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国师 > 第471章 伏击

大明国师 第471章 伏击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1 13:59:01

第471章 伏击

“遵命!”众人抱拳行礼道。

这一场出兵行动很快被敲定了下来,吕宋国的军队,除了驻扎在王都防止意外的禁卫部队,共集结了五余万人,分别从不同的领地出发,其目标均是明军所在的马尼拉。

所谓“分进合击”云云,倒也不是完全在立flag,而是确实有实际情况的考虑在里面,其一是马尼拉是港口城市,这就意味着条条大路最后都得绕到海边去;其二是这个时代吕宋国的道路交通情况实在是成问题,基本都是土路,而且中间还要经过山区,实在是没那么平坦开阔,这也就意味着每条路没法维持太大的行军规模,否则会极大地延误战机。

至于四个王子分别领兵,反倒是某种意义上的考核和无奈之举了,实际情况就在这里摆着,不把他们分开,指不定路上就要开始“兄友弟恭”了。

而且按照吕宋国的军制,各大部族都是有很大自主性的,最终能集结多少军队组成联军,谁也说不准,这里面还会牵涉到各自支持的王子,以及姻亲等等因素。

所以信使往来传递消息不停,马尼拉附近方圆几百里内还有不少部族,也跟着蠢蠢欲动,他们虽然无法单独对抗大明军队,但是因为战乱频率不高,且此地水文气候颇有些得天独厚的意思,各部族不需要太过努力就也能拥有相对丰厚的家底,这样一来,自掏腰包出兵搏一搏战利品,倒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

而联军的统帅,则被吕宋国王任命了国相担任,事实上,虽然吕宋国王也觉得这一仗不是那么好打的,并没有那么乐观,但也没办法,现在由于明军突然插了一脚,吕宋国内的形势已经严峻到了极点,再加上各方面也都在趁机搞风搞雨,他必须拿出果断的作战勇气。

——————

而在明军的运输舰上,明军的士兵也是忙碌异常,这艘船就像是一个庞然大物般停靠在海面上,不断地运输着各类的补给,实际情况就是,吕宋国决定出兵的同时,明军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出兵。

这倒不是什么百年修得神同步,而是马尼拉汉人商会的情报网起作用了。

说出来可能有些难以置信,但实际情况就是,吕宋国以一国的体量,情报网甚至还不如移民来的汉人搞得好。

原因也很简单,除了吕宋国本身就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状态,行政组织效率低下以外,商人在搜集情报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尤其是马尼拉的汉人商会,是几乎所有进出口商品的集散者.这就意味着除了转口贸易的部分,他们既会在吕宋国内购买特产,又会将一部分商品运送到吕宋国内的大小城镇进行贩卖,而贸易网络的构建,在某种意义上,就等同于信息网络的构建。

虽然随着战争的来临,这种信息网络正在逐渐缩小变弱,但依旧起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启禀郡王,我们的斥候探报也确认了,吕宋国的军队出动了,规模比较大,总数大概有五万人,分成了四路进军,沿途还有土人部落的军队不断加入。”

朱有爋刚把手中的信纸递给旁边的亲兵,就听到这个消息,眉头微皱了起来。

他们在马尼拉建造的营寨和据点都修筑在离浅滩不远处,这是因为对马尼拉港的重视,这个港湾的一部分被划归了明军的军事禁区,属于单独的军港区,另一方面,港口里停泊的军舰,炮火也能够掩护岸上驻扎的明军,一旦有什么事情,相当于多了很多半固定的炮台。

明军在马尼拉这里修建了一系列的工事以及阵地,同时还有专门负责用热气球瞭望警戒的哨兵,可谓是固若金汤,而吕宋**队一旦出现在周围,就会被发现踪迹。

可以说最起码是立于不败之地了,这也体现了远洋舰队的专业素质,在海外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都有可能遇到,从来都是往最坏的方向考虑的。

不过这一次吕宋国国王居然敢冒险出兵,那也说明了,明军在纸面上并没有多少的优势,毕竟从人数对比上看,这属于a过去就完事了的局。

但再次确认情报的真实性后,朱有爋却毫不犹豫的做出了主动出击的决定,并呈报给了舰队的总指挥郑和。

“说说你的打算。”

“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打蛇就得打七寸!”朱有爋面露狠色。

郑和听罢却道:“可我们只有四千余名士兵,对方加起来怕是足足六万甚至七万大军,人数十余倍于我军,你确定要弃坚垒而决战于野外吗?”

