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国师 > 第178章 皇帝与太子的分权

大明国师 第178章 皇帝与太子的分权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1 13:59:01

听完了姜星火的话,密室内的众人反应各不相同。

  朱棣和朱高炽都感觉匪夷所思,甚至有些惊讶,而道衍和夏原吉则陷入深思之中。

  至于李至刚李尚书他没啥反应,他才不在乎墙对面的人说啥,只要不把他牵连进诏狱就行。

  这些信息对朱棣等人来说太陌生了,至少朱棣从来没有考虑过,一个钢铁做成的马竟然有那么强大的功能,又能织布、又能拉货、又能载人、又能推船。

  不管是明代还是此前的朝代,这时候的人类始终不可能意识到钢铁机器的强悍之处。

  毕竟,这是从未出现过的事物。

  鉴于姜星火好像没有吹过什么实现不了的牛,朱棣也简单设想了一下,若是铁马真的出现,那么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战争的模式被改变了!

  是的,铁马拉着人和真正的马,可以在固定钢轨的道路上飞驰,只需要喂给铁马吃煤炭就可以,那么人和真正的马就可以好好休息,如此一来,哪怕远距离调动兵马,也可以“以逸待劳”,这是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

  其次便是,运输后勤补给更加简单了,只要是有这个东西的地方,不需要民夫和辅兵再苦哈哈地推着小推车、驱赶着骡马运输粮食辎重了,只需要扔上铁马拉的货车就可以了。

  而这一切如果真的实现,朱棣敏锐地意识到,以后这些固定道路的交汇节点,将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以后的战役,恐怕就是围绕这些铁马道路的节点所展开的。

  而铁马道路,极有可能跟现有的交通要道高度重合!

  另一侧,也是朱高煦的反应更夸张。

  “怎么可能?!”

  朱高煦听得目瞪口呆,张大嘴巴,连话都忘记说了。

  朱高煦概念里的“铁马”,也不过是所谓的战场之王“具装甲骑”,也就是自南北朝兴起,唐朝一度衰落,而复又极盛于宋金夏时代的铁浮屠、铁鹞子等等重甲骑兵。

  可那种“铁马”,也是要吃草喝水,甚至要吃豆料、蛋料的,比人都金贵的多得多,根本不可能拿来当运输工具,更别提什么拿来下海推进船只,或是代替人手来纺纱织布了。

  姜先生口中的“铁马”,竟然能做如此多的事情,而且只需要烧煤炭就行,这不禁让朱高煦一万个难以置信。

  但这毕竟是姜先生说的话,此前姜星火发明化肥仙丹,让农作物亩产量翻倍的事情还犹然在望,于是朱高煦倒也不敢质疑,只是太过难以置信罢了。

  郑和自然也晓得这个道理,化肥仙丹珠玉在前,谁知道姜星火说的这个“铁马”是否就真的不存在?

  若是有这东西,别的不说,光是海运,恐怕就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了。

  原因也很简单,船只不需要完全依靠顺风顺水来决定航速了啊!

  “姜先生说的‘螺旋桨’,是个什么东西?”郑和忍不住问道。

  这是郑和最关心的问题,他紧紧地盯着姜星火看。

  姜星火给他摇了个花手。

  “看明白了吗?”

  郑和摇了摇头。

  姜星火又从地上捡了三片颇有韧性的枯叶,把它们分开缠在一根小树枝上。

  “嗖!”

  随着手搓小树枝的旋转,三片枯叶也跟着转动起来,渐渐形成了残影。

  郑和一拽假胡须,差点把粘在下巴上的长髯拽下来。

  “这不就是一片变成三片的船尾舵桨吗?”

  姜星火怔了怔,说道:“对,大概就是这意思,铁马驱动这根树枝,也就是舵桨,船不就可以向前推进了吗?”

  刹那间,郑和陷入了呆滞的思索推演。

  而朱高煦也是开始变得将信将疑了起来,他作为职业军人,职责就是征战沙场,打败敌人,平常并不关心这些,对于所谓吃煤就能动的“铁马”,更是头一次接触到。

  姜星火微笑看着他们,等待他们反应过来。

  好久之后,朱高煦才迟疑道:“姜先生您确定吗?”

  姜星火点头:“我当然确定,不过这种东西,现在暂时一两年内还不能面世,它需要再更合适的时候出现。之所以提前说出此物的存在,便是关于迁都的聊天讨论,我给你们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而已,不管究竟觉得可不可行,都只是无聊时的聊天而已,切莫当真。”

  朱高煦忍不住插言道:“那如果不能造出来铁马呢?”

  姜星火淡定道:“如果不成功,那就当是我吹牛好了。”

  朱高煦顿时哑口无言。

  姜星火继续讲道:“你们可以思考一下,这是关于迁都第二点困难,我做的一些思考.假设铁马和轨道作为运输工具成立,那么北京作为山西煤炭和辽东铁矿石的运输枢纽,自然就有了跟南方对等贸易粮食、丝绸、茶叶、瓷器等等的能力,而北方的煤铁或者是炼出来的钢材运输到南方,制造出来的廉价纱、棉,又可以进一步向海外进行贸易,甚至可以卖到极西的莺歌蓝、发郎溪等国。”

  “海权,从来都不是指水师或者控制海路,指的是能通过所控制的海路,有效地运输货物、人员等资源!”

  事实上,南京固然没有北方那种发展工业所需大量煤铁的得天独厚条件,严格地来说,马鞍山铁矿和淮河煤矿是支撑不起第一次工业变革的,但南京也有一个条件是北方比不了的,那就是财富和人口!

  没有足够的财富和人口,工业变革根本无法启动,毕竟大明又不是靠掠夺起家的,用不了外部财富,初始动力只能依靠内部财富。

  北方现在十室九空,本来元气就没恢复过来,哪有足够的财富和人口推动工业化?

  “如此一来,在经济地位上南北不就基本平等了?”

  姜星火继续说道,“经济平等,也就意味着出现了两个经济中心,其中任意一个经济中心承担庙堂中心的职责,亦或是两个经济中心都分别承担庙堂中心的部分职责,也就不足为奇了。”

  接下来‘皇帝-太子’南北都城分权,是姜星火基于前世的明初历史史实,构建的设想。

  在姜星火前世的历史上,为了弥合南北割裂,明朝皇帝就进行了为期数十年实际上的‘皇帝-太子’南北都城分权。

  朱棣和朱高炽,朱高炽和朱瞻基这祖孙三代人,为了既守住北方,又控制南方,便采取了皇帝和太子一南一北的治国方略。

  历史上既然证明可行,那就可以改良。

  而且姜星火还有一层意思,那便是合理画饼,试探大明帝国高层对自己提议的态度和容忍度。

  毕竟,这个提议涉及到了皇帝的核心利益。

  ——皇权!

  皇帝的逆鳞!

  触之者,必死!

  既然姜星火出狱后打算改造大明,那么毫无疑问,肯定会有很多新的思维、政策、器物,即便能增强大明国力,给皇帝带来很大利益,依旧是不可避免地会触碰到皇权的禁忌。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