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国师 > 第543章 场区

大明国师 第543章 场区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1 13:59:01

第543章 场区

随着梅雨季节的临近尾声,江南四府的清田工作也进行到了如火如荼的阶段。

穿着蓑衣斗笠的税卒们,挨家挨户地核实信息,鼓励百姓大胆检举士绅的“投靠”问题。

姜星火也去了趟常州府,汇合渡江回来的李景隆之后,打算在常州知府张玉鳞的陪同下巡视一圈常州府,继而掉头向南途经松江府的工场区再去往浙江。

青萍泊。

这个由白鹤溪支流灌注成的水泊,在常州府内并不起眼,而相比于旁边繁华的吕城镇和奔牛镇,青萍泊周围的这几个小村子,更是什么都不是,既没有通衢大道经过,也没有大运河的余泽。

但姜星火偏偏选择了这里。

原因也很简单,这里是他当年出京,第一次命人举行公审,杀了樊家恶霸的地方。

物是人非,彼时荒凉破败的村子,这时候已经颇具人气了。

姜星火站在樊家门口的石狮子前,抬起双臂,望着远处的天空,轻轻叹息了一声。

有的时候,回顾过去的事情,真的就像是做了一场梦一样。

“国师大人。”

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呼唤声。

姜星火转过头,看到一名少年从村中跑了出来,正兴奋地挥动双臂喊着自己,而在他的身后,则有一名妇人含笑看着他。

姜星火示意王斌等人不用太过戒备,随后走了出来,一把抱住少年,把他举了起来,转了一圈。

也不是姜星火不想多转几圈,主要是少年重量不轻,再转两圈姜星火怕闪到腰。

“长大了,一窜一变样啊。”

姜星火放下少年,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

“那当然了!”

少年一脸兴奋,他确实是长高了,身形也健壮了许多,看上去和以前那种稚嫩孩童的模样判若两人。

少年正是当年被樊家恶霸当做替死鬼的李六七的儿子,那时青萍泊之事,便是由他家而起,如今一晃两年多过去了,小孩也长成了少年。

姜星火其实对他们如今已经并无太多印象了,但看到少年那一脸兴奋的样子,心中还是涌上一股暖意,不由笑着说道:“怎么样,你们一家人过的还好吗?”

刘婶这时候走上前来,点头说道:“托了国师大人的福,我一家人日子过得可好了呢。”

姜星火仔细打量了一番两人身上的衣服和脚上的鞋,普通的麻衣裳,因为纺织品的普及,比之前算是改善了些,而鞋还是草鞋。

这样看来,所谓“过得可好了”,想必也只是跟过去的自己相比。

姜星火摆了摆手,说道:“大家伙的生活还不算宽裕,这句话我可担不起。”

雨后的微风拂过他的青衫,远处青萍泊的芦苇随之荡漾。

刘婶急忙摇头,说道:“哪能呢,当初若非国师大人出手相助,只怕现在我们一家子早都活不下去了。”

“都是应该做的。”

姜星火笑了笑,不欲在这个话题上多纠缠,转而问道:“家里孩子上私塾了吗?”

“上了,不求以后能考上当官,总归识点字也是好的。”

“那就好。”

刘婶拉过儿子,说道:“国师大人既然来了,那就来我家吃顿饭吧,准备一桌菜,算是谢恩宴。”

“好。”

姜星火没矫情,欣然同意了,毕竟人家听说自己来了,肯定用心准备了,若是不去反而浪费了人家的心意。

他转身对王斌道:“给这些兄弟都安排好饭,多给村民些饭钱。”

王斌点点头,不用啃随身带的干粮,那自然是极好的。

青萍泊这里有水,肯定就有鱼,也不需要村民费多少劲,整点鱼汤,薅点野菜,泡着馍馍吃都有滋有味的。

而刘婶这边,姜星火怕把人家吃破产,所以只拉着常州知府张玉鳞一起去,跟着刘婶来到她家堂屋。

“国师,您先坐,我这就去厨房再弄一下。”

在院子里,刘婶说完,急匆匆地跑去了堂屋后面。

姜星火从外面环视左右,发现这里除了一桌子准备好的丰盛的饭菜之外,就只剩下屋里有个人正低眉顺眼地擦拭着桌椅,看样子是在打扫卫生。

这时候那人起身,姜星火只觉得是一个熟悉的汉子,他迎了上来,笑呵呵地问道:“国师大人,今儿听说您来咱们乡下了.”

姜星火打量了一下他,想说的话语一顿,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有些怪异。

“你们,该不会.该不会是”

这汉子正是那日喝了断头粥,带着兄弟们打算拼命的“一只虎”。

不过如今穿着衣裳,头上裹着头巾,一副老实巴交的渔民打扮,倒也没了往昔凶悍的架势。

刘婶和“一只虎”对此倒是很淡定,这年头战乱频仍,百姓日子过得也不好,妻离子散都不是什么新鲜事,相熟的人搭伙过日子很正常,更何况刘婶还拉扯着孩子,要是家里头没个男人,更难过日子。

“跟着修坝修了一年,临走前给了路费和一些工钱,就回来了。”

他主动解释了起来,当初姜星火没有重罚他们,而是先在常州府押了一段时间,随后扔去修坝了,虽然也是重体力劳动,但比充军砍头可好多了,而且修坝的劳工吃的管够。

姜星火又打量了他两眼,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说道:“你那些兄弟们呢?现在没做违法乱纪的勾当吧?”