朱有爋听明白了郑和的意思,郑和其实想问的是,有把握能吃掉他们吗?

朱有爋跟朱高煦厮混的近,打仗可以说是莽中带稳,此时连连颔首道。

“放心吧,对于这点我早有准备,我们善用火器,想必对方也应该知晓,但他们觉得火器还是固守用的,这次咱们就在进攻里用,反正我们携带了不少马匹,当地商会也能提供一部分马匹,即便不是军马,也能凑合着骑马机动,只需要打个时间差,这四路逐一击溃是没有问题的。”

在知悉了敌军会兵分四路,分进合击的前提下,其实敌军的行军路线,就已经基本公开透明了。

原因也很简单.就那么几条到马尼拉的路。

而这几条路上的具体情况,由于商人常年武装跑商,早就烂熟于心,哪里适合设伏,哪里有什么障碍。

而郑和也很清楚,如今手下的这些带出来的登陆部队,可都是精锐之师,不论是装备、配合、战术、还是纪律,都是绝佳的。

朱有爋又补充了一句:“我敢保证,在短期之内歼灭他们,完全不在话下!”

见郑和始终没说话,王景弘这时想了想后说道:“汝南郡王的计划倒也不错,敌人的目标肯定是马尼拉,那么我们就偏偏把主力移开这里,只留一部分兵力和当地汉人商会的士兵,协助舰队一起防守即可,毕竟我们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在这里,所以这一仗要赢得痛快,不仅是为了杀鸡儆猴,更是要逼迫吕宋国屈服.他们应该也知道,这个头不能开,一旦失败,那反叛的浪潮恐怕就要掀起,他们的国内也就彻底崩溃了,到时候他们的国王恐怕就更不敢得罪大明了,而是转头专心维护内部的稳定。”

看着朱有爋,王景弘沉稳地说道:“放心出击吧,马尼拉这里交给我们防守,有着舰队的协防,如今防御工事已经建立了起来,即便出击不利,撤回来我们还是立于不败之地。”

“那我便无后顾之忧了。”

朱有爋笑道,这个主动出击的计策其实也是大明在吕宋岛上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点,毕竟明军在陆上的野战能力强大,只要情报和机动都跟得上,那以快打慢其实很简单,而这一招便是在靖难之役的胜利中总结出来的。

在海上,明军舰队虽然也不惧任何敌人,但是也没办法长期占领一座孤悬海外、与大明隔绝的大岛,所以在无法全力以赴的情况下,打疼、打怕对方,随后慢慢蚕食,才是获胜之道。

“嗯,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可以主动出击,但情报一定要确定好,这样吧,先多派一些斥候进行侦查,看看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然后做好战役规划,再行出击。”

郑和沉吟片刻才道:“兵力分配方面,那就派出四千精锐前去各个击破,而剩下的几百登陆士兵,再加上一些武装起来的水手,则是留守马尼拉城,看住当地的汉人商会士兵,防止他们反水。”

郑和这么安排,自然也是为了稳妥起见,这些汉人移民如今都是大明的子民,但他们毕竟在吕宋国待了好几代人,如果战局不利,关键时刻有人打算背叛明朝反水,显然对他们来说,也不是很难接受的事情。

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在郑和等人看来,他们当然希望在这场战争中,新成立的大明马尼拉宣抚使司跟他们站在一起,但同样必要的防备手段也是要有的,只要留下足够的兵力盯着他们,就算他们有人想背叛,估计也得掂量掂量,能不能轻松的活命,因为他们一旦背叛,明军会直接重创他们。

当然了,这些都跟修建防御工事一样,做的都是最坏的打算。

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远洋舰队的官兵来说,其实跟马尼拉当地的汉人,还是还亲近的,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福建人和广东人,毕竟如今去国万里,而大伙儿都是汉人嘛,在这个乱世里,明军也是希望自己身边有同族而非异族的存在多一些。

