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国师 > 第505章 装备

大明国师 第505章 装备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1 13:59:01

第505章 装备

接下来就是一些具体的职务任命还有种种章程,应该改动的这些事情也基本就是如此了,倒也不必赘述太多。

而随着京营和九边制度改革的确立,剩下便是一些关起门来说的话。

“国师,忠诚伯,还有几位国公一起留下,其他人可以散了。”

朱棣敲了敲桌子,众将轰然应命,随后便是甲叶声窸窣,各自散去。

偌大个会议厅,除了朱棣只剩下了姜星火、茹瑺、朱能、丘福、姚广孝、徐景昌等六人。

姜星火其实发现了一个关注点比较特别的事情,那就是五军都督府在完成了权力交迭以后,高层整体的年龄还是比较轻的,公侯伯们普遍都是三四十岁,上了年龄的老将很少。

几十号人里,年龄比较大的基本都能一只手数过来,荣国公姚广孝(69岁)、淇国公丘福(61岁)、兴安伯徐祥(72岁)、应城伯孙岩(65岁),就这四个了。

这件事有意义吗?当然有意义,意义就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态度和倾向是完全不同的,一般来说,越老越谨慎、迟缓,也就是俗称的“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而年轻人则相对有冲劲儿,反映到军人身上,那就是年轻的将军通常勇猛好斗、锐意进取,而老将军则一般是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当军方高层普遍都是“少壮派”的时候,那么就会更倾向于建功立业,向外拓展疆土,实行积极的对外政策。

“吱呀~”

会议厅的门被关上了,当光线被拦腰斩断的时候,一股肃静的气氛弥漫开来。

朱棣披着厚重的甲胄,露出了平时穿龙袍时被刻意收敛起来的杀气和压迫感。

“关起门来说几句体己话。”

朱棣把后背从椅背上挪开,一只手肘弯曲,撑着膝盖,目光扫过众人。

“这南边,朕是待够了。”

“趁着现在有时间,就要整军做编制和准备,今年开春,路上的雪化了,泥泞干涸了,大军北上。”

“走到河南,直接从潼关西进关中。”

朱棣恨声说道:“秦王、晋王,这两个小王八蛋,当年建文削藩的屠刀都落到脑袋上了,不思反抗,反而联起手来帮衬建文,今年朕就要收拾掉他俩。”

众人听了都不做声。

削藩,既是秦晋两藩两代人与朱棣的新仇旧怨,更是整个北部边防体系的必然需要,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但皇家的事情外人少搀合就是了。

“到时候让盛庸和平安带兵从北面下晋地,徐辉祖在东边从井陉道入晋地,一次性都解决掉。”

“至于草原的事情,北元刚刚解体,瓦剌部在西,鞑靼部在东,瓦剌部没那么跳,加之鞭长莫及,暂时可以放过他们,但鞑靼部,朕是一定要打的,不仅是打给瓦剌部看,更是打给兀良哈部看。”

兀良哈部,也就是朵颜三卫,也被称为兀良哈三卫,属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一系,元末时由辽王阿札失里统领,游牧于大兴安岭以南地区,而在洪武朝中后期发生的两件事,让兀良哈部开始倾向于大明,第一件事是洪武二十年北元太尉纳哈出率众降明,第二件事是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在捕鱼儿海的大胜.捕鱼儿海之战,让北元元气尽失,而这次战役北元的失败也使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只能选择归附大明,于是在洪武二十一年辽王阿札失里在感受到巨大的生存压力之后,在十一月遣使向老朱称臣请降。

老朱接受了阿札失里的请降,并在洪武二十二年的五月将其部众一分为三,在山阳地区分别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设置的这三个隶属大宁都司的羁縻卫里,朵颜卫在屈裂儿河(指洮儿河南支流归勒里河)上游和朵颜山一带;泰宁卫在塔儿河(今洮儿河)流域,即元代泰宁路;福余卫在嫩江和福余河(今乌裕尔河)流域。

但兀良哈一贯是有左右横跳的传统的,当阿札失里意识到大明无意在辽东继续北征,发动类似于捕鱼儿海那样的战役后,很快在洪武二十三年就又背叛了明朝。

为此,洪武二十四年,老朱命令燕王朱棣和颍国公傅友德统领大军出塞清剿三卫,那是朱棣第一次跟朵颜三卫打交道。

嗯,物理意义上的打成一片。

但因为统治成本的原因,大明只在辽河平原的沈阳等地区保持着有效统治,因为缺乏人口进行移民,所以除了辽河平原以外,整个东北的深山老林还有靠近蒙古的草原,都被女真人和蒙古人占据着。

