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五百零七章 宣诏震荣国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五百零七章 宣诏震荣国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18:33:57

宁荣街,伯爵府,贾琮院。

相比于西府喜讯乍起的欢欣,东府这边却是风平浪静。

湘云因嚷着要回东府下棋,宝钗乘势拉了黛玉跟着过来。

几人直接来了贾琮院里堂屋,因这里不仅有上好的棋坪棋子,五儿煮茶功夫更是一流。

湘云和迎春对弈,黛玉和宝钗在一旁观战。

都说棋如其人,湘云棋路飒厉,直接中路,攻势迅猛,迎春棋路绵密,步步为营,进退中和。

刚开始湘云很是占据上风,领先吃了几子,正有些得意,只是刚下过中盘,边角之地便成片失手,迎春轻笑,湘云一下子苦了脸。

堂屋里只听清脆落子声,无其他嘈杂之音,并不会影响到书房埋头功课的贾琮。

前些日子因后膛枪研制事宜,贾琮几乎每日都去城东郊外火器工坊。

经这一段时间的梳理和督导,后膛枪研制已步入轨道,参与部件锻造的各组工匠,在贾琮的引导下,都已摸索出各自营造改进思路。

虽后膛枪研制速度依旧不显快捷,但是却稳步向前,有条不紊,不像没贾琮参与时的凌乱无序。

既然事情已上了正轨,贾琮自然不会搞得自己像工匠一般,一天到晚都守在火器工坊,日常事务都交给副监刘士振打理。

他也从每日必去工坊,变成二三日去一次,或者后膛枪研制遇到问题,刘士振和钱槐会亲自到府上和他请教商讨。

贾琮大部分时间,重新回到应试春闱备考之中。

他将书桌旁的窗子支开小缝,让外头寒冷的空气透入室内,将室内熏笼香热的气息中和掉一些,头脑变得愈发清醒。

英莲穿件杏黄折枝刺绣圆领袍,米黄花卉刺绣马面裙,脚上穿粉白绣花棉鞋,袍子领口袖口都镶白狐裘皮,更衬得她面如堆雪,眉眼如画。

英莲管着贾琮的书房,自从贾琮从金陵返回,心思都用在举业春闱上,英莲也变得忙碌起来。

她干的大抵是伴读和书童的活,整理书籍,伺候笔墨,添茶掌灯。

她帮着贾琮洗笔、磨墨、铺纸,又用镇纸细心压好,便退到书桌一侧,在圈椅上坐了,拿一本杂书翻阅。

桌角还放着一盘糖炒栗子,她一边看书,一边不忘往小嘴里塞吃食,只是不敢嚼出声音来,怕影响到贾琮。

每次贾琮无意中抬头看她,英莲总会拿颗黄灿灿的栗子,讨喜似的塞到他嘴里。

粉白的雪浪纸上,贾琮正在奋笔疾书。

前几日他去洛沧山听课,柳静庵给他拟了五道时文题目,如今他正在做第三道。

当年他参加雍州乡试之前,柳静庵就经常自拟时文题,供他习练揣摩。

柳静庵号称文宗学圣,担任大周礼部大宗伯多年,主持过许多次春闱和秋闱之试。

他对于时局面的把握,对科场走势的了解,只怕很少有人能超过他,他给贾琮出的时文题目,都是深思熟虑,不会是无的放矢。

贾琮自然清楚这些时文题目的份量,每一道时文题他都仔细揣摩,费劲心思推演撰写。

这些年他即便东奔西走,也从没对举业功课有过松懈。

不管是在辽东作战,还是在金陵侦缉断案,身边都带着必要的书箱,得空便会温习经义。

他的这种举动,大概就是宝玉口中无可救药的禄蠹。

他倒不是如此热衷做书呆子,只是清楚世上事皆有溯源,当年他只是东路院艰难存活的庶子,出身隐晦,阖府嫌弃。

如果不是靠读书举业翻身起势,他也不会有今天的局面,做人实在不能忘本。

学而优则仕,读书不仅仅是做官,在这个士大夫为上的世界,科举功名还是极好的保护色。

而且,自己老师柳静庵在他的学业上,倾注了莫大的心血。

柳静庵给他取表字玉章,贾琮也明白其中深意,这位老人心底不赞成他深陷仕途,似乎更希望他做一个纯粹的读书学人。

不过他如今加官封爵,早就身在其中,大概也有违恩师的初衷。

所以,不管是为己为人,努力搏一个进士及第,也是对柳静庵多年教诲,表以敬意和回报。

毕竟堂堂文宗关门弟子,连进士都考不上,那就有辱师门了。

……

荣国府,荣禧堂。

王夫人自从王熙凤嫁入贾家,她便开始养尊处优起来,日常家事都交给能干的侄女打理。

除非是家宅大事,其他事项都不怎么过问,只在内宅诵经礼佛,陪贾母唠嗑,外加宠溺宝玉。

可今天宫中即将传旨,自己丈夫眼看着就要承爵,也是她一生的荣耀,这等大事她自然要亲力亲为。

那些需要悬挂灯笼,那里需要布置彩绸,府上通行主道需要即刻洒水清扫。

中门洞开迎接宣诏天使,需挑选那些灵活小厮在府门守护应对。

迎接圣旨需要的香案火烛,要到库里挑选最好的。

答谢宣诏天使随从的红封,一定要有,礼金不能薄,不让丢了老爷承爵的体面……。

