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国师 > 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

大明国师 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1 13:59:01

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

南京,奉天殿。

“陛下,大事不好!”

一位老太监顾不得宫里趋步而行的规矩,走进殿内焦急道。

“何故慌张?慢慢说,这像个什么样子?”朱棣放下手中的奏折道。

看着老太监的模样,朱棣心头也是奇怪,这老奴平素稳重的很,今日如何这般举止失措?也不知是什么大事。

老太监擦了擦额角的汗珠道:“回禀陛下,刚才有成国公府家将紧急来报,成国公病倒在安庆了!”

“什么?!”

闻言,朱棣脸色大变,犹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成国公病了,他不意外,可成国公是何等年富力强,三十出头,身体雄壮的能生撕虎豹,就算有些咳嗽,怎么就能病倒了呢?

而且,一个更可怕的念头出现在了朱棣的脑海里。

姜星火刚刚出狱的时候就说过,成国公朱能,会病死在征安南的途中!

对于姜星火的预言能力,朱棣不是不信,一开始他确实信了,甚至亲自登门探望朱能的身体情况,可朱能当时确实只是略有咳嗽,就像是普通的嗓子不舒服,身体一点都没受影响。

因此,朱棣慢慢地也就将信将疑了,毕竟姜星火自己也说过,他的预言能力一旦干扰到现实,就有可能会产生偏移当时朱棣想着,或许朱能的身体,也有这种可能。

而经过好几个月的观察,朱棣也始终没发现朱能有什么异常,朱能也说自己看过医生了,就是伤风咳嗽,所以朱棣最后还是派了朱能统兵。

可谁知道,在南京城里还是好端端的,怎么刚离开南京没几天,就病倒了?

“把传信的人给朕带进来!”

须臾,成国公府的家将被带了进来。

“成国公现在情况如何?安庆到南京顺江而下不过两三日工夫,为何不让成国公回来休养?”朱棣疾声连问道,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很关心朱能的身体情况。

“成国公如今重病垂危,连船都下不来,随军医师说成国公不能再长途颠簸了,待在安庆或许还能熬一阵子,可要是一经颠簸,或许就.一命呜呼了。”

成国公府的家将战战兢兢的把话说完,便低垂双目等待圣训。

“砰——”

只见御案前的朱棣一巴掌拍在桌上,把茶杯震飞在地。

“混账东西,你糊弄朕!成国公分明好端端的,哪儿来的重病?”

“小的不敢……”

成国公府的家将也是有苦难言。

“滚下去,滚!”

朱棣怒喝一声,那家将吓得屁股尿流,但旋即就被朱棣又叫了回来。

“成国公到底是什么病?随军医师可曾诊断了?”

“天哮,又名鹭鸶咳。”

“若是没有别的要说的,这便在一旁歇着吧,给朕把太医院的御医都唤来!”

不多时,太医院院判,连同其余几名有资格真正称为“御医”,给皇帝看病的医师,都来到了奉天殿。

永乐朝的医学界顶尖巨擘齐聚一堂。

“鹭鸶咳?”

七十九岁的太医院使戴思恭闻言面露难色。

姜星火前世有句话说得好,不怕西医笑嘻嘻,就怕中医沉脸皮。

看到戴老这副模样,朱棣的心里也沉了下来。

要知道,戴思恭这可是给他爹老朱看病几十年没出过岔子的狠人。

事实上,这位也确实是历史上著名的明初医学家,其父戴士尧为名医,幼承父业,继向朱丹溪学习医术二十余年,惟戴思恭得其真传,治疾多获神效,由是号称“华佗在世”。

洪武年间,戴思恭被征为正八品御医,授迪功郎,由于他的疗效特别好,每次都能药到病除,所以深得朱元璋器重。

等到洪武三十一年,老朱快挂了的时候,太医院的医官被杀了个人头滚滚,唯独慰勉戴思恭说:“你是仁义人,不用怕”,就连朱允炆这混小子都很信任戴思恭的医术,将诸多侍医治罪,唯独提升戴思恭为太医院使。

“有没有可能诊断错了?”朱棣问道。

戴思恭捻须苦笑着摇头,只说道:“陛下,鹭鸶咳不是什么难以判断的病,因为病人在晚期咳嗽时发出的声音实在太过独特,随军医师不太可能诊断错。”

事实上,鹭鸶咳在现代有一个小孩家长们比较熟悉的正式名称,“百日咳”.但“百日咳”并非只作用于小孩,只是小孩抵抗力弱,更易被感染,可大人同样不能幸免,甚至跟是否身强体壮无关,因为这是通过飞沫传染的疾病,从潜伏期到第六周都有传染性,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

这种病的病因,是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因病程可迁延数月,所以才被形象地称为“百日咳”。患者可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且伴有深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严重者会引起死亡。

该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多,可延至春末夏初,成国公朱能正是在春天患上了此病,叠加水土不服,所以到了百日咳的晚期才会突然病倒,而且病得极为严重。

当然了,“百日咳”这名字虽然是现代起的,但华夏古代早就有了,中医自然有所研究,可方子很多,能见效的不多,尤其是对于百日咳晚期,能见效的就更微乎其微了。

——归根结底,因为这玩意的本质是细菌!

