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574章 心正破万法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574章 心正破万法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18:33:57

神京,东城,贡院门口。

春闱钦定官员的黄文诏书,张贴在贡院门口过去半个时辰,围观议论者依然有增无减。

原先没在贡院附近的举子,也都在闻讯之后,犹如飞蛾引火一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此时已在日落时分,夜幕渐渐降临,贡院属官在诏书张贴之处,挂起两盏巨大的灯笼,将那诏书照耀的通明清晰。

无数赴考举子摩肩接踵,聚拢在诏书之前指点议论。

人群之中吴梁神情兴奋,对身边的周严说道:“葆坤,没想到黄大人真的荣任副主考之位,对你我来说真是好消息。”

周严微笑着低声说道:“黄大人平易近人,又是希文家严的同窗故交。

上回你我上门拜谒,黄大人对希文这位世侄,可是亲近器重的很,看了让人很是羡慕。

黄大人是永安十九年殿试榜眼,学养深厚,在士林官场都具盛名,他能荣任副主考之位,实在是实至名归。

而且,黄大人对你这个世侄的学业,也是十分关心,上回拜谒还出了一道拟题,对希文剖题之法,颇多点拨之论。

我在一旁听了也大受启发,这次当真是沾了希文的光了。”

吴梁听了周严这番话,脸上都是得意侥幸的神情。

说道:“你我回去定要好好琢磨那道拟题,黄大人身为主考之一,必定参与会试考题拟定。

虽他用来指点你们学业的拟题,不可能会是真题,但思路总有一脉相承之处,由此及彼,管中窥豹,却必定没错。

只要揣摩通透那一道拟题,必定大有受益,本次春闱就可取中而归!”

周严见周围人多口杂,便拉着吴梁挤出了人群,问道:“希文,上次你我去拜访黄大人,他所出的拟题,你可有告知他人?”

……

周严由此一问,也并不奇怪,前段时间举子们依那蓝皮册子所录,四处拜谒春闱相关官员,期间所得拟题,相互流传揣摩。

礼部右侍郎黄宏沧,是蓝皮册子上的热门人物,是赴考举子趋之若鹜的拜谒对象。

之前不管是无缘拜谒黄府的举子,还是吴梁周严这样不仅拜谒入门,还能得到黄宏沧拟题指点的幸运儿。

在这份黄文诏书公布之前,大概都不会将这些事过于看重,但如今黄宏沧荣任春闱主考官员,其中的意蕴就完全不同。

黄宏沧对于春闱的看法,特别是春闱拟题思路倾向,对每一个赴考学子来说,都是具备莫大价值的机缘。

但凡能斩获各州院试和乡试,进入春闱之争的举子,都是读书人之中的佼佼者。

春闱之争的残酷激烈,也是各州院试、乡试所无法比拟的,举子之间任何细小的差异和机遇,都会导致上榜与否。

像吴梁和周严能事先得到黄宏沧拟题指点,可以说是极其难得的机缘和优势。

因为据他们所知,黄宏沧性子严谨,位居礼部右侍郎之位,他不像其他官员那样,乐于接受学子拜谒,而是一贯闭门谢客。

吴梁父亲和黄宏沧关系非凡,少年时曾同在明州府同窗求学,后来还曾一同在朝为官。

就是因这等深厚旧情,吴梁和周严才能登堂进入黄府,还得到黄宏沧的拟题指点。

按照周严的推测,他和吴梁极可能是惟一得到黄宏沧拟题的举子,想到这点他如何不会激动在意。

自然在得知黄宏沧荣任会试主考官,首先想到的便是吴梁有无将黄宏沧的拟题,交流告知给其他举子。

毕竟按眼下情形,黄宏沧的拟题已成为他们最大的依仗,如果拟题早被吴梁告知别人,那还有何优势可言,不过空欢喜一场……

吴梁听了这话,微微一愣,立刻明白周严的用意,说道:“黄大人生性严谨低调,不好名利,我赴京之前,父亲曾多次说起。

你我有莫大机缘,才能得到他拟题指点,我既明白他的性情,即便出于长者之尊,也不敢拿他的拟题出去招摇。

葆坤尽管放心,我平日和赴考学友饮宴交流拟题,便留了一些分寸,从没向人出示过黄大人的拟题。”

周严听了这话,心中也是一松,说道:“如此甚好,自来举业之路艰辛,一丝一毫机缘差异,都是青云斩获与否。”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脱口问道:“上次希文去赴宜淳的邀约,可曾将黄大人的拟题告知过他?”