王夫人甚至深谋远虑的想到,自家老爷承爵之后,满神京的勋贵可能都会上门庆贺,府上的门槛大概都会被踩断。

到时来的可都是体面人,这迎来送往的礼节万万马虎不得,不然坠了二房爵主的尊贵脸面,那可是万万不行的。

为此王夫人将除了荣庆堂、荣禧堂之外,府上其他几个主要的偏厅,都预想作为待客之用。

好在这是下面几天的事情,今天倒不用太急,王夫人又让林之孝家的调配人手和用具,有备无患。

府上的婆子和执事丫鬟频繁进出荣禧堂,各自得了王夫人的吩咐布置,便下去尽快张罗起来。

自从方才听到礼部官员传信的消息,王夫人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整个人都看起来特别慈和。

虽然老太太还硬朗得很,但王夫人今天却有了媳妇熬成婆的既视感。

她外面安乐平静,内心其实已心急火燎,只觉荣禧堂里的西洋座钟走得太慢。

她巴望着巳时快些到来,只要礼部承爵圣旨一下,她也就妻凭夫贵,成了正二品朝廷诰命。

从今以后,贾家东西两府,除了老太太的辈分摆在那里,女眷之中就她最尊贵体面。

虽邢夫人还是一品诰命,但死了丈夫的诰命,就算不被朝廷褫夺封号,剩下的也是空架子了,王夫人也不放在心上。

……

本来王熙凤卸任养胎之后,荣国府家务就由李纨和探春打理,如今王夫人亲自指斥方遒,她们两个只是侍立一旁。

王夫人心中正得意满满,突然听探春说道:“太太,巳时也快到了,三哥哥在东府还不知道消息呢,我这就去叫他,等下可以一起接旨。”

一听探春这话,王夫人不禁眉头一皱,如今她心中正自在得很,偏生这三丫头多事,这当口提那小子作甚,白白坏了兴致。

王夫人眼下因觉得志,心中气焰自然上升,想到前些日子,老太太曾让贾琮上书皇上请求承爵,结果被贾琮断然拒绝。

这件事曾让王夫人十分不快,如今想起来愈发觉得气愤,二房的事要他帮忙,他不愿意伸手,如今二房体面了,何必要带上他。

她皱眉说道:“如今府上的人都在说,琮哥儿眼下忙得很,常去城外工坊忙公事,还要在府上读书准备春闱。

他既这么忙碌,自让他忙着去,又何必去吵他,等下接圣旨有老爷和宝玉就够了,这事原也不和他太相干。”

探春听了王夫人的冷淡话语,脸上神情一变,心说太太这话怎么这样生硬,三哥哥那里就得罪了她。

方才林之孝家的传礼部官员的话,明明说让府上诰命和子弟都到荣禧堂接旨。

难道三哥哥不是府上子弟,再说如今家中玉字辈兄弟,唯独三哥哥是御封的立府伯爵,在贾家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等世爵承袭的关口,三哥哥这样的位份都没露面,让外人听了又像什么话。

一旁的李纨听了自己婆婆的话,也觉得有些不太妥当,太太今天大概是高兴过头了,怎么就说起糊涂话来了。

这话要是传到琮兄弟的耳朵了,岂不是白白生了嫌隙,都是一家子骨肉,又何必说这些冷话。

太太也不仔细想过,就算老爷承袭了爵位,以老爷周正的性子,还有宝玉日常那些行径,要想守牢荣国府的家业,可不是容易的事。

两府之中只有琮兄弟一身文武能为,贾家子弟无人能比,再说老爷一向如此看重于他。

越是这个当口,越要对他笼络亲近才是,以后琮兄弟也好一起帮衬看护二房的家业。

太太说这些冷话,不是拆自己的墙角吗?

……

王夫人见自己说了话,探春只是默默无语,对自己这个嫡母也没个回复奉承,心中越发有些生气,只觉平时待见这庶女,都是白费心机。

她知道府上姊妹之中,探春和东府那小子最亲近,竟比对自己亲兄弟宝玉,还要贴心三分,自她跟二丫头搬去了东府,竟再舍不得回来。

她也不想想,她到底是二房的姑娘,还是他们大房的。

平时王夫人不是不知道探春和贾琮要好,虽然心中有些不喜,不过也不太放心上。

如今二房要成为真正的荣国之主,王夫人气性自然也就高了,往日心中的阴私不快,竟然一下子被放大,压得她心中气闷。

三丫头一向当东府的小子是个宝,有这么个吃里扒外的,到时通风报信起来,说不得就让大房插手这份家业。

她看着探春英媚俏丽的摸样,心中忍不住膈应,思量这事终究不妥,荣国府爵位和爵产都归二房掌控,这份权柄万不可生出枝节。

左右三丫头也快到及笄之年,到时随便找个人家嫁出去,省得留在府上成了后患。

王夫人这边正运筹帷幄,明见万里,恨不得将荣国府往后几十年的富贵算计妥当,将妨碍二房荣耀的风险提前掐灭。

这时彩云过来回报,说老爷得了小厮报信,已经从衙门回家,如今已进了二门了。

王夫人连忙将心头一番筹谋暂时放下,兴冲冲起身去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