科学领域,立志成为学术权威的社团。”

“因此,必须要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前瞻化的计划。”

“在这里,我以社长的身份,准备提出华夏科学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间为从1916年1月1日起,到1920年12月31日结束。”

“我们要在这5年的时间内,完成预先定好的计划。”

哗!

五年计划的提出让在场众人无比兴奋。

一种“干大事”的气息瞬间就充斥在每个社员的心头。

“乖乖,这就是李社长的气魄嘛,真是气吞山河,胸有乾坤啊。”

“本来我加入华夏科学社,只是一个爱好,就是为了能见到李教授,现在我改变想法了。”

“第一个五年计划,说明还有第二个、第三个,老天,我有种创造历史的感觉。”

“.”

众多社员在窃窃私语,发泄心中的震撼。

任鸿隽和赵元任等人转头相视,难掩脸上的激动之情。

他们有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热血情愫。

一开始任鸿隽还觉得李社长不能长期在国内,可能对于科学社的事情就不够上心了。

现在想来,他觉得自己太狭隘了。

对方提出这种高屋建瓴的计划,比他们拼死拼活印刷报纸要重要无数倍。

“这就是大佬和我们普通人视角的差距啊。”

李奇维看着台下众人的表情,心中好笑。

开玩笑,哥我拿出来的都是后世的精华,镇不住你们还得了。

“那么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到底要完成什么目标呢?”

“我提出一个框架范围,鸿隽你召集大家进行细节的讨论和完善。”

“整理好后再交给我看看,如果没有问题,就正式确定作为科学社的下一步工作计划。”

任鸿隽郑重地点点头,“好的,社长。”

李奇维接着说道:

“我把华夏科学社的业务分为几大块。”

“第一部分是学术活动。”

“首先,科学社要有自己的年会。”

“国外的社团有的一年甚至有三四次的年会。”

“我们暂时不需要那么频繁,一年一次足矣。”

“你们讨论商议一个固定时间,作为社团的年会。”

“接着,华夏科学社作为国内最大的科学团体,它要起到牵头的作用。”

“通过积极的交流,在国内举办各种学术交流会议。”

“甚至不需要固定在科学领域,目的就是扩大科学社的影响力。”

“此外,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也很重要。”

“一方面可以邀请世界著名学者来华夏演讲,传授先进的科学经验。”

“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我们的优秀人才派到国外去,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

这时,任鸿隽问道:

“社长,目前欧洲那边战火连天,恐怕是去不了了。”

李奇维点点头。

“我要联合亚洲各国成立亚洲科学奖的消息,你们应该都知道。”

众人点头,这个消息早都传遍亚洲科学界了,成为最轰动的新闻。

亚欧两大奖遥遥对峙,很有竞争的意思。

这也让在场的年轻人对于李奇维的实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不是说你获得诺奖,你发表相对论,你就能成立这个奖的。

其中体现出的是巨大的人脉以及影响力。

这些都和李奇维善于经营分不开关系。

长冈半太郎、泰戈尔,都愿意听他的话,支持他。

否则,你再牛逼,但是高傲无比拒人千里,我也未必需要鸟你。

“不过,光有奖项还不行。”

“现在欧洲那边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已经成为了惯例。”

“衡量一个大学或者组织的影响力,就是看它能否举办国际性的会议。”

“很不幸,现在的亚洲在这一块还是空白。”

“所以,我准备号召举办泛太平洋科学会议。”

“凡是太平洋周围一圈的国家,都可以申请成为会员国。”

“每个会员国每年轮流举办会议。”

“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只有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交流,才能开拓你们的视野。”

哗!

这个消息震惊了在场众人。

大家都是科学领域的精英,自然知道学术会议的重要性。

他们的李社长,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布鲁斯会议的创立者。

布鲁斯会议不仅仅是物理学界的至高会议。

现在已经成为了整个科学领域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大的会议。

毫不夸张地说,布鲁斯会议决定了人类科学的未来。

本来按照三年一次的惯例,今年10月应该是要举办第三届布鲁斯会议了。

但是鉴于欧洲目前的情况,第三届会议只能往后延迟了。

至于延迟到什么时间,谁也说不准。

反正肯定是要等战争彻底结束才行。

泛太平洋科学会议虽然肯定和布鲁斯会议没法比。

但是对于亚洲,对于华夏来说,已经足够了。

如果现在让华夏的本土科学家贸然参加欧洲的高级别会议,反而会适得其反。

就和诺奖一样。

最好的未必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