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199章 考察婆罗洲,忽悠英国佬

第199章 考察婆罗洲,忽悠英国佬

1906年8月1日,李奇维带着何育杰、夏元瑮、徐启泰三人,在李三的护卫下,乘坐英国的商船,前往婆罗洲。

如今正好是暑假时期,李奇维便想着去婆罗洲考察一番,顺带让自己每日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他提前联系好了李启国,以教育考察团的名义,二人相约8月5日,在婆罗洲北部沙捞越的古晋汇合。

时速达到25节的高速轮船,在一望无际的南海上,飞驰前进。

这里的景色和欧洲的北海截然不同,让李奇维等人心旷神怡的同时,又带着一丝亲切感。

他在给几人科普目前婆罗洲的情况,方便后续来此处发展。

婆罗洲北部的沙捞越和沙巴,虽然是英国的殖民地,但英国并没有派人直接管辖。

这两处都是由和英国相关的两个势力掌控。

1881年,英国商人登特,在沙巴成立了英属北婆罗洲临时协会有限公司。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完全占领如今的沙巴地区。

1888年,沙巴正式成为英国的保护领,直到现在。

而沙捞越在历史上曾属于文莱。

1841年,英国人布鲁克因为协助文莱苏丹镇压叛乱,而被任命为沙捞越的总督。

结果第二年,布鲁克就宣布沙捞越脱离文莱独立,成为布鲁克王朝,并且王朝还得到了英国、美国的承认。

而布鲁克本人也成为了第一任王公,他是英国人,当然不敢自称国王,否则就是对英国大不敬。

这也得益于他英国人的身份,要是华人这样做,英国人早都派军舰来镇压了。

后来在英国的帮助下,布鲁克王朝版图迅速扩展,形成了今天的沙捞越。

如今的第二任布鲁克王公是布鲁克的侄子,查尔斯,于1868年继位。

而文莱也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虽然名义上还是苏丹国,但是国家的内政、外交、国防等大权都在英国人的手里。

面积也从原来拥有整个婆罗洲,到如今只剩下区区5000平方公里,也就是后世文莱的版图。

而婆罗洲的南部,也就是如今荷兰的殖民地,主要是高山和原始森林,不适合人类大规模居住。

里面生存的都是一些原始部落的人,还没有开化。

因此南部远远比不上北部的繁华,北部也是华人聚集最多的地方。

当李奇维介绍完婆罗洲的历史后,何育杰等人不胜唏嘘。

不论是兰芳共和国还是文莱,都证明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尊严。

兰芳鼎盛时,占据婆罗洲的五分之一,而文莱鼎盛时,更是几乎占据整个婆罗洲。

而如今,两个国家,一个灭亡,一个只剩下巴掌大的地方,还变成其他国家的殖民地。

简直用凄惨都不足以形容。

8月5日,李奇维几人所在的轮船平安到达古晋,在李启国的接待下,成功进入城内。

古晋是沙捞越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地处沙捞越的西部,离海岸线只有35公里,有“水上之都”的美名。

直通南海的沙捞越河穿城而过,将古晋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南边是古晋的中心,英国殖民者建立的各种建筑,都在这里,这里也是古晋的政治、商业、文化中心。

目前古晋有约20万人口,其中单单华人就有5万,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现任王公查尔斯,曾在《沙捞越宪报》上公开发文称:“没有这些华夏人,我们什么都做不成。”

查尔斯在担任王公期间,亲眼目睹了华人的经商能力,和开垦荒地的吃苦耐劳精神。

和华人一比,当地土著简直蠢的和猴子没有任何区别。

查尔斯深刻体会到,要想让王国繁荣昌盛,就必须大批引进华人来发展农业和商业。

为此,他在1874年,在《沙捞越宪报》上刊登了华人移民的消息:

“毫无疑问,婆罗洲未来只有依靠华人才能发展。”

“因为他们对于贸易的热爱,是一个国家开发的最珍贵的资源。”

紧接着,布鲁克王朝出台各种政策,吸引华人移民。

比如,国家出资报销所有来古晋的老板和苦力的船费,给拓荒者99年租期的土地使用权。

查尔斯还和当时古晋首富,潮州人刘建发签署合约,引进潮汕地区农民到沙捞越来开垦种植甘蜜与胡椒。

所以,1871年古晋的华人还只有3000多,到了1900年,就已经达到了45000人。

如今,更是超过了5万人。

然而,即便有如此多的华人,整个古晋却连一个像样的华人学校都没有。

虽然以前曾经有过一两所,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消失了。

一方面是因为,此刻来古晋的华人基本大多数都是务农的,他们并不重视下一代的教育。

连温饱都还没完全解决,谁又有心思去上学呢。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时别说古晋,就连清朝还没普及教育呢,这样一个不毛之地,怎么可能更好。

而且英国殖民者可不是什么大善人,会免费教授华人知识。

他们想的是如何压榨华人的财富,一个两个都通过教育开化了,还怎么骗。

这就导致,古晋虽然华人众多,但连小学都没有,更别提大学了。

一切都要等到辛亥革命成功后,情况才逐渐好转,各种新式学堂在南洋也开始建立起来。

当李启国把这些信息讲出来后,何育杰三人顿时心凉了半截。

说好的南洋华侨百万,只要振臂一呼,都是嗷嗷待哺的学子呢?

这心理落差也太大了。

清朝随便一个县,恐怕都比古晋要好百倍。

李启国也是无奈:“这也是为何我想请李校长出马的原因。”

“换做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在古晋办好教育。”

“但是不办又不行。”

“难道就要眼睁睁看着,那些十几岁的孩子,干一辈子的种辣椒,给洋人当苦力吗?”

“如今整个南洋都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更不用说有名的大学了。”

“我父亲的目标,就是希望能以婆罗洲为核心,大力发展教育。”

“因为沙捞越的查尔斯国王,算是对华人比较友好的外国人了。”

“在这里办教育,我们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也最有希望成功的。”

“给南洋百万华侨一个希望,给孩子们一个希望。”

李启国讲的情深意切,就连李奇维也深受感动。

以对方的家世,完全没有必要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是,李启国的父亲,还有他本人,却就这样做了。

李奇维知道,这父子俩绝对没有任何私心,就是抱着很朴素的价值观:希望南洋华人生活的更好。

所以,即便条件再艰苦,李奇维也不怕。

无数华人缺少的不是金钱、不是人员,而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只要有一个人带头,以海外华人勤奋进取的精神,李奇维相信,他一定能带领众人,创造出一个奇迹。

“各位,不必灰心和失望。”

“万丈高楼平地起。”

“路虽远,行则将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