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232章 进化论与基因论

第232章 进化论与基因论

第79届英国科学促进会上,李奇维首次见到了达尔文的三儿子,费朗西斯教授。

今年62岁的费朗西斯白胡白发,说话时一抖一抖,显得非常有威严。

他虽然是植物学教授,但显然家学渊源,各种科学知识信手拈来。

尤其是对于父亲的进化论,那更是如数家珍,书上的每个词他都记得。

他的研究方向,就是进化论在植物中的应用。

费朗西斯在年轻时就随父亲做研究,后来还整理了达尔文的部分信件。

可以说,达尔文的思想对他影响很深。

此刻,他正站在演讲台上,宣传父亲的理论:进化论。

而台下的观众则听的如痴如醉。

并不是因为进化论本身多么牛逼,而是因为它推翻了神创论。

这种科学与宗教的碰撞才是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

1859年,达尔文集各家之所长,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

该书一经发表,立刻在世界上引起轰动。

所有人都被它其中的理论给震惊了。

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有两条:

第一,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

后来,进化论的超级粉丝,赫胥黎竭力传播进化论,并提出了著名的人类起源问题。

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

这句话对于宗教的杀伤力,比哥白尼的日心说,要巨大无数倍。

一时间,所有宗教人士都对进化论口诛笔伐,认为它是异端学说。

当然,达尔文和赫胥黎生活在了好时代,这个时代的宗教已经失去了其威严,只能打打嘴炮了。

于是,双方在往后的岁月,不停地爆发多次辩论。

一方坚持神创说,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人类。

而另一方则坚持进化论,认为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不是什么“万灵之长”。

进化论的伟大之处也正是在此。

尽管目前它有种种的缺陷。

但它把人类从神创论中解放出来。

人不再是神的附庸!

李奇维想到这里,心想要是给我披上红衣,我保证把进化论反驳的体无完肤。

甚至要是让我当教皇,我能证明神创论的正确性。

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这一条后来被华夏的严复翻译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也就是所谓的天择理论。

形象来说就是,可能本来长颈鹿的脖子没有那么长,但是如果它的脖子不长,就会因为吃不到食物而饿死。

所以脖子长的长颈鹿活了下来,而脖子短的死去了。

经过了很长时间之后,所有的长颈鹿都是长脖子了。

注意,进化前短脖子的长颈鹿和进化后长脖子的长颈鹿,已经不是一个物种了。

那些短脖子鹿都被自然淘汰了。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不断积累,最终成为显著的差异。

由此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

再比如,某个动物突然长了一颗牙齿。

有了牙齿,它进食的效率就更高了。

它获得了巨大的生存优势,繁衍的后代也更多了。

于是牙齿就一点一点进化,传递下去。

有牙齿的动物,和之前没牙齿的动物,也不是一个物种了。

进化论,进化论,是指一个动物进化成另一种动物,而不是单纯多个器官,多个功能。

这和所谓的“用进废退”不是一个概念。

值得一提的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并不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而是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中的一部分。

天择理论的核心是渐变。

达尔文认为生物的进化过程是渐变的,是经过了长期的自然选择。

这里的长期是很长很长的时间。

比如长颈鹿的脖子,不是一年,十年进化来的,而是需要数亿年。

就因为这一条,当初的开尔文勋爵,曾反对过进化论。

因为他通过热力学的方法,计算出地球的年龄只有一亿年。

对于物理学家的挑战,达尔文无法反击,因为他数学物理太差,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他只说早晚有一天,人们会发现地球的年龄比开尔文勋爵计算的,要大的多。

达尔文是对的。

现代地质学家早已测算出,地球的年龄和历史,足足有四十五亿年之久,足够支撑进化需要的时间了。

达尔文在提出进化论后,当世的科学家大多数都是认同的,他们认为生物确实是在进化。

只不过在第二点上,存在分歧。

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是因为自然选择,大自然就像一个筛子,筛选出它想要的物种。

而其他科学家则有不同的观点。

有的认为进化的动力是物种内在,物种自己有想要变好的能力。

还有的认为进化是物种突变的结果,即一次跳跃式的变化,就能完成物种之间的改变。

此外,还有灾变论,即认为是自然灾难推动了物种的进化。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之所以不能压倒其他理论,是因为他解释不了一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