怎么对抗细菌?最有效的自然是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等抗菌剂的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是针对细菌有而人没有的机制进行杀伤。

可这个时代有个屁的抗生素?

所以百日咳明明在现代致死率极低,不仅有疫苗可以预防,而且随便弄点抗生素都死不了人。

但在古代,这就是彻彻底底的不治之症!

百日咳晚期,在这个时代能不能活下来,全看命硬不硬!

“那这病有的治吗?若是有的治,你们现在马上动身去安庆。”

戴思恭虽然有些不忍,但还是坦诚答道:“陛下,若是病人已经这个状态,恐怕是药石难医了。”

“汪伯善?袁宝?陈克恭?王彬?”

这几位都是燕王府良医,也是平日里负责皇帝皇后皇子等人医疗问题的,跟了朱棣好多年,他们一定是能懂朱棣的意思的。

但可惜的是,这些人都默默地低下了头。

低头的意思是,无能为力。

朱棣无力地挥了挥手,所有人都默默地退了出去。

待众人离开奉天殿后,朱棣站起身,来回踱着步,眉头深锁,显然陷入思考。

他本身对鬼神之事不甚感冒,但听闻这件事后还是感觉到震惊无比。

姜星火的预言,继承万里石塘鸟粪岛、日本特大金矿银矿以后,再一次被验证了!

自己虽然不懂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可姜星火始终都在南京诏狱里,以前也从没去过北方,离朱能的生活轨迹数千里之遥,朱能的情况他又怎会清楚呢?朱高煦告诉他的?这更不可能,朱高煦当时也很久没见过朱能,而且朱高煦从来主张“有病不用看医生”,有点咳嗽更是不当病,即便是知道了,也不可能当回事告诉姜星火。

就算是朱高煦真的告诉了姜星火,可一点咳嗽,怎么能推断朱能会死于征安南的路上?

但眼前的事实,已经毫无疑问地证明了,姜星火是对的。

虽然朱棣极度不理解,但他不得不承认,姜星火的预言,竟然如此准确,准确到姜星火在出狱前不可能见到过朱能这个人,但却直接推定了他的死法,这是何等恐怖的能力!

伴随着朱能似乎已经被注定的死亡,一个曾经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几乎要被朱棣遗忘的问题,又重新浮现在了他的脑海里。

在狱中的最后一节课,姜星火让他二选一,只回答他一个问题,朱棣选择了预知大明的结局,而非他自己的结局。

而此时此刻,在得知比自己还要年轻的心腹爱将,有可能先自己而去后,一种前所未有的、朱棣自认为几乎不会面对的恐惧,出现在了朱棣的心中。

朱棣一向是不怕死的,戎马半生,他经历了太多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瞬间,若是怕死,朱棣走不到今天。

但朱棣今天怕了,不,描述的准确一点,朱棣不是怕死,而是怕他若是突如其来的死了,那么他刚刚冒着背负反贼之名打下的江山就会烟消云散,他胸中那“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宏图伟业,就无从实现了。

姜星火没告诉过他,他什么时候会死,这就意味着,或许在姜星火看到的未来里,说不准他明年,甚至明天就会死。

哪怕是皇帝,也保证不了,明天和死亡哪一个先来。

半晌之后,他似乎做下了某个决定。

“备马,不用銮驾,把那个成国公府的家将和太医院使戴思恭一起带着,朕亲自去见国师。”

——————

新的府邸还在装修,姜星火依旧跟老和尚住在一起。

今天袁珙去研究怎么把沙子变成玻璃了,为此特意在化肥工坊旁边新建了一处工坊。

而张宇初则拉着一帮陆九渊心学一脉的士子,开始了心学的宣传。

姜萱出门买菜,小于谦也去上学了还没回来,所以虽然眼下是下值时间,但家里只有姜星火和老和尚,还有前来拜访的朱高煦。

当朱高煦来的时候,姜星火正拉着老和尚搞科研。

嗯,用“科研”来形容也不准确,准确的说是在开茶话会。

而茶话会的第一项内容,是静坐。

这是心学里“明镜论”的内容,也是王阳明心学格心方面的最重要工夫,姜星火对其略有耳闻。

略有耳闻的意思就是,他也不知道怎么弄。

不过好在,在场的这里面还是有明白人的,打坐嘛,老和尚一定擅长。

“目的是什么?”

