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五百三十一章 红颜逾情欢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五百三十一章 红颜逾情欢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18:33:57

嘉昭十五年,正月十五。

贾琮一早起来,像往常一样习武练刀,又回了院子沐浴梳洗,刚在书房坐下准备用功。

就见到英莲双颊映晕,娇美无暇,穿洋红印花对襟翻毛长袄,白色交领里衣,淡粉色长裙,捧着一个托盘进来,上面还盖了块朱红贡缎。

贾琮心中好奇,问道:“你手上捧了什么东西?”

英莲甜甜一笑,说道:“少爷忘了今日是正月十五,可是大日子,我们几个自然要做些东西,送给少爷做节礼。”

英莲将托盘上的红绸一掀,里面竟是四五个鲜艳精巧的小东西。

贾琮莞尔一笑:“怎么你们全商量好了,都一气送我荷包,这可足够我用上许久了。”

英莲笑道:“今日正月十五,年头第一个大节之日,我们院子里该热闹喜庆些,也好帮少爷讨些彩头。

倒是有姑娘家送香囊的,只是芷芍姐姐说我们位份有限,也学着别人送香囊,没得给少爷招了闲话,还是送荷包最合适贴心。”

贾琮自然懂得英莲这话的意思。

正月十五有团圆合和之意,少年男女暂时抛开礼法约束,逛夜街,闹花灯,庆新年,秘赠节礼,互诉衷肠。

女子正月十五向心仪男子赠送香囊,是历来就有的旧俗,因香囊便是相思之意。

贾琮身边的几个贴身之人,即便芷芍中途离开贾府,又得皇后凤诏赐礼,已算不得贾家的奴仆。

但眼下她和贾琮还未有名份,日常起居举止,等同于贾琮的贴身丫鬟,更不用说五儿、晴雯等人。

大贵之家,丫鬟情挑主子少爷,一向是内宅礼数上忌讳之事。

如果她们个个嬉笑,都绣了香囊送给贾琮,皆隐相思之意,虽然在伯爵府没人能责难她们。

但事情传扬出去,多半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会给贾琮惹出内帷糜乱的污名。

芷芍便是有了这样顾虑,便让各人改送香囊为荷包,省的给贾琮招来难听的闲话。

香囊和荷包虽都是男子随身之物,但两者却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香囊里只装药草香料,封口如心,才寄托相思之意。

荷包是贴身佩戴的开口小袋,能装香料、银裸子等细小之物,寓意团圆相伴。

贴身丫鬟绣荷包给少爷主子,作为常日随身杂用之物,旁人可是挑不出半点毛病。

英莲歪头拿起托盘中每个荷包,如数家珍的说道:“这个绣了莲花佛手的是芷芍姐姐做的,绣了玫瑰花儿是五儿姐姐的。

绣了红芙蓉是晴雯姐姐的,绣了白芙蓉是龄官做的,这个绣了杏花是我做的。”

贾琮见了这些精致的荷包,心中一阵温暖,又笑着问英莲:”你的怎么就绣了杏花?”

英莲笑道:“我如今管着少爷的书房,眼看少爷就要下场春闱,我听我娘说过,杏花也叫登科花,就是金榜题名的意思。

我绣了杏花荷包,少爷带在身边,必定能保佑少爷高中,说不得还能考个状元回来。”

贾琮拿着那杏花荷包,笑道:“我如金榜高中,必定就是你这荷包的功劳,到时我一定好好谢你。”

英莲听了展颜一笑,很是娇俏宜人,说道:“少爷这话我可记得了,若是高中金榜,可不许忘了谢我。”

两人正其乐融融说着闲话,就见晴雯进来笑道:“三爷,老太太派人传话,史家老爷和太太带着史大姑娘,已入荣庆堂拜望老太太。

老太太请三爷过去一起说话。”

