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217章 会议名单公布,实至名归!

第217章 会议名单公布,实至名归!

1909年8月30日,《自然》期刊最新一期,公布了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参会人员名单。

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全世界的物理领域人员,全都争先恐后订阅期刊,想知道到底有哪些大神入选其中。

名单文章里详细写了各个物理学家的信息,包括职位、国籍、研究成果等。

其中对于物理学家的等级,并没有给出李奇维划分法。

因为那属于私下里的划分。

科学期刊、科学杂志、报纸评论、好友谈论等,可以肆意对比。

但是在这种正式场合,不适合摆在台面上。

物理成就有高低大小之分,物理学家也有等级之分,但物理学家没有尊卑之分。

有人按照所在国家统计,参会人员如下:

英国:瑞利勋爵、汤姆逊、卢瑟福、布鲁斯

德国:伦琴、普朗克、能斯特、维恩、索末菲

法国:玛丽·居里、李普曼、郎之万

荷兰:洛伦兹

瑞士:爱因斯坦

美国:迈克尔逊、密立根

名单一经公布,举世震动!

“真是群星汇聚啊,不敢想象这次会议在物理学史上会有什么样的地位。”

“布鲁斯说会议的主题是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难不成我们之前学的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电磁学都要被划分为经典物理学了吗?”

“哦,我的老天爷!电磁学才出现多久,难道就要变成老古董了?”

“现代物理学又会包含哪些东西?”

“我就想问一句,年轻人还有机会吗?”

无数物理学的从业人员都在议论。

从名单中可以看出,既有老一辈的物理学家,也有新晋物理学家。

这很符合会议的主旨。

这是一场新旧物理学的碰撞。

牛顿、麦克斯韦、克劳修斯等人已经是历史。

在他们的体系下成长起来的物理学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而这场会议的参与者将创造新的历史!

不过,也有人抱怨,这场会议有一个致命缺点。

那就是人数太少了!

加上李奇维这个组织者本人,参会人员也才16人而已。

不过这更充分说明了本届会议的含金量。

任何一个人的成果都值得所有物理学者的考验。

这一下,再也没有人怀疑这场会议的重要性了。

十几位物理学领域的超级大佬齐聚一堂,讨论的必然是最核心的问题。

大佬们为物理学的未来开辟道路,后来者只要跟着走就好了。

真实历史上,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参会者,连索尔维在内,一共有23人。

其中还包含了像庞加莱、林德曼这样的数学家。

而现在,李奇维邀请的全都是纯粹的物理学家。

这份名单也有被质疑的一个地方。

那就是索末菲和郎之万为何会入选。

真实历史上,这二人也是第一届索尔维会议的参会人员。

但是如今因为李奇维的号召力,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含金量远远高于原来的索尔维会议。

诺奖得主就占了一大半。

剩下的也都是有特殊物理研究成果的。

所以,在这些大佬中,索末菲和郎之万就显得稍逊一筹。

对此,李奇维没有过多解释。

因为只有他知道,这二人将在接下来十年,引出非常重要的人物,还有非常重要的成果。

不过,即便他们弱了一点,但也没有违背李奇维的原则,成果也是经得起考验的。

德国慕尼黑大学。

今年41岁的索末菲,在1906年从亚琛技术学院来到慕尼黑大学,接任了玻尔兹曼的位置,担任慕尼黑大学的理论物理学教授。

他和希尔伯特、闵可夫斯基都是老乡。

真实历史上,爱因斯坦对索末菲敬爱有加,曾说过:“我要是在慕尼黑,一定跟你学习物理知识。”

向来眼界极高的爱因斯坦都对索末菲如此态度,可见其人格魅力。

在不久的未来,索末菲补充了玻尔的量子轨道理论。

他还有两个学生,一个叫泡利,一个叫海森堡。

他领导的慕尼黑大学物理系,和玻恩领导的哥廷根大学物理学,再加上玻尔领导的研究所,将成为量子力学的“金三角”。

而此刻,索末菲正和自己的学术助理劳厄,讨论名单的事情。

劳厄在普朗克那里毕业后,又专程去瑞士拜访了爱因斯坦,成为终生挚友,如今在索末菲手底下工作。

“劳厄,爱因斯坦好像和你关系很好吧。”

“如今,他已经声名鹊起,还收到了布鲁斯的邀请函。”

“你千万不要想太多了。”

劳厄笑道:“教授,您放心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