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国师 > 第530章 撤军

大明国师 第530章 撤军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1 13:59:01

第530章 撤军

陈天平现在身处宫中,虽然新旧两宫相距不远,但消息已经被吴娘娘严密封锁继而送出城去,即便陈天平安排了一些眼线在里面,也没有获知到太多的机密。

不得不说,吴娘娘虽然是女流之辈,这种关键时候反倒是沉得住气。

一方面,向安南国的王宫请求调拨医师前往救治。

另一方面,则一五一十地将发生的事情传递到外面明军的军营,随后关闭了新宫的大门。

“李大帅看着身体强壮,也没听说有什么旧伤,怎么会突发恶疾呢?”

“莫不是外出打猎,回来卸甲风了?”身边的宦官猜测道。

实际上,这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在合理推测下能想到的唯一可能性了。

“卸甲风”,顾名思义,就是将军打仗之后,回到帐中,因为身体太热、又出了很多汗,立即卸去盔甲,贪凉吹风,引起所谓中风之疾.主要是因为中医认为,人大汗之后,腠里不固,风邪易侵,拘束经络,使筋脉拘急,气血不通,不通则痛。

在华夏,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远的譬如被称为“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曾经一日力敌五侯二十八将,因热血沸腾,卸去盔甲,连饮三杯冷酒后忽然倒地,口吐鲜血,不省人事,便是中了“卸甲风”;近的则有大明的开平王常遇春,作为洪武开国的最重要勋臣之一,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也曾于洪武二年患上“卸甲风”。

“不对呀,打个猎也不至于吧?”

陈天平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他也清楚一点,眼下若是被大明城外的驻军察觉到异常,然后采取了不理智的行动,那么等待他们的必然是灭亡!

想到这里,陈天平立刻又从床上站了起来,焦急地吩咐道:“派两拨禁卫军,一拨跟着医师去新宫,问清楚到底出了什么情况,然后对新宫进行卫戍;另一拨封闭城门,不能让明军进城,跟明军说清楚,李大帅只是突发疾病,与我们无关,有什么事情明天天一亮,开城门本王当面说清楚。”

从陈天平的角度来看,这样安排是没问题的。

因为新宫除了少量李景隆的亲卫力量以外,并无任何武装力量,而此时一旦李景隆突发恶疾的消息传播出去,城内别有用心的势力不知道有多少,而李景隆是绝对不能死在城里了,一旦死在城里,那么对于陈天平来说,就是黄泥粘裤子——不是屎也是屎。

眼下是明军撤军前夕,陈天平既然打算原则上同意明军的撤军条件,那么当然不希望李景隆出任何事情,所以陈天平必须要保证李景隆的安全,而如果安南国的军队进入新宫,那么性质就变了,所以陈天平只下令在新宫外围进行卫戍。

而保证李景隆的安全是一方面,保证自己的安全,也是一方面,所以陈天平下令封闭城门。

陈天平不能将自己的性命和王权,寄托在城外极有可能暴动的明军不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上面。

而关闭城门,明军在夜里攻城成功的概率是不大的。

陈天平相信,只要好好跟明军沟通,拖过今晚,那么李景隆不管好没好,真相都能有个交代。

否则这时候黑灯瞎火的,信息传递不畅通,太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了。

“快去,一定要快!”

——————

升龙城西门附近。

张辅策马站在城墙下,凝视着黑暗深邃的夜空,眼眸深处尽是阴霾。

他身上披挂着盔甲,手持利刃,冷酷的面容透露着一股强烈的铁血肃杀之气。

他已经带着骑兵在这儿站了两炷香的功夫,始终没有动弹分毫。

骑兵,是无法直接攻城的。

而重新整编的安南军虽然是李景隆训练出来的,但负责升龙城城门这种关键位置的校尉和将军,都是陈天平提拔的心腹。

这些心腹接到了陈天平的指令,一直在对城下的明军喊话。

而即便负责守门的军队里,有很多亲近明军的将校,但此时既然双方没有发生直接冲突,似乎明军又被喊话所劝阻住了,那么自然也不好做什么。

此时此刻,双方都在不约而同地耐心地等待着最新的消息。

“轰隆隆!”