……

从除夕之始至正月十五,年节即将走到末尾,但新年喜庆的气氛却攀上高峰。

每年新春,神京都会举办盛大的灯节,从正月初八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十八。

因为灯期不同,最初张灯的初八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正月十八叫“阑灯”。

这段时间整个神京城内,大街小巷都会遍挂各式花灯,乃是一年之中最绚烂热闹的盛景。

其中有官府设置的官灯,各坊市百姓自发筹资的民灯,各家勋贵王府在宅邸附近悬挂的彩灯。

各大寺院尼庵悬挂的佛灯,各处河道漕运悬挂的船灯,各种挂灯形式不一而足……。

每年的灯节,也是礼法规矩最宽容的时候,男女老幼皆能上街观灯取乐。

即便是闺阁女子,也能暂时摆脱礼法约束,或结伴游街,或车马赏灯。

当然这只是针对那些寻常之家,或小门小户闺阁。

像荣国贾家的大族姑娘,世家礼教森严,却没有这种上大街、挤人群、逛花灯的肆意自在。

但这并不是说,贵勋世家的女眷,就没了年节灯节的欢愉雀跃,她们自有自己寻乐的方式。

但凡勋贵世家豪门,都是家资巨富,府邸宽敞,每到年头灯节,都会在府中遍布悬挂花灯,称之为府灯。

世家豪门府灯之精美绚烂,比外头大街上的官灯民,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华丽的府灯不仅给大族内眷子弟赏玩,也是为来年富贵权势依旧,讨一个红红火火的彩头。

等到后来,各家豪门的府灯,成为贵妇小姐年节走动的要紧物事。

每到一年灯节,各府的太太小姐常会串连赏玩别家府灯,既是聚会取乐,也是交往联络。

今年荣国府世爵新承,并且还是一体双爵的荣耀,多少也显出家业中兴的好兆头。

王熙凤为抬升荣国大房的位份正溯,事先得到贾琮的首肯,对年节礼仪场面可是下了功夫。

单单府灯悬挂一项,年前就从德州聘了十名技艺出色灯匠,整日外院编扎各种精美花灯。

其灯火的精美绚丽,比之往年胜出多矣,也给贾琮讨一个以今胜昔的彩头。

自从正月初八以来,不少来贾家走动的世家女眷,都称今年贾家的府灯,胜过别家许多。

……

荣国府,梨香院。

正月十五,是年头灯节的正灯之日,一上午便有几家老亲女眷,到府上走动交际。

今日到府走动观灯的女眷,有一家并不是贾家的世家老亲,是薛姨妈做东请来的女客。

这家客人是桂花夏家母女二人,并带了几个随身的婆子丫鬟。

前几日王夫人陪薛姨妈去清虚观上香,因观主老神仙张道士的引荐,结识同来上香的桂花夏家主母和小姐。

几个贵妇在一块闲谈,竟然十分投契,仔细叙述家世渊源,薛夏两家竟还牵着些世家之谊,只是多年未曾走动过,后辈才疏远起来。

如今也算异地重聚,两家更多一份亲密。

那夏家小姐芳名金桂,年方十六,姿容秀丽,身形袅娜,举止舒雅大方,是个一等人物。

不仅薛姨妈看了觉得中意,连王夫人也觉得这夏家小姐姿容不俗,是个上得来场面的,看着竟不比宝钗差许多。

更不用说家资豪富,只有一个独生女,竟是个绝户的,哪个娶了夏家小姐,便是白白得了数不尽的家财……。

薛姨妈和夏家太太因都是寡居,且都是皇商之门当家太太,同样都是一门心思儿女债。

二人际遇十分相似,闲谈更是默契,甚至有相逢恨晚之感,恨不得结成金兰之交。

薛姨妈和夏家太太彼此热络,王夫人又在旁点拨几句,气氛更加温煦融洽,都是大宅门中的翘楚,哪里不知其中意思。

薛姨妈离开清虚观的时候,还给了张道士一笔丰厚的香油钱,至于夏家太太有没有同样赏赐,那就不得而知了……。

正月十五正灯时节,正是薛姨妈和夏家太太约下的再见之约。

……

上午,两辆马车便停在梨香院后街正门,薛姨妈和王夫人都迎在门口。

见那夏家母女二人,一脸笑容的下了马车,并带了几个随身的婆子丫鬟。

因这次夏家小姐同来贾府游玩府灯,作为同龄之人的宝钗也来待客,还拉了探春一起作陪。

本来贾家姊妹不少,可以多邀上几位作陪热闹。

但宝钗考虑到夏小姐随母登门走动,暗中有许亲之意,第一次见面接待,不适合做得太过隆重。

且贾家东西两府如今已不同往日,家中姊妹也不是随意就可请来做陪客。

迎春虽温柔和气,一向与人为善,但她本就是伯爵府入籍当家长小姐,名份已经不俗。

自从贾琮承袭荣国爵,长房庶脉已成为贾家嫡正,迎春也就成了名正言顺的荣国府大小姐,连宫中的元春大姐姐都要逊她一筹。

以迎春如今的位份,轻率拉她来陪门第寻常的外客女眷,其中分寸极不妥当,甚至要折了贾琮的脸面,宝钗自然绝不会去做。

黛玉倒是风姿绰绰的灵巧人,只是黛玉毕竟只是贾家外亲,和薛家更牵连不上关系,性子又不喜交际应酬,自然也不好叫她。

惜春还是个孩子,更不能顶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