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五百零一章 奇功定圣恩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五百零一章 奇功定圣恩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18:33:57

大周宫城,乾阳宫。

最近因大同盐铁违禁大案牵联甚广,整个神京城都隐含着动荡不安的情绪。

大同边军指挥北上投敌,正二品边镇总兵牵罪入狱,多达八家勋贵牵扯其中。

据说再过几日,数十名牵扯落罪的边军将官,将被陆续押送至神京受审。

今日早朝,都察院几名御史上奏,严斥勋贵子弟目无国法,骄奢贪鄙,倒卖违禁,扰乱边陲,应予严惩,不可姑息。

更有缮国公之孙世袭三品镇武将军石光珠等勋贵,弹劾孙占英、钱绍扬等人身具高位,屡受皇恩,却不知感恩。

此二人相互勾结,为祸边城,败坏人心,国法难容,应早日明正典刑,以安人心。

又言勋贵子弟戍边,本秉承报国之心,却被钱绍扬等人蛊惑教唆,犯下失矩之举,令人痛心疾首,恳请朝廷予以教化,准其自新赎罪。

自来文武不同路,存在天然的隔阂。

如今边军出现舞弊投敌之事,多家勋贵子弟牵扯其中,足见武勋粗鄙失德,文官自然照例要踩一脚。

而缮国公之孙石光珠等人皆为世家勋贵,这次大同盐铁违禁大案,他们都有亲友子弟牵扯其中。

或为同气连枝之意,或为勋贵群体张目,自然要给涉案勋贵子弟做些开脱。

嘉昭帝收到诸般奏本,留中不发,对各方看似义愤公道,实则各藏私心,心中虽明晰,却皆不置可否。

……

等到下朝之后,传召内阁大学士蔡襄、兵部尚书顾延魁、礼部尚书郭佑昌、忠靖侯史鼎等心腹之臣入殿议事。

等到传召之臣入殿侍立,嘉昭帝说道:“大同盐铁违禁要案已审讯完备,相关人犯罪证确凿,只是此案牵扯极大,引动朝野波动,众目睽睽。

因此,召集各位爱卿咨事议论政,以备裁决。”

大学士蔡襄说道:“启禀圣上,大同盐铁违禁之事,牵扯大同边军,兹事体大。

大同总兵钱绍扬,身为军镇首官,位高权重,包庇下属,倒卖盐铁,收取贿赂,为恶极大,应予以严惩,以束国朝纲纪!

孙占英投敌叛国,更是死不足惜,待国朝使臣交涉北虏,引捕此贼,明正法典。

其余从犯之人,依臣愚见,根据其罪大小,由三法司依律进行处置,以彰律法森严。”