忽然,远处传来了阵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城楼上有许多安南军的士卒,他们都是紧握武器站着岗位,眼睛直勾勾地望着远处夜幕下的明军。

安南军的众将士顿时警惕了起来,齐刷刷地抬头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他们都知道这是明军大营的方向。

“戒备!”

城门校尉低喝一声,随后拔剑指向了远方。

霎时间,一群安南军士卒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各自提着器械往前跑去,将城门堵住,以防止明军强行攻城。

但下一瞬间,他们就知道自己在做无用功了。

“砰砰砰!”

一声接着一声的巨响响彻夜空,仿佛雷霆炸裂,震耳欲聋,这是火炮试射的声音。

城门校尉看了一眼远方的天空,脸色变得越发阴沉,喃喃自语:“火炮居然都来了”

没错,张辅就是在等火炮。

只要大口径的臼炮和普通火炮一到,想要强行攻城,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毕竟安南军本来就没什么抵抗意志,内部又有很多亲明派的军官,真要硬进城的话,只需要冲着城门开几炮,就差不多了。

云阳伯陈旭这时候说道:“新城侯,安南人此时定是缓兵之计,这些该死的杀才,居然敢刺杀曹国公,我请求率军攻破城池!”

云阳伯陈旭是靖难勋贵中的一员,于洪武末年嗣其父职,为会州卫指挥同知,建文元年朱棣起兵,他举城降燕,当年主要战绩有从征滦河和力战真定,建文二年燕军攻下德州后,令陈旭守德州,同年八月盛庸攻德州,陈旭因兵少势孤弃城而走,朱棣未问其罪,属于脑子比较灵活,懂得审时度势的武将。

没办法,明军内部本来就是各派系林立的,尤其是李景隆确实跟很多靖难勋贵不太对付。

而这时候明军攻城,李景隆是有概率出个三长两短的。

显然,云阳伯陈旭这时候的建议虽然听起来非常有道理,而且充满了义愤填膺的感觉,但仔细品一品,就知道这家伙是恨不得李景隆死了再叫一声“好死”。

“不急。”

张辅这时候保持了高度的镇定,他摇了摇头,冷漠地说道:“既然调集火炮,那么想必守城的安南军也预料到攻破城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贸然出击,恐怕曹国公在里面会遭遇不测,再等一等,等大队步兵就位。”

这番话说出了张辅的顾虑,如果冒然出击,只怕不仅救不了李景隆,反而还会害了他,这是张辅不愿意见到的。

“遵命!”

云阳伯陈旭闻言,便是抱拳退了下去。

“你们说,李大帅会不会已经遇害了?”有将领小声嘀咕道。

另一名将领则是轻哼一声,说道:“你别胡说八道了,李大帅骁勇善战,平素身体也好的很,不会出什么事情的。”

其余的将领也纷纷赞同这名将领的推测,虽然明军里面有想借刀杀人的,但其中绝大多数,尤其是南军出身的,还是李景隆的忠诚部下。

很快,随着“咚咚”的鼓声,明军点起了火龙一般的火把,开始了整队。

城门外,数千名明军正在集结,他们按照阵型排开,整齐划一地列阵而立,列队完毕才大约数出来一共有五千多人,而这五千余名明军,再加上骑兵和炮兵,便是张辅眼下调动出来的了。

剩余的明军,有一些是不能夜战的。

在这个时代,影响一支军队夜战能力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自然是夜盲症,夜盲症主要是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也就是所谓的营养不良;第二个方面则是跟组织能力以及平时的夜战训练有关。

也就是说,哪怕没有夜盲症,如果不经过专门的训练,这时候也是无法进行夜战的。

因为对于明军来说,光凑人数是没什么意义的,装备水平上来了,兵在精不在多,如果没有夜盲症但也缺乏夜战训练的士兵参与到行动里,反而会导致整个行动的混乱,那就得不偿失了。

“咚咚咚!”“呜呜呜~”

鼓角声愈发激昂洪亮了,一声又一声的战鼓,令人热血沸腾。

这一刻,明军将士都是满怀期待和兴奋,等候他们的统帅的号令。

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还摆着很多马车,后面牵引着一架架火炮。

“报~~”

