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四百九十八章 君臣定爵资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四百九十八章 君臣定爵资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18:33:57

大周宫城,乾阳宫。

礼部尚书郭佑昌虽深知,皇帝对四王八公等勋贵,心底深藏厌弃和隔阂,颇有除之而后快的算计。

但是他身为礼部大宗伯,有秉正国朝法统礼教之责,如任凭忠顺王爷这样的枭然之言,践踏道统礼数,他还有什么颜面做礼部首官。

虽然郭佑昌这个礼部尚书,是当年嘉昭帝借贾琮被诬告之事,乘势兴起大礼仪之争,才赶鸭子上了位。

但郭佑昌当了一辈子礼部堂官,当年柳静庵担任礼部大宗伯之时,他在柳文宗麾下久受薰陶,历来将道统法度看得极重。

像他这样的人,十年寒窗,做了几十年礼部文官,些许礼义风骨绝不敢抛弃。

即便深知嘉昭帝心有深思,但对忠顺王爷这样的狂悖之语,他万万做不到置若罔闻。

况且贾琏不过是个没承爵的荣国子弟,如因他身有罪愆,就革除荣国相传世代的爵位,甚至还要抄家贬族,无异于妄行暴政。

如果都按这个尺度,满神京的世传勋贵都要被除爵抄家,因为但凡世家大户,谁家没有几个贾琏这样的不肖子弟。

如果到了那个地步,岂不是大兴连坐酷政,国朝法统礼数何在。

郭佑昌昂首说道:“启禀圣上,大宗正此言有违刑律公道,有逆道统礼教,万不可行!

谢鲸、戚建辉、裘良等三人是承爵勋贵,身犯重罪,以宗人之法除爵抄家,尚在商榷之列。

荣国府贾琏,并不是荣国承爵人,不过贾家一子弟耳,其身犯罪愆,应以民之刑律惩戒,不涉宗人法度。

如荣国府因一不肖子弟落罪,而妄行除爵抄家之举,有悖常理,有违法度,一旦成行,必定搅乱人心,招致非议,天下侧目!”

一旁的忠顺王爷见郭佑昌言辞犀利,将自己的话驳得一文不值,对自己不留丝毫情面,气得脸色紫涨。

说道:“圣上,臣之所以提议除荣国爵,实在是因荣国子弟荒悖无德,根本不配担当勋爵之荣。

荣国一等将军贾赦已亡,世子贾琏犯下大罪,已无承爵之资,依宗人法度,长房无人承爵,需兄终弟及,由二房续承爵位。

然荣国二房贾政才略平庸,十余年枯坐官堂,毫无德行建树,承当勋爵之位,也不过是勉为其难。

宗人贵勋承袭爵位,既有兄终弟及,更讲究子承父爵,嫡庶有别。

贾政嫡子贾宝玉,文武不成,游手好闲,懒惰荒唐,德行败坏,甚至口出狂言侮辱父皇,宗人府曾发文严斥。

此等无德逆君之徒,绝不能让之承爵勋位,不然将至圣上与诸臣弟之孝道体面于何地!”

郭佑昌听了这话,心中微微一凛,这位大宗正不知是得了圣上的授意,还是对荣国贾家抱有极深成见,当真有些除之后快的急迫。

他这么寥寥几句,就将话头架到圣上和皇室的孝道体面,这可是万万无法逾越的门槛。

贾家那个什么衔玉的贾宝玉,必定就此断了承爵之资,对一个世家子弟而言,相当于被废黜一生。

荣国贾存周,虽才略平庸,但德行还算颇为周正,但子不教父之过,在教养子嗣一事,他难免终生留下话柄。

倒是贾家长房的贾玉章,从小被生父嫡母虐待歧视,天生地养一般,却能出落龙驹凤雏一般。

门户之内,冷暖悬殊,出了天差地别的两人,也是一件奇事。

……

忠顺王爷继续说道:“因此,贾政即便能续承兄爵,将来也已无嫡子传袭,如何能成体统。

贾政倒是有一庶子贾环,年方九岁,乃婢仆所生,自小受其母教唆熏陶,言行邪狭,在贾府人憎鬼厌,与那宝玉一丘之貉。

贾家二房虽有三代贾兰,但自幼丧父,国朝宗人法度,父爵子承,禁隔代传承,且失怙者不能袭爵,因此贾兰虽嫡出,却无承爵之资。

由此可见,荣国贾家自贾政之后,后辈荒疏,已无承爵良材,臣弟这才会提议除荣国爵,以免勋位贵重,所传非人,有辱国体。”