老朱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没法在这些地方进行实际控制,所以也无意于彻底剿平朵颜三卫,而是沿着辽河建立缓冲区,将三卫远远隔离在大宁、河东以北,并严防他们向大明的实际控制区渗透。

之前周王所提及的那件周藩军队北上的事,就是发生在洪武二十九年的事情,由于宁王报告“近者骑兵巡塞见有脱辐遗于道”,老朱就令燕王朱棣选精卒壮马抵大宁,沿河南北监视朵颜三卫。

到了靖难的时候,朱棣千里奔袭大宁,裹挟的是大宁都司的兵马,至于所谓“朵颜三卫雇佣军”的事情,属于是建文朝廷的造谣你说有没有朵颜三卫的人跟着朱棣靖难?那肯定是有的,但这个数量非常的少,多是自发行为,朵颜三卫整体还是作壁上观的,毕竟之前双方一直是敌人。

而建文朝廷为了在舆论上取得胜利,自然就把鞑官都说成是燕王向蒙古人借的兵,用来黑朱棣是儿皇帝石敬瑭。

本质上燕军鞑官多,那是历史遗留问题,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鞑官都是朱棣的下属,是蒙古人长期内迁的产物,即便是打的再艰难,朱棣还真没找北元借过兵,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肯定是站得住的。

而靖难结束后,朱棣也下旨重建大宁、营州、兴州等卫,开始着手恢复被自己抽调一空的北平、大宁两个都司,让明军重新回驻关外。

但此时明军在关外的军事存在实在是不乐观,尤其是原本兵强马壮的大宁都司,确实是已经从老虎瘦成病猫了,大宁系将领们的态度,也是朱棣这里需要考虑的,因此对于兀良哈部,朱棣需要经常性地示威或主动敲打一番,用以维持东北的平衡,给大宁都司恢复元气争取时间。

兀良哈部跟鞑靼部压根就不是一条心,而且兀良哈的这些墙头草说实话挺废的,是蒙古诸部里最胆小怕事的,没什么大追求,属于是能活着就行,很少搞事.除非是真的受了灾活不下去了,才会考虑动刀子,不然平常看着就是老实憨厚的牧民。

主要是兀良哈哪怕动刀子也没什么好抢的对象,西边是鞑靼部,东边是山里的女真人,南边是辽河平原的明军军户,全都是硬茬子。

“不如到时候大军北征鞑靼部,然后如果打完了,看情况分兵一部分东进,迫使兀良哈部协助出兵进攻女真?”

这时候姜星火忽然说道。

女真人始终是个大隐患,姜星火当然知道,没有了女真人,还可能有男真人,异族总是像地里的韭菜,一茬一茬的长出来,是割不完的。

但问题就在于,既然知道了女真人有可能对华夏历史造成的影响,还让他无动于衷的话,姜星火是做不到的。

所以虽然理性上很清楚,即便把女真人剿灭,也未见得真的能起到什么作用,但姜星火还是觉得需要去做。

哪怕是把心头这口气出了,也是值得的。

朱棣还没说话,朱能先说道:“关键不在于女真人,而在于朝鲜。”

“是这个道理。”

丘福也说道:“朝鲜一直在暗戳戳的筑堡,收降海西女真的部落,把边境线往西边推,剿灭女真人容易,女真人才几万人?问题是女真人没了,长白山山区那么一大片地方,朝鲜地少人多能迁徙民众,咱们却站不住。”

茹瑺这时候也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长白山是有说法的,《山海经》称为不咸山,原因是因为长白山上终年积雪,其雪洁白无暇,酷似盐而不咸,故称为不咸山。北魏时称盖马大山、徒太山、太皇山,到了唐代,改称为太白山,而长白山之名则是始于金代,且一直沿用至今.这座山同样也是以前高句丽王国的统治核心,朝鲜人一直对其念念不忘。”

经过茹瑺的解释,众人倒是大概了解了一些,主要的关隘在于两个地方。

其一是在朝鲜神话中,朝鲜人的祖先名为檀君,他是山神之子,建立王朝后,统治了王朝一段时间,后来又重新隐居山林,而隐居的地方叫做太白山,不过此地其实是朝鲜境内的一座山,并不是华夏境内唐朝时期的太白山,但朝鲜人以讹传讹,便认为从神话传说来讲,长白山应该是他们的圣地。

其二是历史上曾经跟大隋、大唐连续刚正面的高句丽王国,就是发源于长白山,不过这里面要说的是,高句丽王国和高丽王国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实完全不是同一回事高句丽政权是西汉时期由扶余人**建立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的边疆政权,其领土横跨华夏东北的部分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而高丽王朝也就是王氏高丽政权,则是新罗人和百济人为主体组成的高丽人在朝鲜半岛建立的政权,其政权法统来自于统一朝鲜半岛的新罗政权。