正在此时,一匹骏马疾驰而来,马背上载着一名哨探。

哨探勒马停下,跳下了马背,恭敬地说道:“新城侯,奉曹校尉的命令,送来密报。”

张辅接过通过李景隆身边的家将转交的密报,打开细细地阅读了起来。

看完密报后,他原本阴郁的脸色瞬间恢复了正常,嘴角浮现出一抹淡笑:“果然如我所料。”

不过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确实有些丢脸,倒是不好意思大肆宣扬。

张辅将密信收起,扭头只是对周围的将领说道:“各位,李大帅确实突发疾病,不过眼下经过医师的救治,情况已经稳定了下来,何时苏醒尚不得知,但没有恶化的倾向了。”

“那咱们?”

张辅没说话,而是陷入了思索。

眼下既然李景隆情况稳定,那么他的选择反倒多了一些。

对于大明的利益考量而言,撤军是肯定要撤军的,但在撤军这件事情上能获得多大的利益,以前是李景隆去做决策,但张辅也未尝没有过一些思考。

是否可以借着这件事情,打了个信息差,将错就错呢?

安南人谋害李景隆的胆子,应该是没有的,即便明军破城,来彰显绝对武力,达成威慑效果,安南人想来也不敢去动李景隆。

原因很简单,一旦这样的情况出现,那么李景隆其实就成了他们手里保命和用来谈条件的最后一张牌。

所以现在张辅可以基本确定,即便他这边开火,李景隆的生命安全,也不会受到影响。

况且,他已经知道了新宫那边的情况。

安南人虽然把新宫包围或者说保护了起来,但里面依旧有相当数量的李景隆卫队,这些人完成了简单的工事准备,外墙据守不了,可内部的核心区域,守个一阵子等待支援的到来是没问题的。

如果能够轻松破城,再次控制升龙城的话,那么对于大明武力的彰显,是毫无疑问的。

这种赤果果的威慑,足以让大明在与安南国的谈判中,取得绝对优势的地位。

——————

月亮一开始隐藏在乌云中,黑漆漆的夜空中,繁星闪耀,过了许久,月亮才慢慢探出了头。

随着乌云飘走,一轮弯月终于名正言顺地高悬在天穹上,散发出皎洁柔美的光辉,银光倾泻,洒落人间。

升龙城内的官道上,近千安南国的禁卫骑兵正在快速行动。

骑兵们每人都携带着一杆长枪,腰挎横刀,一个个都神态严肃,浑身散发着凛冽的煞气,就像一柄柄锋芒毕露的宝剑。

骑兵们穿梭在官道上,不断地策马狂奔,发出一阵阵闷雷般的呼喝声,他们就像一道黑色的风暴席卷了官道。

这支骑兵队伍,已经是陈天平能调集最亲信、最可靠的武装力量了。

陈天平虽然登基的时间没多久,但他这一支废帝血脉,也曾暗中积蓄了一些力量,陈天平回到安南后,就将一部分力量公开化,并且招募新兵,成为了他禁卫军的核心,这支部队,就是由他的亲信率领。

他们已经赶到了升龙城的鼓楼。

“城外都是明军,而且还布置了很厉害的火器,王上让我们务必小心谨慎,不要轻举妄动。”领头的将军沉声说道。

“明白!”

众将校连忙答应。

就在此时,副将却说道:“卑职建议还是挖地道用大缸探听一下,明军惯用地道配合火药炸城,不得不防.左右咱们也不能出城对抗明军,只是负责在各门之间机动而已,不妨派骑卒去命令各城门探听一下。”

将军听了以后微微皱眉,但是很快便舒展了开来。

他点了点头:“好吧!”

随后他点了几人,这几人拱手施礼,旋即翻身上马,冲向了升龙府的西门传讯。

与此同时,升龙府的西门的城头上,一颗火球突然腾空而起,照亮了夜幕中的城墙。

“啊——”

“救命啊!”

“不好啦,明军开火了!”

“快逃!快逃!”

火光乍现的那一刻,城墙上的安南军纷纷惊惶失措地四处逃窜,宛若一只只无头苍蝇。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