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 > 第475章 关于试验区的考虑

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在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郑仪那番充满激情与魄力的讲话,在与会者心中激起了层层波澜。

有人振奋,有人期待,有人观望,也有人暗自揣摩。

但无论如何,所有人都明白,明州的“郑仪时代”,已经正式开启了序幕。

会后,按照惯例,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孙振涛与明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在市委招待所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工作餐叙。

席间气氛融洽,主要是礼节性的寒暄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孙振涛代表省委,再次强调了团结和稳定的重要性,并对新班子提出了殷切期望。

餐叙结束后,孙振涛副部长一行便乘车返回省城。

送走省里的领导,市委大院里的空气似乎都轻松了一些,但一种无形的、更加紧张的氛围开始弥漫——真正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郑仪和**并肩走回市委主办公楼。

“郑书记,去我办公室坐坐?喝杯茶,顺便聊聊?”

**主动邀请道,语气自然。

他知道,郑仪刚回来,千头万绪,但有些核心问题,必须尽快沟通,达成共识。

“好,正好有些事想跟你商量。”

郑仪点了点头。

两人来到**的市长办公室。

秘书送上两杯热茶后,便识趣地退了出去,并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只剩下郑仪和**两人。

没有了外人,谈话的氛围变得更加直接和深入。

**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没有绕弯子,直接切入主题:

“郑书记,您刚才在会上讲的,非常好!提振士气,指明方向!特别是关于高质量发展和探索新路子的部分,说到了点子上,也跟省委徐书记的指示精神高度契合。”

他先是肯定了郑仪的就职讲话,这是必要的姿态。

郑仪微微颔首,没有插话,等着**的下文。

“您去学习这三个月,家里这边,按照您之前定下的调子,‘稳’字当头,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

**简要汇报了一下面上的情况,然后话锋一转:

“不过,有件事,我觉得需要尽快跟您明确下来,就是关于那个‘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构想。”

郑仪的眼神专注起来。

这是他战略布局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他今天想跟**重点谈的问题。

“政研室牵头,联合发改委、科技局等部门,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工作,初步方案已经拿出来了。”

**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厚厚的材料,递给郑仪。

“思路和方向,基本上是按照您之前定的调子,聚焦科技创新、民营经济、绿色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这几个重点领域。”

郑仪接过材料,没有立刻翻看,而是问道:

“推进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或者不同的意见吗?”

**沉吟了一下,说道:

“大的方向,班子内部共识度还是比较高的。大家都明白,这是明州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也是省委盯着的事情,必须办好。”

“但是……”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慎重。

“在具体操作层面,尤其是关于这个试验区到底‘落在哪里’,以及‘由谁来具体主导推进’这两个核心问题上,目前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需要您来拍板。”

“哦?具体说说。”

郑仪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知道,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关于选址。”

**伸出两根手指。

“目前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应该‘以点带面’,选择一个基础条件好、发展空间大、代表性强的区县作为‘核心区’或者‘起步区’。比如,高新区或者临川新区。理由是资源容易集中,容易快速见效,形成示范效应。”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该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搞一个‘功能区’的概念,划一片跨区域的‘政策飞地’,比如囊括高新区、部分中心城区以及周边有潜力的乡镇。理由是更有利于资源整合和制度创新的系统性,避免被现有行政区划束缚。”

郑仪认真听着,没有表态。

这两种思路各有优劣,确实需要权衡。

“那关于主导权的问题呢?”

郑仪更关心这个。

谁主导,往往决定了资源的倾斜方向和最终的政绩归属。

**的神色更加严肃了一些。

“这个问题……更敏感一些。”

“政府这边,包括发改委、科技局等部门的同志,普遍认为这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发展和改革项目,理应由政府主导,成立一个高规格的管委会,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相关职能部门具体执行。这样更符合职责分工,也更有效率。”

“但是……”

**看了一眼郑仪,声音压低了些。

“市委那边,有些同志觉得,这个试验区涉及面广,改革力度大,政治性强,应该由市委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亲自担任组长,这样才能体现市委的高度重视,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

郑仪心中了然。

这其实就是党政主导权之争的微妙体现。

虽然现在强调党政同心,但在具体工作中,由谁主导,背后牵扯的是权力格局和利益分配。

**作为市长,自然希望政府能主导这块“大蛋糕”。

但郑仪作为市委书记,也必须考虑如何确保市委对重大战略的掌控力。

“你的看法呢?”

郑仪没有急于表态,而是想先听听**的意见。

**似乎早有准备,坦然道:

“郑书记,我认为,无论是市委主导还是政府主导,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把这件事办好。”

“我个人倾向于,成立一个由您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和重大决策。”

“同时,下设一个实体化的执行机构,比如‘试验区管委会’,放在政府序列,由一位得力的市领导兼任管委会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和具体落实。”

“这样,既体现了市委的坚强领导,又能充分发挥政府的执行优势。关键是……这个管委会主任的人选,至关重要。”

**巧妙地将矛盾焦点,从“谁主导”转移到了“谁来干”上。

郑仪点了点头。

**这个思路,比较务实,也符合常规做法。

既维护了市委的权威,也给了政府足够的操作空间。

关键在于,那个具体操盘的“管委会主任”,必须是一个有能力、有魄力、并且值得信任的人。

“嗯,这个思路可以考虑。”

郑仪表示了初步的认可。

“领导小组的规格要高,我亲自担任组长,你来担任第一副组长,相关常委和副市长作为成员。”

他先定下了领导小组的基调。

“至于这个管委会主任……”

郑仪沉吟了片刻,目光看向**。

“张市长,你长期在明州工作,对干部情况比我更熟悉。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

他把这个提名权,主动交给了**。

这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试探。

他想看看,**会推荐什么样的人。

是会推荐他自己的亲信?