而这一仗,不管输赢,都是一次考验大明威信的大事,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以后海外战略的激进程度。

在郑和眼皮子底下,明军的作战方案不能有丝毫纰漏,这也是一次极大的挑战,所以郑和的语气很平淡,但神态严肃。

“这次战役只能赢,不能输,不能拿着麾下将士的性命去赌博。”

“汝南郡王,有一条底线,你得牢牢记住。”

郑和继续说道:“若是不幸落入敌军陷阱或是在僵持中被反包围,那就必须突围退到马尼拉附近,依托这里坚固的防御工事与敌军僵持,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时间和机会恢复力量,靠着港口和舰队,我们永远都不会输。”

“我明白了,请三宝太监放心!”

朱有爋深吸了一口气后,便抱拳说道。

作为燕军的一员能将,郑和也是凭借军功才走今天这个位置的,论实战经验,比朱有爋还要丰富的多,只不过此时他是舰队总指挥,不能越俎代庖去亲自率军出击,但必要嘱咐,或者说唠叨,还是要交代几句的,这都是战场上由血泪买来的经验。

郑和的表情凝重了一些,道:“这次出征,伱务必要谨慎,尤其是在没有摸清楚敌军虚实之前,切莫鲁莽行事!”

“另外,你的这支部队伏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隐蔽,这里的地形,对方一定会比你熟悉,可以错过敌人最警惕,也是觉得最有可能被伏击的位置去设伏。”

郑和很清楚,像是朱有爋这个年龄的青年少壮派将领都是热血沸腾的,而且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郑和担心的就是朱有爋等人一激动,热血上了脑子,就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要知道现在的明军和吕宋人相比,虽然在诸多方面都有无可置疑的优势,而且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但在这种陌生环境,还是可能会吃闷亏的。

“末将遵令!”

——————

天亮后的山间狭路,此时已经被浓重的雾气笼罩着,空气中弥漫着湿冷的感觉,让整座山脉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迷阵。

“再往前走一百多里就是马尼拉了吧?”

吕宋国的四王子一想到他曾到过一次的,那繁华的马尼拉港,就深切地体会到了“垂涎欲滴”是什么意思。

毕竟这里是吕宋国西南沿海的门户,也是整个南洋通航贸易的最重要港口之一,这里有着广阔的海域,还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这里每天进出货物的船舶不计其数,这里面的财富,光是想一想,就让人止不住地流口水。

回首漫长的行军队列,四王子不断地眺望着,颇有一种豪迈之感,毕竟这里的军队,可是足足达到了上万人的规模,这对于总人口只有一百多万人的吕宋国来说,已经是罕见的出征规模了。

嗯,反正吕宋国并不具备完整的人口统计的条件和行政能力,一百多万也是个大概估计出来的数字,具体是一百出头,还是将近二百万,谁也不晓得。

但全国所有势力的兵力加起来,肯定是最多十多万人,这倒是没什么争议,十农养一兵嘛。

而这五万军队,也是吕宋国王室的家底子了,是他们震慑不臣的根本所在,分别由几位王子统领着。

“正是如此,我们是最快的一路。”

“哈哈哈,看来这一趟出击,我的收获不会少了。”

听到副将的确认,四王子的脸色渐渐兴奋起来:“如果能顺利拿下此处,以后的军资,怕是不会再缺乏了,听说大明的锻造技术也很不错,缴获的装备武装起来,我的力量将成为最强大的一方。”

副将笑着附和道:“您英明!”

“走,继续前进。”

四王子说道,旋即便是挥舞马鞭,催促着队伍前进,看谁走得慢了,上去就是一鞭子。

在这种半奴隶制半封建制社会的军队里,这种办法虽然不人道,但确实是最好使的,指望他们跟明军一样有什么主动性那完全是天方夜谭。

这支大军的行军速度很快,因为沿途都是荒芜之地,除了偶尔遇到几伙从海岸线逃窜的农民之外,便再无他物,而沿路的土著部族也是早就收到了消息,不参战的直接躲避了开来。

而这时,一股奇特的味道忽然飘来。

嗅觉敏锐的四王子立即便是发现了异常。

“停下来。”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