……

吴梁虽是心情疏朗之人,但是听到周严这话,心中微微有些不快。

林兆和是吴梁是同窗至交,两人在杭州府一同求学多年,彼此情谊深厚,不吝于生死之交。

在吴梁看来事无不可对林兆而言,周严此话的心思未免有些狭隘了。

但他转念想到周严的处境,心中也微微有些释然。

周严和他们两人赴京途中相识,彼此之间兄弟论交,但是周严年纪却比他们大了许多。

吴梁和林兆和都是少年得意,年至二十都已高中举人,是最有希望登上仕途青云的读书人。

周严的科举之路却坎坷许多,苦读三十载,三十五岁才考中举人,上届春闱又名落孙山。

周严如果这次春闱依然失利,那就要蹉跎到年过四十,以后想要进士及第,科举之路会越发艰难。

虽然古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但是五十少进士,只是说有及第的可能。

但凡学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和血气才情,都会自然衰退,对于繁重的举业应试,也会越发捉襟见肘。

和那些二三十岁的同年,甚至十几岁的才子同科搏杀,攀附青云,金榜题目,得中机遇只会愈来愈渺茫。

即便能再四五十岁高龄及第,受到年龄精力限制,仕途之路发迹的可能,也是十分有限了。

所以,吴梁虽有些不满周严的话,但转念一想,也觉以周严的情形,他会有这等念头,也算情有可原。

随口说道:“那里我去春华楼赴邀,本来也想和宜淳交流拟题,可宜淳却劝我,下场之前多在书经上下功夫,才是正道。

拟题只是拟题,过于沉迷绝非正途,有舍本逐末之虞,宜淳这人才华满腹,颇为自矜,不喜取巧之道,一向都是如此。

之后我们两人便吃吃喝喝,那里还有空说什么拟题。”

周严微松了口气,笑道:“这也在常理,杭州府乃江南科举重地,南方文华举业一向高于北方。

宜淳能在杭州府夺魁解元,只怕是比威远伯贾琮的雍州解元,还多一些份量,他自持才华,不屑取巧,又有什么奇怪的。”

……

伯爵府,贾琮院。

书房里龄官刚刚一曲唱罢,听到书房廊外传来踢踏跑步声,贾琮院里丫鬟举止皆有尺度,很少有人会跑跳着走路。

那急促中带着丝雀跃的脚步,到了书房门外便停了下来,然后便发出噹噹的敲门声。

龄官似乎听出脚步声是谁,微微一笑便上前开门。

那门打开露出个梳着双髻的脑袋,鬓边还挂着粉红的发绳,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带着喜性可爱的神情,正是豆官。

她笑眯眯的问道:“龄官,你怎么关着门,你和三爷在里面干嘛呢?”

龄官听了这话,脸上不由自主一红,说道:“没做什么,不过是和三爷说话呢。”

豆官一双大眼睛滴溜转动,好奇问道:“说话还要关着门说,还不能让人看见了?”

龄官被她问的发窘,微微嗔道:“小孩子家家的,什么都瞎打听,去一边玩去。”

豆官颇不服气的说道:“我都九岁了,还小孩子,别以为我都不懂……”

龄官突然有些心虚,红着脸说道:“你又懂什么了,你敲三爷的门,就和我这些闲话?”

豆官这才回过神来,说道:“我倒忘了正事了,三爷的小厮江流,从外院传了一份封信过来,让交给三爷看。”

豆官和龄官一样,自从进了伯爵府,不算在贾琮的丫鬟之列,又因她年纪幼小,寻常只是龄官的跟班和玩伴。

芷芍见她灵巧活泼,心中很是喜欢,常派她做些取物传话的小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