高丽王国建国后,在“事大主义”方针的影响下,先后向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辽朝、金朝、元朝和明朝称臣,突出一个谁强谁是我爹,和中原王朝一直保持着很稳定的父子关系。

而高丽王国和现在的朝鲜王国在领土、法理上是一脉相承的,十二年前李成桂废掉高丽末代国王,建立了李氏朝鲜。

但是正如之前所说,李氏朝鲜一点都不老实,仗着以前作为元朝征东行省留下的丰厚军备家底,一边对大明表面上臣服,一边一直在暗地里搞小动作。

李芳远囚杀父兄上位后,也是这副德行,仗着跟朱棣有旧交情,始终想要以恭顺小国的姿态拿捏大明。

至于其人同样是篡位得国,是不是自比朱棣,还是看不起朱棣,那就不得而知了,总之表面上还是非常谦恭的,每次派来的使臣都对大明毕恭毕敬,而且经常念叨我家王上跟大明大皇帝陛下以前巴拉巴拉

所以,简而言之,在大明的君臣们看来,目前剿灭女真这个事吧,真不是能力问题。

大明想要剿灭女真,把这个部族从世界上抹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办到的。

问题就在于,现在大明的辽东,加起来也就二十几万人,其中一大半是军户,把女真人都给弄绝种了,直接打回原始部落时代,没问题,那女真人在长白山等地的栖息地,难道要白白让给朝鲜人不成?

朝鲜现在有六百万人口,大明有六千万人口,从人口总数上看,大明当然是比朝鲜多得多的,但问题是人口这东西你得结合国土面积啊!大明这么大的地方,六千万人口属于整体性的人少地多(部分区域人多地少,如江南、江西),而朝鲜半岛虽然北部也都是山地,可六百万人口,对于这个时代的朝鲜来说,还是有些拥挤了。

正是因为这种人口压力,朝鲜才会有对外拓荒的内生性动力,如果自己家的地都种不完,朝鲜肯定不会选择顶着大明的注视在边境搞这些小动作。

朱棣忽然一拍桌子:“想这些作甚?到时候驱兵东进,再让辽东都司北上,胁迫朵颜三卫和李芳远一起出兵,本来还打算徐徐图之.徐徐个球?直接都灭了,先灭女真,然后隔着鸭绿江驻兵,不需要百姓,先把界河站稳,补给从海上运,朝鲜人不服就直接推平了朝鲜换个国王,或是干脆并入大明,不就都解决了?”

之前顾成做的计划是先对付女真实力最强的斡朵里部,后威慑朝鲜,再对付胡里改部、托温部,但如果明军主力真的回到北方,是先后顺序来还是一锅端,确实没什么区别。

将心比心的话,姜星火也很清楚,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现在肯定不把女真视作威胁,甚至女真就是大明养的一条看家护院的狗,住在狗窝里就是为了在边境防止朝鲜人的拓边渗透,如果把女真人都弄死了,那么大明就得自己驻军了。

当地没有百姓,耕地条件也差,军屯自给自足都费劲。

光是算经济账,那就是血亏。

但姜星火觉得这不单单是经济账的事情。

“给朝鲜换个国王当然容易,但想要把朝鲜一口气吃下去,现在的大明恐怕还做不到。”

姚广孝这时候忽然说道。

朱棣顺坡下驴地说道:“那就驻军?国师怎么看,驻军靡费甚多,这钱可是无底洞,一年一年都要扔进去的。”

为什么历代中原王朝都很少会去选择吞并朝鲜半岛,重要的问题就在于统治成本太高,同化时间也太长,高丽王朝享国近五百年,上下早就自成一体了,蒙古人倒是吞并了,但同样无法形成有效统治,还是搞的流官羁縻那一套,武力强大的时候还能压服,没了强横的武力,马上就会被当地人赶走,而治理地方的,那是那些当地的地方豪强和世家。

姜星火前世的清朝也是,后金政权建立以后,打朝鲜就跟捏小鸡仔一样,可一样没选择吞并,这里面的道理都是相同的。

当然了,一切的一切,其实都可以归咎于是否利益足够诱人。

说白了就是打朝鲜,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而打日本就不一样了,打日本的话,那金山银山可是实打实的财富,而且能挖上百年,这就属于“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不打才叫对不起钟山里埋着的老朱。

但跨海征日,其实从理论上来讲,并不需要一定要打朝鲜。

只需要有济州岛、对马岛等几个跳板就够了。

毕竟从长江运兵启航的话,这点距离,顺风顺水没几天就到了。

如果是走朝鲜陆路,反而要好几个月。

从时间上看,完全没必要。

打日本的时候,只需要胁迫朝鲜人出物资和人力就够了。

给朝鲜人换个国王很容易,但吞并朝鲜,是个需要长时间的人力物力精力投入的事情,至少现在的大明应该是做不到的。

所以这件事,大家一直都是嘴上说的凶,心里账门清。

“女真必须要灭。”

