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588章 策论言世情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588章 策论言世情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18:33:57

嘉昭十五年,三月中旬,神京城北,雍瑃街。

连续几日雨天,这日上午天空放晴,阳光明媚。

城北雍瑃街,褪去了阴雨天的萧瑟,路上人流熙攘,两边店铺商货琳琅,掌柜伙计笑颜殷勤。

其中有家新开不久的鸿兴南货店,专门贩卖江南水陆时鲜干货,受到神京百姓追捧,店堂中买客拥挤,生意红火。

这家南货店的老板据说是金陵人,在江南之地颇有根底。

店里不仅贩卖常见的晾晒南货,还有希罕的水陆珍物酵制干货,因此不仅普罗百姓会来采买,官宦豪门也会来店里光顾。

店堂里伙计来回奔走,忙着给选货的买客挑选称重货品。

店铺门口正停着运货马车,一个身材消瘦佝偻的小厮,正吃力将一箱箱货物从车厢搬下,并整齐码放在店门口。

这时一辆宽敞精致马车,在店门口慢慢勒停,那掌柜是个眼明心亮的生意人,一见这马车的气派,便知道是非富即贵。

连忙走出店堂迎了上去,驾车的是两个精壮小厮,都是豪门府邸奴仆装束。

其中一小厮下车,对迎上来的掌柜说道:“府上姑娘要到店里采买,内眷出入不便,可有内堂挑选南货?”

那掌柜一听这话,心中明白,神京之地官宦豪门多如牛毛,这些人家的女眷规矩繁杂,忌讳颇多。

这小厮既说是府上姑娘,必是豪门大户未出阁的小姐,这样的千金更不会随意抛头露面。

笑道:“京城很多高官贵人都是南方人,常有来店里采买,不好在店堂里拥挤,所以店里一向都备有内堂可入。”

那小厮点头返回马车,对着车里低语几声,掌柜见车上下来两个中年仆妇,又扶着一个头戴帷帽的少女。

这少女姿态苗条袅娜,身形不过十三四岁摸样,也就刚过豆蔻之年。

她虽戴着帷帽,看不清容颜,但身上衣裙精美雅致,行动举止,娟秀动人,宛如凌波逸尘,别有一股韵律。

仿佛这少女一举一动,都经过长期规矩引导,才能形成这等气韵。

那少女下车之后,手上还牵着个小女孩,不过刚留头的年岁,也生得清秀标致,一双眼睛大大的,乌溜溜转动,甚是灵活。

这掌柜也算见过不少官家千金,却从没见过这等气度,让他有些吃惊。

而且这少女出门马车,不仅带两个小厮,还有两个扶持婆子,甚至还带了个小丫鬟,这等排场非贵勋豪门不可。

掌柜心中愈发不敢怠慢,连忙叫出自己婆娘,让她接待少女进入内堂。

他又对门口搬运货物的小厮说道:“小荣,先不要搬货了,去库房将新到上等南货,各样都取一些到内堂,让贵人挑选。”

那身材消瘦的小厮连忙应了,放下手头的货物,便跑进库房挑选货品。

……

鸿兴南货店内堂,龄官摘下帷帽,俏美秀巧的容颜,让那老板娘见了都不禁一愣。

转而回过神来,神情变得愈发殷勤恭敬,她也是做惯生意之人,一见这姑娘的气派,就知道能做得一笔大生意。

龄官说道:“我听说店里的南货不错,你挑店里最好的过来,我要买一些给家里人用。”

没过一会儿,方才在门口搬货的小厮,已陆陆续续拿来各式南货,将堂屋中间一张圆桌,摆得满满当当。

龄官却在看内堂靠墙一处货架,上面陈列一些南方水陆珍禽南货。

这些珍禽南货或十分稀罕,或有养生滋补奇效,都不是普罗百姓能轻易置办的,都是卖给家资丰厚的高官达贵。

龄官指着货架上一块带着灰黑色鳞片东西,问道:“这种腌制的南方鼍肉,作价几何?”

那店老板娘神情意外,这种鼍肉是南边独有之物,神京本地人士,很少能够认得。

她见龄官虽然风姿绰约,但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姑娘,竟然这等见闻广博。

她笑着说道:“姑娘真是好见闻,这正是南方的鳞甲鼍肉,不过本店只剩这块二斤重的,且早就被礼部一位老爷预定。

这鼍肉用上等药材腌制,对治疗咽症有奇效,姑娘府上也有人得此症?”