还俗姚广孝又一次披上了僧袍,他恍如一尊佛陀般慈眉善目,淡然道:“还是理学格心那一套吗?世间万物皆有法度,凡所谓‘三纲五常’者,乃为人处事的根本,若无此三纲五常,则人便难以辨别真假善恶;故天地至理,必须顺应天道伦常,遵循三纲五常,内心也必须时时反省,所谓‘君子慎独’便是此理。”

“还是说,心学的格心,即是求诸己心?”

姜星火答道:“主要目的是要制定一套可以推广的心学的修炼方法,心学就如同小说里的魔教功夫,速成,门槛低,容易推广,用来对抗和推翻理学再好不过.眼下虽然经历了辩经擂台赛,心学和实学都有所复兴,但这只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就要重现南宋三大学派三足鼎立的状态,第三阶段才是实学彻底成为官学。”

朱高煦则问道:“荣国公讲的这些,俺也听得懂皮毛,但总觉得差了一点啥?”

姚广孝捋着颔下胡须笑道:“阿弥陀佛,世上哪有完美的东西?伱想得到的或许更多……静坐是格心的手段,最根本的,还是你的心。”

姚广孝还俗,纯粹是为了姜星火,不想让自己佛门领袖的身份影响辩经和变法,并不是他真的能改变数十年的习惯。

他朝外面扬手,叫了个小沙弥进来。

小沙弥躬身道:“师祖。”

姚广孝指着地上的蒲团,温和道:“把它摆放在中间。”

小沙弥依言照做,蒲团很快就摆好,姚广孝继续道:“坐上去。”

看着规规矩矩盘膝合十的小沙弥,姚广孝问道:“心里在想什么?”

“.想吃肉。”

姚广孝没说什么,让小沙弥下去,又示意朱高煦上来。

朱高煦道:“俺是武将,打仗的,搞这个干什么?”

“让你坐你就坐。”姜星火道。

“哦。”朱高煦只好走过去,盘腿坐下。

“虽然不明白姜圣想要通过静坐具体获得什么。”

姚广孝接着道:“但人的感情与天性相通,人心也是天性的一种,所谓人有七情六欲便是如此。”

姜星火听罢,竟露出赞同神情,微微颔首。

朱高煦道:“那又如何呢?”

姚广孝抬起手,朝小沙弥招手:“把灯点亮。”

“是。”小沙弥答应道。

片刻后,拉着窗帘的静室房间里终于稍微有些光亮了,小沙弥安静退去。

“你看见的世界,便是能你想象出的世界吗?”

姚广孝突然转头,盯着朱高煦:“人心之所向,便是因为你的所见所思,你看见了,你便会想象,是你的眼睛告诉你的脑袋。”

朱高煦皱眉道:“俺不明白。”

姚广孝又道:“按佛门的道理,便是世事变幻莫测,世间万物皆有其轨迹,人的心亦然。你若是想象出一座庙宇来,你便可知晓,你念头一动,就能看到庙宇中供奉的佛像;而你若是想象出一个人来,便可知道他在想什么。”

朱高煦愕然道:“这样?”

他想象了一番,发现自己的想象力太匮乏了,一时间根本想象不出什么庙宇、佛像,更想象不出一个凭空捏造出来的人。

姚广孝道:“你再仔细想,你想出现什么?”

“我想当太子,我不想离开父皇去北直隶。”

授勋定阶已过,朱高煦因为种种考量,被朱棣要求放弃了定阶,虽然没评上上将,但朱高煦显然得到了额外的好处,他被父皇给予了一定的兵权,用于防备北面的蒙古诸部,以及山西方面蠢蠢欲动的晋王。

可即便如此,朱高煦还是不想离开南京。

朱高煦走了下来,而姜星火坐了上去。

片刻后,姜星火睁开了眼。

“师父心里浮现的是什么?”

“酒和大蒜。”

是的,当今天姜星火去诏狱视察大蒜素研究进度时,就看到了拿大蒜当下酒菜的孔希路。

虽说白酒配大蒜有助于补肾壮阳、促进新陈代谢,可当孔希路向他汇报已经研发成功的时候,姜星火还是被一嘴刺鼻的辛辣味道熏了个够呛,久久不能忘怀,以至于姚广孝问他脑海里浮现出什么的时候,姜星火第一时间就是这股味道。

就在这时,门外王斌忽然前来通报,皇帝亲自登门拜访国师。

姜星火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他知道这个朱棣无事不登三宝殿,平日没事绝对不会轻易来见自己的,最多是让自己去皇宫里找他。

“难道……”

想到这儿姜星火连忙起身去迎接,果然看到大厅中坐着的,赫然就是当今圣上,朱棣。

只是他现在脸色很难看。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