姜星火就这么个态度,随后说道:“沿着鸭绿江驻军就是了,正好看着跟朝鲜的边界贸易,反正《明朝自由贸易契约》也都签好了,每年贸易收的税,养活驻军足够,最多就是少赚点的事情。”

“成。”

现在朝鲜每年需要给大明进贡的物品,就只有水牛了,而战马之类的,都是边境自由贸易的商品。

只不过现在大明和朝鲜贸易的地方不在陆地边境,而在济州岛。

如果大明能用一部分驻军实际控制陆地边境线的话,那么朝鲜也可以在北方做交易,到时候一切物资从登莱转运就行了。

今年在军事方面这几件大事,削藩、出塞报复鞑靼、剿灭女真,基本算是在年初定了下来,接下来就是别的事情了。

“今天顺路,先去看看新式武器的进度,然后再去实地考察棱堡的防御效果。”

“徐副总裁官带路吧。”

朱棣打趣道,但这句话,却让茹瑺心头一凛。

之前一直隐约有风声的事情,这次怕是要成真了。

始终有消息灵通的人士在透漏,因为过去一年姜星火主导变法的得力,在永乐二年,总裁变法事务衙门这个机构要被皇帝刻意加强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工部兵器局跟内廷兵仗局两个机构,以前属于齐头并进的情况,同时进行各类军工品的制造,但现在整个新生的轻重工业体系,按照计划却是有了统一的管理。

纺织业的手工工场,现在是皇室独资,但并没有归属于内廷,因为让宦官来管,用不了多久就会玩废掉,目前是徐景昌负责,可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包括纺织品在内,轻工业商品中,诸如化肥、玻璃、水泥、香水、白酒,计划今年统一划拨到总裁变法事务衙门。

这既是姜星火过去一年的努力做争取来的,也是随着变法进程的深入而必然要面临的调整。

总裁变法事务衙门的主要任务就是搞钱,或者说在皇帝这里,变法的最大意义就是搞钱。

因此下面的部门,经过这轮调整,大多数都是与搞钱相关的。

总裁变法事务衙门预计要扩充到“四司一所”,即包括了工业司、商业司、市舶司、银行司四个司,再加上一个单独的明报所,已经算是标准的部级配置了,跟六部差不多,说是总裁变法事务衙门,其实改名叫“工商金融部”更合理一些。

而与传统的文官衙门不同的是,朱棣这次直接给高配了两个国公作为副总裁官,且各管一司。

工业司由定国公徐景昌负责,里面包含了轻重工业各种专营商品,还有专门独立出来的下一代技术诸如蒸汽机、机床的研发机构,而下游的两个军工品生产部门,也就是兵器局和兵仗局,合并成兵器局,也一起并到这里面。

之所以要让徐景昌这个勋贵来负责,而不是换个文臣来,就是因为这里面的重工业,直接涉及到了明军的武器装备生产,没办法交给文臣,而即便是不涉及这方面的轻工业,这些专营商品都属于是能生财的摇钱树,朱棣也不可能交给文臣,所以索性就合并在一起。

煤铁部门和兵器局,也算是姜星火从工部身上割了块肉下来。

至于内廷的兵仗局,反而是无所谓的,这个就是朱棣一句话的事情。

商业司是姚广孝负责的,因为水泥混凝土弄好了,明年就要开始铺路了,关于商道,还有一系列跟地方和中枢交涉的复杂事情,除了姚广孝,其他人还真不一定能弄好。

市舶司则是相当于直接把海关拿在手里,这个是题中应有之意,因为开海裕国的政策就是总裁变法事务衙门一直推进的,或者说废除海禁政策,就是姜星火一手推的,因此刚刚铺开的海贸摊子,肯定也要归他管。

最后的银行司,那就是大明银行了,这个也是姜星火主抓的业务,恢复宝钞币值以及换钞这种事情,除了姜星火,恐怕没人能搞明白。

因此,今天去参观的,其实就是刚刚整合到总裁变法事务衙门下面的工业司兵器局,由徐景昌这个即将走马上任的副总裁官管理。

只不过这些还暂时都没有公布,还得等京察的结果下来,但高层这边算是都有信了。

实际上,随着变法的逐步成功,总裁变法事务衙门的权力随之扩大,也是必然的。

只不过姜星火权威日隆,肯定也是某些人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了。

兵器局武器试验场。

兵器局和兵仗局、铸炮所合并以后,已经搬迁到了城外的新场地。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