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174章 总有不开眼的出来挑衅

第174章 总有不开眼的出来挑衅

1904年1月11日,长冈半太郎与代表团,在副校长于式枚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广东大学。

现在的广东大学刚刚整合完毕,几栋教学楼的外面还有着淡淡石灰的味道。

按照李奇维的学制规定,广东大学将在今年的9月份正式开学。

所以现在校园内并没有学生和老师。

而由于现在的清朝还没有高考,所以入学的主要是以前高等学堂的毕业生,相当于后世的高中生。

招生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中。

于式枚向长冈半太郎介绍了广东大学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

这所清朝树立为典型的理工大学,受到了长冈半太郎的特别关注。

他知道目前的清朝有“北方京大、南方广大”的说法。

京师大学是清朝大学的象征,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

而广东大学则是在李奇维的建议下成立,注重实用性理工科的教学,培养的都是技术性人才。

作为第一所试点大学,广东大学的教育方式可以追求独特,不循规蹈矩。

只要不是公开教授对清朝统治有负面影响的内容,清廷给了李奇维很大的自主裁量权。

李奇维这个校长具有非常大的权力。

比如,他刚一上任,就立刻任命广东教育史于式枚,当选广东大学的副校长,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

而且在于式枚的介绍下,广东大学的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可以任意转换专业。

长冈半太郎和代表团的成员听到后,觉得很不可思议。

于式枚骄傲地说道:“管学大臣李大人认为,教育就应该是自由的,不能受到政府的过多管制。”

石原纯连忙拿出笔记录下来,这可是清国教育的创新之处。

而长冈半太郎则是微微点头,显然他没想到刚来清国,就受到了小小的震撼。

真实历史上,樱国在明治维新后,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总目标。

这个目标也是他们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

1871年,明治政府设置文部省,负责管理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

文部省成立后,立刻着手改革学校制度。

1872年,文部省颁布《学制令》,决定把全国分为8个大学区。

每个大学区设立1所大学和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分成210个小学区。

而教育的行政管理,则完全采取中央集权制,即文部省统一管理所有学校,设立督学局。

但是这个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阻碍,这种教育集权制让学校当地很不满。

后来在1879年,《学制令》被废除,文部省重新颁布了《教育令》。

这是樱国第二次尝试建立国民教育制度。

《教育令》放宽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教育事业的官僚式控制,转而把教育管理权下放给地方,并由各地民众选出学务委员会来管理学校。

然而在第二年,《教育令》就被修改了,樱国中央政府又加强了对公共教育的控制。

到了1886年,明治政府又颁布了《学校令》,其中包括《大学令》、《师范学校令》等。

《师范学校令》规定师范学校在品德方面特别强调培养顺良、信爱和威重的气质。

对师范生施以军事体操训练,学校实行兵营化,向樱国人民灌输“忠君爱国”的国家主义思想。

这些都为樱国后来走向极端埋下了伏笔。

所以,长冈半太郎对广东大学的模式感觉到很不可思议。

在他的印象里,清国是封建国家,尤其注重对思想的管制,怎么可能允许李奇维随便改革。

要是李奇维在这里,当然能解释长冈半太郎的疑惑。

不过现在他还在校长办公室处理事情呢。

作为大清皇帝的帝师,李奇维怎么可能像导游一样,带着长冈半太郎逛校园。

这个任务自然就交给了于式枚。

等到参观结束后,双方会进行正式的学术交流。

那时候李奇维才会以广东大学校长的身份,接待长冈半太郎一行人。

虽然对方只是大学教授,但毕竟代表一个国家,由校长出面也是合适的。

其实关于长冈半太郎的疑问,这是由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造成的。(不便细说)

而清朝虽然是封建国家,但是特殊的历史和政治环境,让它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小政府。

意思就是清朝虽然看起来很大,但是中央政府能管辖的事情很少。

外有列强,内有豪族士绅和汉族封疆大吏,这就形成了一种诡异的政治平衡。

任何人都不能乾坤独断,哪怕是慈禧也一样。

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

满清的八旗子弟们已经被养成废物一样。

让他们学习西洋科学知识,管理学校,那简直比老母猪会上树还离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