龄官微微一笑:“既然没有存货,也不打紧的事儿,下回店中有了再买便是。”

……

龄官之所以能一眼认出鳞甲鼍肉,不仅是她自小生长姑苏水乡之地,见多了这种南货物事。

而且,这种南方鳞甲鼍肉不仅能治疗咽症,还对滋音开声有奇效,苏扬两地梨园戏人常用鼍肉炖羹,用来保养嗓音。

龄官的师傅当年是江南旦角名角,她便有长期食用鼍肉炖羹的习惯。

龄官小时候跟着师傅学戏,见过师傅给小姊妹们唱曲示范,然后督促她们练声习唱,她身边小案上常放一盅鼍肉炖羹。

龄官因为学戏天赋极高,一向得师傅喜爱,私下里还给她开过小灶,没少分食师傅的炖羹,是她为数不多的开心记忆。

这也是她为何一看这鳞甲鼍肉,就能一下认出的原因。

如今她虽不再以戏艺为生,但是练声唱曲依旧是她的喜好,再说家中三爷最喜欢听她唱曲儿,好好滋养嗓音自然是常理。

不过这种事情也不急于一时,既然店中没有存货,下次再买就是。

上次她和五儿为贾琮准备下场的吃食,因偶尔提到南方干货容易久存,而且风味独特,贾琮也十分感兴趣。

她们这些人之中,龄官不仅是江南人,小时在戏班厨房做杂役,时常烹烧南货菜肴,对这些腌制南货最为熟悉,所以便自告奋勇出来采买。

她离开那个货架,回到摆满上等南货的圆桌上,挑选六七样南方湖海鲜腌货,便让婆子收拾东西离开。

等到龄官带着人离开,那个叫小荣的小厮,佝偻着腰背,闷头收拾龄官挑剩的南货。

那店老板娘取下货架上那块鳞甲鼍肉。

说道:“小荣,这块鳞甲鼍肉已腌制晾晒,你送到礼部黄大人府上,地址在柜台丙字号账本里……”

……

神京,清柳坊,黄宅。

书房之中,书案上堆满各种书籍,黄宏沧正在伏案翻阅书册,并不时在执笔书写记录。

他已年过四十,两鬓星斑,少年时他也曾光彩耀眼,登第永安十九年乙未科殿试榜眼,才名遍传天下。

曾历经永安嘉昭两朝风云,当年神京大变,上皇退位,新帝登基,他正出翰林院,入六部为官,侥幸躲过清洗牵连。

入仕二十四年,一路迂回跌撞,如今官居礼部右侍郎,虽算不上青云坦途,但也算得上仕途稳健。

但是自从他登上礼部右侍郎之位,朝堂官员皆有私下传言,黄宏沧的仕途,必要止步右侍郎之位。

大周六部官衙,皆设左右侍郎之位,左侍郎才是部衙次官,也是默认的尚书主官的继任者。

右侍郎和左侍郎只有一字之差,虽不能说天壤之别,却是高下分明。

朝堂皆言黄宏沧止步右侍郎之位,不外乎是说他无化右为左之能,无望登上六部文官魁首之位。

这对于只是年过四十,正当年富力强,位列正三品,堂堂榜眼之尊的黄宏沧,无疑是极大的嘲弄和贬低。

但朝官之中有这样的私言断语,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

追根究底,黄宏沧多年的为官品行,过于清肃严正,不懂进退之法,不知和光同尘,这样的人注定很难在官场登顶。

远的暂且不说,单单这次入选春闱主考官的几位人选,其中位极人臣者,就没有一人是黄宏沧这样的性子。

内阁大学士王士伦,少年成名,仕途早发,懂迂回曲折,善进度有据,城府深沉。

内阁大学生蔡襄有枭士之称,务实求用,不屑孔孟恕道,对待政敌和冒犯之人,历来凌厉狠辣,毫不手软。

吏部尚书陈墨性情圆滑多变,富有智谋,最善曲中求直,明哲保身。

工部尚书李德康,机巧圆滑,巧善钻营,为人处世比才干更出众。

这些人和黄宏沧都是性格迥异,说难听些他们都不是道德君子,但他们都登上主官魁首之位,就很能说明官场潜在逻辑。

单以官场游走之道,黄宏沧比起这些人,差了不止一筹,难上高官捷径,也在仕途情理之中。

但不代表嘉昭帝就不喜黄宏沧这等臣子,因为皇帝可以用其清正,用其忠直。

这次嘉昭帝点黄宏沧为春闱主考之一,就是用黄宏沧的严正,平衡王士伦之深隐,陈墨之圆滑,让春闱大比更趋向公正平和。

……

正当黄宏沧在精研典籍,书房外进来一个年轻女子,相貌秀美端庄,衣装素雅整洁,手中还端着一个茶盅。

说道:“父亲这几日越发辛苦,每日研读典籍到深夜,天不亮又起来用功,也要注意身体,女儿刚煮的参茶,父亲趁热喝。”

黄宏沧看了一眼女儿,微笑说道:“为父自有分寸,春闱大比,关系天下学子仕途前程,圣上点我为主考官,不敢有丝毫怠慢。

本月十六日,春闱主考官与属官就入贡院闭关,春闱试题要入宫御览核定,十八日就要开试,没剩下多少时间。

圣上亲点三名主考官,各自分工不同,大学士王士伦设问出题四书五经时文,礼部天官陈墨编制诏诰表与论断。

为父要为本届春闱出题策问,其中职责不浅。

历来科举试场,学子能过院试和乡试,八股时文是登科的重中之重。

但科举进入春闱,却又有不同,因会试举子为读书人之佼佼者,皆是学养深厚,才情不俗之人。

八股时文设问于四书五经,书经之学是读书人的根基,所以举子在八股文上,虽还有高下之分,却无天壤之别。”

那年轻女子出身书香门第,虽为女子,但幼受父亲教诲,也是个胸有才学的闺阁,听父亲随口说春闱之事,听得津津有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