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国师 > 第420章 用意

大明国师 第420章 用意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1 13:59:01

第420章 用意

“明朝的使者?”

安南国东都升龙府的“皇宫”内,胡季犛、胡汉苍父子,一个大虞国太上皇,一个大虞国皇帝面面相觑。

这都要开始打仗了,大明派使者过来干嘛?

不过不管究竟是什么意图,该见还是要见一面的。

“宣明朝使者进来吧。”胡季犛说道。

片刻后,两名身穿大明官服的男子被领进“皇宫”中。

这两人乃是李至刚的心腹,分别名为朱劝、张,眼看着李至刚下台,在礼部混没什么前途,便主动提出出使安南,等打下来安南以后,便要在交趾布政使司谋个好位置。

而这种战前出使,便是代价了。

只要不被安南人砍了脑袋,日后定是有一番拔擢的。

看到这两名男子之后,胡氏父子心中皆是微微一怔。

只因为眼前的这两名男子与他们所熟悉的大明使者有些差异。

一个高瘦,一个矮胖,二者完全就是两种极端,而且神情似乎并没有以前大明使者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反而有些漫不经心。

“你们就是明朝的使者?”看到对方的官袍后,胡季犛问道。

此前朱劝和张便商量过关于对方称呼的问题,如今大明不承认他们的“皇位”,只认为他们是谋朝篡位的逆贼,但当着人家面说也不太好,索性便避而不谈。

“不错,我等便是此番前来传旨的钦差。”朱劝回答道。

虽然疑惑,但是该给的面子还是得给。

“二位远道而来,辛苦了,请坐吧。”

“多谢。”

等朱劝和张落座之后,胡季犛笑呵呵地问道:“敢问二位这次前来,所为何事?莫非大明国想与我大虞握手言和?”

“当然不是。”

张毫不犹豫地给胡季犛撅了,他俩虽然怕死,但有些最起码的东西还是懂得,那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欺软怕硬,国与国之间也有,他俩既然代表大明,那就既不能太过狂傲让人砍了脑袋,也不能太过软弱反而让人瞧不起,要在小问题上轻轻放过,而在关键问题上绝不退让。

如今的对话,就属于关键问题。

朱劝和张一个红脸一个黑脸,这时候轮到唱红脸的朱劝了。

朱劝微微躬身行礼说道:“在下奉命而来,其实只有一件事。”

闻言,胡汉苍皱起眉头与父亲对视一眼,说道:“既然如此,那朕且先听听吧。”

两人自动忽略了“朕”这个自称,接下来,张拿出永乐帝给自己的圣旨,宣读给两人听。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今广西布政使司奏来,安南国遣人来贡谢罪,原胡季犛父子罪本难容,今既改过自新,只着他办黄金五万两、象一百只,以赎其罪。”

“若金、象不足,许以珠玉宝贝等代之,以足其数,即止大军不进;若贡不如数,大军即进以行天诛,那时虽悔无及。”

“恁礼部便行文书,差人去说与他知道,钦此。”

胡季犛父子很清楚中原王朝的规矩,“诏曰”是给天下人的;“制曰”是给百官的,通常带有施恩的意思;“敕曰”则是用以奖惩,通常带有训诫警告的意思。

而这封圣旨从全文,或者说最后一句话来看,显然是朱棣口谕转写而成的,充满了漫不经心,不像是正式的国书。

胡季犛父子交流了一番眼神,显然,他们都认为这是大明的缓兵之计,而且是颇为拙劣的缓兵之计,一点都不走心,仅仅是为了给发动全面总攻的准备工作争取时间。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朱棣给李景隆的圣旨中也说的清楚。

“今从尔之计策,遣使者朱劝、张携礼部咨文,往安南索其金、象,尔之此计甚好,盖欲弛其阔志,非真实意也,朱劝等临行,朕会而谕之,其二人已知晓尔之意图。”

“故令到彼升龙府只住五日,若五日内措办不足,许随多少,先将来纳后却差人纳足.尔待朱劝等入境后,大军随后亦进,若遇差出纳金象之人,就执之,造问声息,须勿令彼知差来被执。”

最后朱棣还贴心地告诫了李景隆要注意保密,“今朱劝等到尔处,事机切不可令人知之,恐将士闻此其心懈怠,并录咨文示尔,须要谨密。古人云:事机不密则害成,尔等切宜慎之”。

瞧瞧,这是对李景隆多不放心,虽然是李景隆提的计策,虽然朱棣也觉得李景隆下了一手妙棋,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不过朱棣该给的支持还是给了,不仅把安南王孙陈天平派人一道护送了过来,然后还把柳升的火炮部队以及飞鹰卫热气球部队都运了过来,最后还把徐膺绪调来给他做参谋。

回到当下,胡氏父子的反应却大相径庭。

“呵呵!真是可笑,简直岂有此理!”