“哪能呢!”

男人的眼中满是惶恐,他知道姜星火杀人的威势,这么久不见,这种威势仍然如旧,让他心惊肉跳,而且若不是姜星火伸出援手,救了他一条性命,只怕他早已经尸骨无存了。

他只觉得姜星火看起来确实和蔼,但有些话可不能乱说,更何况,常州府的父母官就陪坐在旁边呢。

“武进城现在比以前还繁华,不愿意在青萍泊打鱼的,就在那边码头做力夫,日子过得挺不错的。”

锅里闷的两个菜也端上来了,姜星火一边吃一边问道:“有种田的嘛?”

“有的,我就一边打鱼一边种四亩田。”

“这边清田做的怎么样?”

一只虎小心地斟酌着话语,回答道:“这边穷,没什么地主了,所以也没有官府文报上说的那些投靠的事情,清田大家都挺配合的,若是有些纠纷,也都能协商解决,实在是解决不了的,就以官府那边清丈的结果为主。”

“有不服的嘛?”

“有肯定有.怎么清丈都有不服的,村里有些事情说不清楚。”

姜星火点点头,这是实话,农人确实质朴,但有些恩怨,也确实同样存在。

为什么几千年来,直到最后才出了个“三尺巷”的佳话?或者说,为什么“三尺巷”能成为佳话?

在既定资源极少的情况下,任何人都是不愿意舍弃自己的丝毫利益的。

这种现状,不能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指点点,因为无论是一块砖还是一寸地,那都是关乎到当事人切身利益的。

就像是那个笑话一样,“我真的有一头牛”。

“下乡参与清丈的胥吏差役手脚干净吗?”

“那倒是挺干净的。”

旁边心不在焉地夹着菜的张玉鳞闻言,这才算是心头松了口气。

“国师放心,咱们常州府的妖风邪气,早就扭转过来了,江南四府里,在清田这件事情上的积极和守律,不说第一,那也绝对是排前面的。”

“那就好。”

常州府,确实之前被姜星火宰了一批官,算是宰怕了,再加上张玉鳞也算是用心,因此这次清田行动,苏州府还有人敢玩“缩弓”,但常州府下面的这些胥吏敢动手脚的却寥寥无几。

一顿饭吃完,已是中午,刘婶收拾碗筷,姜星火等人不便再打扰,告辞离去。

看着姜星火离去的背影,刘婶拍了拍自家孩子的肩膀,说:“伱可要好好读书,以后像国师这样当大官,造福百姓。”

岂料孩子却摇了摇头,只说道:“我可当不了。”

“国师多威风啊,还是大善人,大英雄,谁敢惹他,他就敢杀谁。”继父在一旁插嘴。

“种田挺好啊,人人都当官,哪有那么多官当,种好田,累了躺田埂上望天,多好。”

姜星火走在村落尚未完全干涸的土路上,心思飘远,这段时间以来,自己的心态已经逐渐改变,也越来越有些“入世”了,看待这些人的目光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

——————

在青萍泊给过去的短暂经历画上了一个句号,姜星火巡视了一圈常州府,又砍掉了一串士绅的脑袋后,才顺着太湖西侧南下,回到松江府。

松江府,手工工场区。

这里位于大黄浦的旧址,与上海县城遥遥相望,相隔甚短。

不过与以前一片烂泥地的样子相比,这里可谓是大变样了。

纺织场区里,一座座工坊鳞次栉比,纺织女工们将纺好的布一个个挂在固定好的多节杆网上。

工厂内,各式各样的纺织机器运转着,偶尔也有设备被搬运进去。

因为这些纺织机器除了脚踏动力以外,大部分还需要用旁边的黄浦江水流作为动力,因此很多u型河渠被挖进了工场中,作为永不停歇的循环动力。

这时候,姜星火当年炸掉大黄浦的堰塞湖,无疑就成了一个明智之举。

这里虽然绝大部分都是纺织女工,但工人们穿梭在工坊里,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倒也井然有序,这种秩序显然代表着,这里已经形成了相当的组织度。

“哎呀!”

忽然间,人群中响起一声惊呼。

“怎么回事?”

只见一名身材瘦小的女人摔倒在地,她脸色煞白的捂住肚子,额头上满是汗珠,眼眸里闪烁着恐惧之色。

“你没事吧!”旁边有人走了过来问道。

那女人看也没看她,摇了摇头。

但有经验的妇人却看出来:“她她好像要早产了!”

“快点送医!”旁边的纺织女工急忙叫道。

很快,就有人去抬简易担架了。

几个相熟的纺织女工将女人抱起,放上担架,向着工坊外面跑去。

工坊里面,人们纷纷议论起来,无非是些闲话。

这点是避免不了的,正如村口大妈们的秘密情报站。

“怎么会这么巧?”

“不知道啊!”

“不过看她的样子挺痛。”有人说道。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从路上驶来,停靠在了路边,随即,一个随行的女人连忙喊道。

“放马车上!”

“唐场长,您在真是太好了!”

几名女工抬着担架,快步朝着这边冲去。

“等等!”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