蔡襄是文官翘楚,擅长政事缓急权衡,深通理事轻重机变。

他这一番话对于事态主旨立场鲜明,对事情的旁枝末节,也留下一定余地。

毕竟今天嘉昭帝召集议政的官员,除了他这样的文官,还有忠靖侯这样的武勋。

蔡襄作为文官,骨子里难免有打压武勋的潜意识。

但他深通为官之道,圣上既会召集文武同殿议事,就是想在文武两道寻求平衡。

自己如果完全以文官立场议事,必定难以全部如愿,所以他才提出首恶必诛、余者依律而办的主张。

大周九边重镇,自八年前大败蒙古土蛮部,去岁贾琮平定辽东女真,其余并无大的战事发生。

九镇边军承平日久,已生出懈怠骄奢之状,大同总兵钱绍扬包庇枉法,便是边军这种状态的明证。

蔡襄身为文官阁臣,目光长远,精于权谋,深通以文制武的手段。

武勋开始骄狂抬头,扰乱边镇安定,打掉一个正二品大同总兵,清洗掉一批边军将领,打压遏制武将群体气焰,也就达到了目的。

所谓的从犯之人,依律处置,不过是他给武勋留的一个活口,那四个纨绔勋贵子弟,不论生死,都左右不了大局。

……

蔡襄称钱绍扬为此案首恶,也不是信口而言。

钱绍扬虽没直接参与盐铁违禁贩卖,但他身为大同军镇首官,手中权柄极大。

孙占英虽出身大同世家,但不过区区一个军指挥,如果不是钱绍扬的包庇维护,他没有足够的依仗,如何能肆无忌惮做盐铁生意。

如今孙占英投敌北虏,一时难以成擒,钱绍扬身为大同总兵涉案,自然是此事无可辩驳的首恶。

大同盐铁违禁大案,已经轰动朝野,官民两道众目睽睽,朝廷要向天下示之以公,先诛首恶,首恶必诛,便是最要紧的一条。

……

等到蔡襄话音落地,兵部尚书顾延魁说道:“启禀圣上,此次大同指挥孙占英罪行败落,便立即北上投靠土蛮部安塔汗。

此举不可能是孙占英仓促起意,必定是他与蒙古土蛮部早有勾结。

自八年前,平远侯梁成宗五战五胜蒙古土蛮部,土蛮部安塔汗的实力大受折损,远走塞外休养生息。

但是,根据各镇斥候探马收集的信息,安塔汗虽因实力受损,暂时放弃南下牧马的打算,却没停下积蓄实力的图谋。

自从大败与平远侯之后,虽没再领军袭扰大周九边重镇,但在塞外草原却从没停止过杀戮征伐。

这些年他东征西讨,征服残蒙流散各地的多个部族,如今麾下掌控十万余户,控弦精锐号称二十万众。

比之当年与平远侯对峙鏖战之事,实力优胜往昔,以安塔汗的秉性和野心,他迟早还是我大周边陲心腹之患。

臣受陛下圣意,协同礼部郭大人确定人选,筹备出使残蒙土蛮部之事,曾向锦衣卫调阅孙占英相关宗卷资料。

锦衣卫从孙家店铺中缴获的账目,显示孙家历年出关游商路线,和土蛮部活动控制区域,多有重合之处。

孙占英贩卖盐铁违禁之物,只怕多半都入了土蛮部安塔汗的囊中,以供其积蓄物资,蓄养刀兵实力。

孙占英果断投靠之事,说明土蛮部安塔汗的势力,这些年对边镇之地没有停止过渗透,像孙占英这样被他收拢的人物,只怕不在少数。”

……

顾延魁这一番话,让嘉昭帝心中凛然,在场的蔡襄、郭佑昌、史鼎等都脸色一变。

他们都知道顾延魁乃是两朝老臣,生性刚直忠诚,处事严谨务实,从来不是一个危言耸听之人。

他作为兵部尚书,会有各种渠道接触军武敌对信息,蒙古土蛮部是大周在北疆一大隐患,历来是兵部关注的重中之重。

顾延魁出身边镇军伍,如今官居兵部尚书,他对于北虏动向的判断,具有相当的权威性。

刚才他这一番话,思虑缜密,有理有据,谁都能听出是中肯实明之言,只怕也是离事实最近的推断。

顾延魁继续说道:“土蛮部首领安塔汗,是残蒙各部族罕见的一代枭雄,蒙古人称他有乃祖之风,此人多谋好战,野心极大。

八年前他大败于平远侯梁成宗,视为奇耻大辱,这些年他私通边关,收集盐铁物资,吞并蒙古部族,积蓄人口兵马,其志不小。

臣以为安塔汗雄心不死,来日必定会卷土重来,他和大周终归会有一战。

战者,上下同欲,将士用命。

国朝世传勋贵,曾数代在军中征战效力,即便天下承平日久,武勋之家永烈之气减退,但武勋之门在军中人脉和号召,不容忽视。

此次大同盐铁违禁大案,牵扯多家世勋之门,多家承爵人和嫡脉子弟落罪,以至于神京世勋豪门人心惶惶。

臣赞同蔡大人的谏言,对大同盐铁案首恶钱绍扬须严惩不贷,其余涉案之人依律处置,不做过多牵连。

使武勋之家深明圣上教化宽宥之风,来日需为国征战之时,依旧保持武勋勇烈之风。”

……

顾延魁的话语说得虽然含蓄,但是在场的几位大臣都是久经宦海,自然都听得懂其中意思。

顾延魁对大同盐铁大案的处置态度,几乎和蔡襄完全一致,首先都是要对首恶钱绍扬严惩,以正国法,以彰视听。

对其他参与从犯之人,按其罪责大小,依律法办。

予以严惩和依律法办,可是天差地别的两个尺度。

顾延魁所说的依律法办,与其是说那三十多名涉案军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