当听到最后时,胡汉苍忍不住站起来怒声骂道。

胡季犛同样也十分恼火,但却保持镇定的态度。

虽然现在已经没办法了,两国已然剑拔弩张,并没有什么回头路可走,即便服软献上黄金和大象,大明大概率也不会停手。

“明人不说暗话。”

张面露狠色道:“既然你们不接受,那想必你们也应该知道了,现在我大明军队已经云集广西、云南,随时可以攻破伱们在富良江北面的外围阵地,即将攻城。”

“所以,我奉劝两位,还是早些接受条件为好!切莫自误!”

朱劝也劝说道:“不错,我们华夏有句古话,叫做破财免灾,能用钱财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非要闹得干戈四起、血流千里呢?”

嗯,这俩人名字真没起错。

这里额外提一句,攻城,攻的是多邦城。

而多邦城所在的位置,在后世有一个比较知名的名字——谅山!

对两国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地方究竟是何等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可以说只要拿下谅山这个制高点,富良江沿线便一览无余,大炮架在上面想打哪就打哪。

而且就如同横山之于占城国的意义一样,谅山还是安南国的天然地理分界线,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平原,大明和安南之间,主要的官道就是从这里走的,可以直抵东都升龙府,朱劝和张便是沿着这条路走过来的.谅山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升龙府的屏障门户,谅山上的多邦城一旦被攻克,那就意味着安南国基本没有翻盘机会了。

相反,如果多邦城能像南宋的钓鱼城一样死死地钉在那里,那么整条富良江防线都将稳如泰山!

胡氏父子当然很清楚谅山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命令安南国的军队在这里修筑了非常多的堡垒,除了把安南国全部的水师都调来助战以外,还依托富良江和桃江等天堑修筑了大段大段的城墙,又部署了安南国几乎全部的精锐部队。

除此以外,从元朝征安南、占城时代留下来的老爷铳也都被启用,再就是大量的床弩也被布置在了防线上,所有的箭头还都特意涂抹了毒药。

十几万部队,二十几万辅兵、民夫,安南国可谓是倾国之力打造了这条富良江防线,胡氏父子有充足的底气认为,明军定然会在这条防线上磕个头破血流!

看到二人的神情,张淡然笑道:“怎么,二位难不成真的要负隅顽抗吗?”

“虽然你们手握十几万重兵,又占据富良江有利地势,但是,凭借你们的这点儿军力,根本就挡不住我大明八十万雄师的脚步。”

“更何况,就算你们守得了一时,我大明还会调遣上百万的援军前来助战,你们觉得能够守得住一世吗?”

胡氏父子当然不知道明军具体出动了多少兵力,他们虽然不好吓唬,但也清楚靖难之役里,大明确实经常出现几十万人规模的大会战,说是八十万未必有那么多,但打个对折也着实不少了,明军真要用人命来堆,把富良江染红了,说不得也真打过来了。

不过胡汉苍还是深吸了一口气后,沉声道:“这片土地是朕祖辈以来生长之地,朕绝对不可能弃之于敌。”

“你走吧,哪怕死在这里,朕也不会同意你们的条件!”

闻言,张嘴角微翘,露出了玩味的表情。

“看来你们对这片土地抱着很深的感情啊,已经当成了自己家的地方。”

“啪啪!”

胡季犛突兀的拍了拍手掌。

朱劝、张二人还在疑惑,不知道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就在他们刚刚迈动脚步的瞬间,只见从外面冲进一群侍卫,将朱劝和张团团包围。

看着眼前这一幕,他们终于明白了胡季犛的目的。

“你敢扣押大明的使者?”朱劝脸上的笑意消失了,盯着胡季犛。

胡季犛微微一笑,毫不在乎的说道:“说笑了,只是请两位先做客一阵子。”

朱劝和张顿时脸色微变,这分明是想把他们扣押当做人质!

“天兵至尔等化为齑粉矣!”张愤恨地说道。

“呵呵。”

胡季犛便是个极简版司马懿一般的人物,谋划了一辈子临到老才谋朝篡位,脸皮厚的很,丝毫不介意对方的诅咒,反而笑道:“其实你们也不用太担心,只要你们投降我大虞,高官厚禄唾手可得,另外,还会让你们有贵族的身份,让你们享受最好的待遇,并且赐予土地和财富!”

“太上皇说的不错,朕可是是一个仁慈爱民的明君,对待你们这样忠贞耿耿的汉臣,是一定不会亏待的。”胡汉苍也跟着信誓旦旦的说道。

“哈哈……好一个仁慈爱民的明君。”张仰天长啸,似癫狂了一般。

良久,他才收住笑容,盯着胡氏父子:“你们不愧是能干出谋朝篡位之事的,居然想用这种谎话骗我投降!可我家世代都是大明的忠臣,宁愿站着死,也绝不跪着活!”

看到张坚决的态度,胡季犛无奈叹了口气。

随后,他缓慢的抬起手掌,两边的侍卫顿时拔出刀来,对准了使者们的脖颈。

胡季犛冷漠的说道:“你们是聪明人,应该知道怎么选择。”

而朱劝和张则是闭口不言。

下一瞬,两人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