一旁的郭佑昌听了这一番话,不禁对忠顺王爷侧目而视。

这位大宗正为了除荣国爵,可算是计算精明,虽然言辞苛刻,但方才所言居然有理有据,也算费尽心机。

这位大宗正如此挤兑荣国贾家,或许不单出于个人私怨,而是他揣摩出了圣上的心思……。

十五年前神京发生吴王之乱,当今圣上借势奇绝登基。

身为四王八公中坚的宁荣二公,出于和太上皇和吴王的渊源,两不相帮,只作壁上观。

此举曾让当今圣上,以及拥戴圣上登位的忠顺王爷,各自都芥蒂难消,这段陈年旧事,似乎一直遗毒到如今……。

不然,方才忠顺王爷对除荣国爵高谈阔论,圣上也不会任由他信口而言,却未加阻挠。

郭佑昌心中正思虑纷纷,突听御案后的嘉昭帝说道:“大宗正所言未尝没有道理,贾家二房宝玉之流,的确难当勋位贵重。

但是,郭爱卿所言,贾琏不过荣国一子弟,身犯罪愆,不涉宗人法度,应以民刑量之,也是合乎法度,公允之论,此事颇有些为难。”

嘉昭帝说完这话,郭佑昌发现嘉昭帝看了他一眼,目光清冷沉凝,意味难明。

此时站在一旁的忠顺王爷,突然也有意无意斜了他一眼。

郭佑昌察觉到场面有些古怪,心中不自禁咯噔了一下,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听到上首嘉昭帝的声音悠悠缓缓,晦明难测,说道:“郭爱卿,你和大宗正之言,皆有些道理,以你所见,此事该当如何?”

郭佑昌突然想起往事,当年贾琮勇夺院试案首,被同科秀才诬告,嘉昭帝是如何话中藏锋,将他一步步带偏,最终不得不站在皇帝这一边。

此时,贵为礼部大宗伯的郭佑昌,心中凭生出似曾相识的感觉,自己似乎又一次掉坑里了……。

……

但是,要郭佑昌顺着忠顺王爷话风,附和荣国后辈无人有承爵之资,因此同意除荣国爵,他是绝对不甘心说出口的。

不仅心中礼法道统,不允许他说出违心之论,而且,身为一品部阁首官,被人愚弄下套,总是让人很不舒服的。

郭佑昌正绞尽脑汁,思量如何应对,那怕置身事外,让嘉昭帝不再从他这个礼部尚书口中逼出话头,作为皇帝成事的注脚。

毕竟,但凡文官的士人,还是攀爬的部阁首官的文官,都把清名看得重逾性命,万不想沾惹上谄媚圣心,妄动诛灭的污名。

正当郭佑昌心中踌躇难定,突然殿外内侍入内报道:“启禀圣上,锦衣卫指挥使许坤求见圣上,说是有大同紧急军情禀告。”

嘉昭帝一听这话,目光微微一愣,数天前他让许坤调派锦衣卫精干,协同五军都督府官员,下大同传旨拿人。

钱绍扬和孙占英还未押回神京,怎么锦衣卫先从大同带回紧急军情,嘉昭帝心中微微一紧,说道:“宣他入殿!”

郭佑昌经这事一打岔,倒是暂时躲过皇帝的锋芒。

许坤快步走入殿中,脸色颇有忧色。

他到了御案前,行礼说道:“启禀圣上,锦衣卫从大同传来急报,军器司指挥孙占英,六日前于圣旨未达之时,畏罪偷关潜逃!”

嘉昭帝脸色肃然,双目厉芒闪动,喝问道:“孙占英本就是存疑之人,京中旨意未达之前,大同锦衣卫所就没有事先防范!”

许坤额头沁出一层冷汗,说道:“神京锦衣卫赴大同侦缉孙绍祖,回程曾和大同锦衣千户所交接,他们在孙府附近都布有眼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