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源之世界 > 第十八章 僧侠皆为友 (1/3)

源之世界 第十八章 僧侠皆为友 (1/3)

作者:作者石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20:30:33

第(1/3)页

龙辰三一九七年四月初七,一支由百余人组成的车队正行驶在逐渐远离东都的路上,车队首尾相距足有两百多米。八匹马拉行的六轮篷车也有六七辆之多,而拉货物的马车更是不下百辆,此外车队旁边还跟随着简装骑兵(车队护卫)三十余人,算上大篷车内的乘车人,这支车队的总人数竟不下百人,就这样浩浩荡荡的走在空旷的郊外,目的地便是那位于西都的郡城“觅鹿郡”。

这百十来人组成的车队,于数月前从时昌出发,由冬初走到了春末,路经数十县百余镇,还绕过了不少弯路,至于原因为何,其一是采购补给品、其二是最后再看看这熟悉的东都、其三嘛……是为了活命。

而这列车队的主人也不是寻常人家,是刚刚从吏部卸任告老还乡的原吏部郎中宿桥有杰,本次举家搬迁从时昌赶往千里之外觅鹿也实是无奈之举,老爷子今年已经年近六旬,自幼生长在东都,因为读书早又擅长读书,十五岁就在国考中及第,并考入了时昌城中最有名的天幕学府,之后又依靠家中势力的帮衬,一路仕途也很平顺,才有了昨日的吏部郎中宿桥有杰。

人在官场就如同树苗在田野间,而且这里不是寻常的田野,而是有着天底下最肥沃土地的最上品田野,在这里可以获取最充分的养料,很快小树苗就可以成长成为参天大树,而当这颗成长起来的树苗有了枝繁叶茂的能力时,它就可以动用自己的余荫,去庇护那些曾经和自己一样矮小的花朵。

老爷在官场差不多忙碌了四十年,在这里积攒下的人脉和见识,都可以为他的后人以及族人提供难以想象到的巨大帮助,可是如今辞官后,却带着全家如同逃难般的冲向了西都,将这些年来的经营全部抛弃,这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生死抉择吧……

一切其实来源于吏礼之争……

苍逻国是君主制国家,依旧沿用六部制度,其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各司其职,制度上属于平级。

吏部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官员的委派与考核,正因如此也使得吏部的权力看上去,要比其他五部大一些。

户部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天下的钱粮和商会,可以称得上是国家的钱袋子,也是数万万百姓得以吃饱饭的依仗。

礼部的主要职能是督学以及制典,也就是书院教育和律法颁布,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未来,是由什么样的人组成的,全由礼部说了算。

兵部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国家军队,在战时拟定战略、派遣将领以及调遣兵士。

刑部的主要职能是依据律法,判定国民的罪责并给予合理的惩罚。

工部的主要职能则是土木挪建,这其中包括建楼、铺路、筑坝、修桥等与建造相关的事宜。

不知从何时起,礼部开始插手其他五部所管辖的事情,并且渐渐了有了压制它们的势头,这期间自然就出现了官员间的明争暗斗,而宿桥有杰也无法置身事外,最终落得了现如今这个下场。

‘为苍逻万代基业,复先代荣盛之巅,应舍弃旧时科典,制新逻取仕之章,故才学不及容姿,品性可参其三艺,勿使貌丑者入殿……’

坐在大篷车内的老者,此刻还忘不了半年前在朝堂上,礼部郎中的这段话。

而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为了苍逻国千秋基业考虑,也为了再现当年苍逻国鼎盛时期的面貌,应当着手取消现有的旧的考学制度,改用新苍逻时代独有的考学制度,所以我们选拔人才的时候,要优先考虑其相貌是否符合当代审美,至于其才能完全可以后天再培养,同样的其品德和性格的优劣,也直接参照其作为苍逻国人必修的三艺(歌唱、舞蹈、乐器)即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避免那些相貌丑陋的人入朝为官,因为这样的人会影响大家的心情,而且还会损坏国家的颜面,之后的朝议中,更是有官员讽刺那些乐感缺失的人为智力残缺者,也同样不宜入朝为官,之后甚至有官员认为,这类相貌丑陋或者乐感缺失的人,不仅不配入朝为官,甚至不该入学,苍逻国所属的书院应当在入学时,就严格考察学子的容貌是否符合规范,以及三艺的修习是否合格。

在朝堂上持有不同意见的官员们,自然也会站出来回击这样的论调,毕竟这里是推崇儒学的苍逻国,那些自幼就修习‘人之初性本善’的官员们便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治天下一直都是取其才而并非取其貌的,科典教育是关乎仕途晋升方面最公平的制典,已沿用将近三千载,怎可轻易废除!以貌取人这种明显有失偏颇的论调实在是不可取的,并且引经据典的将以貌取人带来的恶果说与众人听,也正是因为反对声音比较大,所以礼部的这一道奏本终究没有办法得到皇帝陛下的首肯,只能暂时搁置。

只是……近百年来的几代君王,愈加的轻视儒学,开始听取枕边臣子的学说,已经引起儒学界的很大不满,但苍逻国以儒家独大,作为帝王不得不顾虑,帮助自己治天下的儒学界的力量,所以苍逻国的皇帝左右衡量利弊后,才延缓了礼部的新主张,当然这只是延缓并非驳回。

此一战看似是儒家的胜利,但是每次这样的胜利,都会使得儒家的力量被悄悄削弱,因为此时与儒家为敌的乃是皇帝的亲信和近臣,所以每次发生政见冲突,都会在不久后,导致数名儒学派旧臣,要么在威逼利诱下投靠到了宠臣方的门下,要么直接被贬官处理。

宿桥有杰就属于后者,只是为了最后的颜面,所以这次他是自己主动请辞,这样做总比被罢免要好看些。

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两百年前,或许宿桥有杰还不必如此做,因为曾经的‘宿氏一族’也同‘文氏一族’一样,都是苍逻国的大族,虽然整体上还是要比文氏一族差一些,但是其在东都地区的影响力也是不小的,其族人无论是在官界,还是商界都是很有话语权的,只是……势无常态、月盈则亏,终究在这百年间逐渐的衰落了。

当然了,宿氏一族也不是没有做过挽救措施……

第(1/3)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