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 第八十一章朱元璋:取消宵禁,做好夜市,不能开历史倒车

第(1/3)页

“前朝,像这种以工代赈的例子还有很多。”

林澈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筋骨,轻松说道:

“北宋范仲淹利用浙西吴民为佛事净度之民俗,招募受灾百姓修寺院,为灾民提供就业机会,变相的养活了这些灾民。”

“欧阳修出任颍州时,招募灾民修黄河堤防和渚陂民田,救济灾民的同时,兴修了农田水利…”

“还有杭州的苏堤,也是苏东坡任职时为赈济灾民,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修起来的。”

说到这,林澈端起酒盏,饮了一口,笑道:

“历史的岁月长河中,不光只有过去的教训,更有无数先贤留下的宝贵财富。”

“其中,数之不尽的大智慧,不说让王朝长治久安,但一定可以让百姓生活的更好一些。”

“你听懂了吗?”

话落。

朱樉幡然醒悟,总算明白了这个道理。

“懂了!”

“林先生说这么多的意思…”

“宋朝不设宵禁,老百姓白天干完农活,晚上还可以去夜市,有手艺的做点小买卖,没手艺的也可以给人帮佣,赚点小钱补贴家用。”

“朝廷开放夜市,就是变相的以工代赈,补贴老百姓。”

“这样朝廷无需花费钱银,只不过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赚钱的途径,老百姓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各凭本事赚钱,自食其力。”

“如此一来,朝廷既能通过夜市,收取税赋,又能帮老百姓找到赚钱的路子。”

“真可谓一举两得。”

见朱樉将自己所讲的‘以工代赈’和夜市经济分析的头头是道。

林澈正了正身子,感慨道:

“终于让你听懂了,不枉我一番口舌。”

听到林澈的夸奖,朱樉眼中光芒愈发明亮起来,激动道:

“林先生!”

“您所讲的‘以工代赈’是不是也可以用在其他行业?”

“比方说,雇佣受灾的百姓,让他们修路筑桥,疏通河道,开采矿山?”

“又比如,让这些人到皇宫或者勋贵家庭做些手边活?打扫、缝缝补补这类的。”

“反正皇宫和勋贵家庭都需要,这样一来皆大欢喜啊!”

受到林澈的鼓励,朱樉居然来了个举一反三,让林澈大感意外。

他抬头看了眼朱樉,笑道:

“嗯!”

“想法不错,思路也对头!”

听闻此言。

朱樉激动站起来,端起酒盏就要满饮,却被林澈下面话,愣在了当场。

“虽然想法,思路都对,就是没考虑细节。”

“经历元末的天灾**,以及农民起义、年年征战,大明的人口数量远没有恢复。”

“要是老百姓,都出去打零工赚钱了…”

“那土地谁来种,不种地哪来的粮食,难道大家都等着一起饿死吗?”

朱樉:“…”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