还是会从工作出发,推荐真正有能力、有闯劲的干部?

**显然也明白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认真思考了一会儿。

“郑书记,这个人选,确实需要慎重。”

“既要懂经济,又要有改革锐气,还要有很强的协调能力。”

“我初步考虑了几个人选,比如发改委主任老赵,经验丰富,稳重可靠;比如高新区的党工委书记,有开发区工作经验……”

他列举了几个常见的、也是比较稳妥的人选。

郑仪听着,不置可否。

这些人选,能力或许不错,但总感觉……少了一点他想要的“闯劲”和“突破性”。

这个试验区,是要“杀出一条血路”的,需要一个敢于打破常规、能够承受压力的“闯将”。

**似乎看出了郑仪的犹豫,他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让郑仪有些意外的人选:

“郑书记,其实……还有一个选择。”

“谁?”

“陈匣同志。”

“陈匣?”

郑仪微微一怔。

陈匣是他从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岗位上,派到临川县挂职副书记的。

原本在他的规划中,是希望陈匣在临川锻炼一两年后,接任县长,然后顺势接替刘航,成为临川县委书记。

这是他培养年轻干部、优化县级领导班子结构的一步棋。

让陈匣去负责试验区?

这打乱了他原先的部署。

**解释道:

“郑书记,我是这么考虑的。”

“第一,陈匣同志理论功底扎实,思路开阔。他之前在政研室,就参与过很多重大课题的研究,对‘新明州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有很深的理解。由他来具体操盘试验区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专业上很对口。”

“第二,他年轻,有锐气,敢于尝试。试验区需要的就是这种敢闯敢试的精神。老同志可能稳重有余,但闯劲不足。”

“第三,他在临川挂职这一年,表现非常突出。特别是配合刘航同志,在整顿作风、推进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展现了很强的执行力和协调能力。这说明他不仅懂理论,也能干事。”

**的分析条理清晰,很有说服力。

郑仪听着,心中也开始重新权衡。

确实,陈匣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

让他去负责试验区,或许能更快打开局面。

但是,临川那边怎么办?

刘航已经干了多年县委书记,年龄也差不多了,按计划是该动一动了。

如果调走陈匣,临川的接班人选就需要重新考虑。

而且,试验区是个全新的、高风险高回报的岗位,陈匣能否胜任,也是个未知数。

看着郑仪陷入沉思,**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喝着茶。

他知道,这个决定需要郑仪自己来权衡。

片刻后,郑仪抬起头,他没有直接回应陈匣的人选问题,而是将话题重新拉回到了试验区的“选址”上。

“张市长,关于试验区的选址,我刚才听了你的介绍,也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您请讲。”

**立刻放下茶杯,做出倾听状。

郑仪走到墙上挂着的明州市地图前,用手指点了两个区域。

“你看,如果我们把‘核心区’,就划定在临川新区和市里的高新区,这两个区域联动发展,怎么样?”

他手指划过地图上相邻的两个板块。

“高新区,是我们市里高新技术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

“临川新区,虽然起步晚一点,但空间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而且有刘航同志在那里坐镇,执行力强,配合度高。”

郑仪的语气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笃定。

“更重要的是……”

他转过身,看着**,目光深邃。

“陈匣同志现在就在临川挂职副书记。如果试验区核心区放在临川新区,那么由他来兼任这个管委会主任,就顺理成章了。”

“他既可以依托临川新区的平台开展工作,又能有效联动市里高新区,实现优势互补。”

“这样一来,既充分发挥了陈匣同志的长处,又没有完全打乱他在临川锻炼的节奏。甚至可以看作是他在临川工作的延伸和深化。”

“同时,有刘航同志这位老书记在临川全力支持配合,很多事情推进起来,阻力会小很多。”

郑仪越说思路越清晰。

“刘航同志的能力,我是认可的。他下一步的发展,省委和市委也正在考虑。如果他能在这个试验区的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对他个人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这可以说是一个多赢的方案!”

**听着郑仪的阐述,眼睛也逐渐亮了起来。

他不得不佩服郑仪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布局能力。

这个方案,巧妙地将人选问题、选址问题、以及临川班子的稳定与未来发展,全都统筹考虑了进去!

“高!郑书记,您这个思路实在是高!”

**由衷地赞道。

“这样一来,几个难题都迎刃而解了!临川新区和高新区联动,资源可以整合,优势可以互补!陈匣同志和刘航同志搭档,一个锐意进取,一个沉稳老练,相得益彰!”

郑仪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这个想法,是在刚才的谈话中,灵光一现产生的。

现在看来,确实可行。

“不过,这还只是我们两个人的初步想法。”

郑仪冷静下来,说道。

“具体是否可行,还需要上市委常委会,让大家充分讨论,集思广益。”

“这是当然!”

**连忙表态。

“我完全赞同您的这个构想!我会让政研室和发改委,尽快按照这个思路,完善方案,争取下次常委会就能上会讨论!”

“好!”

郑仪用力点了点头。

“那就这么定。你先安排他们完善方案。下次常委会,我们重点讨论这件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