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国师 > 第一百八十九章 道衍的提议

大明国师 第一百八十九章 道衍的提议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1 13:59:01

徐皇后很知趣地离开了,空旷的皇帝寝殿内,只有朱棣和道衍两人对坐。

“制衡?制衡谁?大师不妨把话说清楚一点。”

朱棣严肃地看向道衍,他的眸中闪过一丝警觉。

道衍是真的不把自己当外人,旁若无人地拿起那张敲打靖难勋贵集团的敕谕,看了几眼过后,抬头反问朱棣道。

“陛下觉得,平安和盛庸,能用来制衡谁?”

朱棣冷哼一声,平安和盛庸作为南军名将,在如今洪武开国勋贵集团衰颓,李景隆和徐辉祖这种勋贵二代将领都不算出彩的情况的下,自然是代表了部分地区军队的利益。

这里便是说,靖难之役其实是一场举国之战。

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击败朱棣,抽调了西部边界上的松潘精骑,西南云贵的土司兵,北部陕西山西的兵马,还有被燕军分割的辽东兵,再加上朱元璋留给他的淮西劲卒。

而靖难之役的真实情况,也绝非是后世史书用春秋笔法记载的“一阵狂风吹过,本来颓势的燕军胜了”、“又一阵狂风吹过,南军被迷得睁不开眼,燕军又胜了”.

事实上,在李景隆白沟河大败,朱棣进攻济南受挫后,在两军的战略相持阶段,朱棣是通过连续不断的战略举措,来一步一步把胜利的天平扳向自己的。

朱棣先是声东击西,打掉了孤悬在北面的沧州大营,继而歼灭了辽东兵的主力,使得燕军四面受敌的战略态势极大扭转。

随后,朱棣重挫了山西方面军,使得山西军不敢走大同-宣府一线,出太行山进犯北平,确保了西北、东北、西南等方向的彻底安全。

然后就是朱棣凭借着燕军的高机动性,在东昌、藁城、夹河等几场血战里,以付出数位燕军大将和上万条士卒性命的代价,彻底重创了南军的真定、德州两大重兵集团。

最后,则是朱棣的战略决战。

后世史书上什么“宫内太监不瞒建文帝,跑出来告诉朱棣南京空虚,要直捣南京”云云,千万别信。

但凡有脑子的,看看地图都知道从北京到南京的距离,在古代是什么概念。

朱棣率燕军全军孤注一掷式的南下,目的是为了把龟缩在真定、德州两个大营里的南军重兵集团拉扯出来。

这便相当于敌方英雄在上下两路塔里缩着不出来,而我方选择了集结中路做出一波上高地的样子,敌方被迫从上下来援,在野区被各个击破。

随后南京这个无人防守的水晶,有两个淮河和长江这两个门牙塔也白费。

事实上,灵璧决战打完,南军的全部有生力量就都被歼灭了,燕军渡江几乎只是时间问题,不存在任何有可能的抵抗,建文帝不可能翻盘了.

守江必守淮,而灵璧决战,朱棣已经把建文帝用来守江和守淮的有生力量全部歼灭了。灵璧决战的意义,与后世淮海几乎是可以等号理解的。

话说回来,便是说,平安和盛庸这两个朱棣的手下败将,在如今明军系统里,还是有些分量和威名的。

换言之,他们足以用来稍稍制衡一下如今有些膨胀的靖难勋贵集团了。

毕竟,平安和盛庸虽然让朱棣恨得咬牙切齿,可这也侧面说明了他们的本事。

“陛下的这一纸敕谕,便是对淇国公和成国公等人的警告吧?”

朱棣沉默着,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道衍轻笑一声,继续追问道:“既然陛下已经做出选择,那么其实陛下心里应该明白,光靠一纸敕谕是没用的,留下平安和盛庸,宽恕这两个曾经与陛下为敌的将领,才是真正能敲打靖难勋贵的办法。”

“你到底什么意思?莫不是给炽儿当说客的?”

朱棣目光锐利地盯着道衍。

在朱棣的认知里,道衍确实是偏向朱高炽一方的。

不管怎么说,靖难之役的时候,道衍都跟朱高炽在北平共事了四年。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二十出头的朱高炽有两个老师,一个是教导他如何守城,以及防御山西、辽东方向南军的老将军顾成;另一个则是教导他如何处理政务,如何给大军筹集辎重粮草、调度辅兵民夫的道衍。

而且,仅仅两个月前,道衍还因为朱棣不让朱高炽去听课,从而会造成两个皇子之间的差距,跟朱棣大吵了一架。

所以说,朱棣理所当然地认为,正是因为如今朝野间议论纷纷,都在讨论靖难勋贵集体鼓噪立二皇子朱高煦为储君的事情,朱高炽得知了消息,才会求道衍来帮忙。

要不然怎么解释道衍提出重用平安和盛庸,来制衡如今日渐膨胀跋扈的靖难勋贵集团?

这个提议,肯定是对朱高炽有利的。

因为靖难勋贵集团,除了老将军顾成和小字辈的张辅,其他人压根不站在朱高炽这边。

道衍神情悠然,淡定自若地放下了手中的敕谕。

“非是如此,臣与陛下相交多年,陛下还不明白吗?臣怎么会因为立场而掺和陛下的家事呢?臣只是为陛下定策罢了。”

“陛下应该早就猜测出,靖难勋贵此次的目的吧?鼓噪是假,表达他们对江南文臣的反对和蔑视,才是真的。”

道衍的话,朱棣知道,句句属实。

事实上,立储这种事,朱棣能跟人商量的,也只有事事皆可谈的道衍罢了。

帝王的孤寂,莫过于此。

而朱棣的幸运则在于,他还有道衍这个朋友。

当然了,朱棣的不幸则在于道衍其实还藏了其他想法。

朱棣脸色微变,他死死地看住道衍,半晌之后才嗤笑一声。

“朕早就料到如此,可这些跟着朕出生入死的老伙计,包括你在内,如果不是谋逆之事,朕怎么可能会真的会对你们做什么?”“说说吧,道衍大师。”朱棣以手扶额,“对于此次争端,伱有什么计策。”

“臣的计策也很简单。”

道衍没有自称“老衲”,显然是以很正式的身份来与朱棣做君臣奏对。

“无非就是那几条。”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