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四百七十九章 父死子承爵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四百七十九章 父死子承爵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18:33:57

宁荣街,荣国府。

贾琮和贾琏从崇清坊扶了贾赦灵柩返回,在荣国府中设了灵堂,分派家仆操办设牌、停灵、祭奠等事宜。

荣国府正门洞开,四处悬挂白帷丧旛,两边灯笼日夜点燃,乱烘烘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

贾赦虽是个纨绔之辈,但却是荣国府承爵人,在荣国府位份不凡,生前只能蜗居东路院,死了倒堂而皇之入了荣国正府。

嘉昭帝粉饰贾赦无罪之身,夺情贾琮的赐婚之荣,在和太上皇的隐形角力之后,最终取得完胜。

虽暗中令锦衣卫秘查宏椿皮货之事,但在明面上自然要把戏份做满,贾赦一应丧事都按贵勋亡故之礼。

宗人府官员到府接洽礼仪规矩,钦天监阴阳司特地送来择日之期,择准停灵十八日,贾家也定三日后开丧送讣闻。

荣国府又请一百零八高僧在灵堂拜大悲忏,超度贾赦阴魂安稳,以免亡者之罪。

贾母又再设祭坛,又从城中清虚观、长春观等知名道观,选聘九十九位修真道士,在东路院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

贾赦灵柩安灵三日之后,贾家向神京至金陵的贵勋世家、亲朋故旧等发送讣闻,上门致悼的勋贵、官员、亲朋络绎不绝。

贾赦的丧礼办的哀荣豪盛,完全是百年国公之家的气度,在里外人等看了,也都觉得本该如此。

在这等喧哗荣盛的表象之下,已完全麻痹贾母、贾政等荣国当家人的神经,不会去想什么深危之事。

他们似乎都忘了,贾赦身亡那日,为何锦衣卫会大早闯入东路院拿人,他们也没去深究其中原因的敏感触觉。

所有人当中,只有贾琮心中清楚,以嘉昭帝的心思谋算,贾赦之事并不会就此了结,后续必定还会生出许多变数和纠葛。

……

而就在贾赦停灵荣国府那日,宫中也传出讣闻,洪宣帝宠妃,对上皇永安帝有养育之恩的甄老太妃,日前薨于清和宫。

礼部和宗人府发出敕令,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

嘉昭帝即日发下诏书:太妃薨逝,视为国丧,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三月不得婚嫁。

且在甄老太妃过世第二日始,嘉昭帝每日于繁忙政事中,都会抽出时间去清和宫守灵,以示对上皇和甄老太妃的尊崇。

而且嘉昭帝去重华宫向上皇请安的次数,也比往日更加频繁起来。

皇帝的这些举动,将当日借贾赦之死,夺情太上环赐婚之事,而使朝野孳生,父子君王嫌隙的谣言,很快变得烟消云散。

同时,皇帝对甄老太妃身后侍孝的举动,将老太妃的丧事荣哀,进一步推到高位,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让人忽视背后的某些阴暗。

贾赦的葬礼,正遇上甄老太妃这等国葬,贾母只好在贾赦停灵第四日,将一应丧礼规格降了一等,以示对宫中贵人的尊崇哀念。

而自宫中开设太妃祭堂,贾母、邢、王等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

因家中女眷每日入朝祭拜,贾赦丧礼由贾政、贾琏、贾琮等男丁守灵料理。

贾母担心内院无人看管,就拜托薛姨妈帮着照看,又因王熙凤闺房年轻,便请了妇假,让她府上料理内务。

……

贾琮每日天明,便一身孝衣,到灵堂守灵,焚纸烧钱,叩拜悼客。

如今是孝义大于天的时代,当年贾琮在东路院被生父嫡母虐待,随着他不断峥嵘卓越,名动天下,这些旧事也成为市井趣谈轶事。

如今神京城里无人不知,贾琮和生父贾赦嫌隙极深。

且这次又因贾赦突然身亡,皇帝出于孝道夺情赐婚,连累贾琮失去天大荣耀,在外人看来,贾琮必定对生父更增厌弃。

贾琮少年荣发,招惹他人嫉恨侧目,总是少不了的,外人暂且不说,家里便有王夫人这样的人物。

因此很多人都在冷眼旁观,等着看贾琮对生父孝礼,出现什么慢待轻忽之举,一旦生出把柄,便是万人唾骂的忤逆之事。

只是最后出乎那些人的意料,虽有父子嫌隙,但贾琮丧事服孝的礼数,却做得一丝不苟,不厌其烦,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贾琮这般举止,不仅是因他对眼下孝礼之道,在世人心中大如天的清醒认识。

更因这次嘉昭帝借父丧为贾琮夺情赐婚,他就必须扮演好恪守孝道的角色。

因此,每日外客入府悼念,他事事谨细,言语接待,叩拜跪谢,执礼甚恭,丧事内外调度,也常亲力亲为。

外人实在看不出,他因与生父嫌隙,而对丧事有半点怠慢之情,而贾母、贾政等家人见了他的孝举,也都心有赞许。

只是如此过去数日,神京城中便开始传出,威远伯贾琮不计生父旧怨,恪守孝道,视死如生之类的佳话。

自有中车司密劄,将贾琮孝礼之举传入宫中,嘉昭帝知道之后,也是心中安然。

以嘉昭帝的敏锐和智谋,当然不会相信,以这两父子的过往,贾琮会对贾赦生出什么孺慕之情。

但有一桩事却是显而易见的,贾琮十分明了自己夺情赐婚的深意,而他无可挑剔的孝道之举,为自己夺情赐婚,画上完美的注脚和句号。

……

清晨,旭日初升,红彤彤的阳光照耀,映着贾赦灵堂外白幡低垂,透着一股异样的肃穆。

贾赦的灵堂以棺椁灵位为界,用帘幕遮挡,分为内外灵通。

内堂为女眷守灵之地,外来女客人祭拜之所。外堂是贾琮、贾琏守灵之地,接待外来男客祭拜。

这天刚微亮,贾琮和迎春像往日那样,早早过来,分别在内外堂守灵。

只是他们刚刚在灵堂跪定,贾琮便听到内堂有轻盈的脚步响起,心中便微微一动。

这个时辰还不会有外客祭悼,贾琮便起身进了内堂

果然见黛玉也刚刚过来,正陪着迎春跪坐烧纸。

黛玉虽不用像迎春那样披麻戴孝,却也是一身素服。

穿素白底子对襟褙子,白色交领中衣,象牙白的素色长裙,满头秀发并无首饰,只簪了一朵白花,清简秀雅,文静婉约,不可方物。

自从贾琮和迎春服丧以来,家中姊妹常会素装前来,陪伴迎春守灵。

其中黛玉来的时间最多,常常贾琮一早从东府过来,没过多久她也会过来陪迎春守灵。

等贾琮晌午回去用饭休息,贾琏过来替换,黛玉才会和贾琮一起回东府。

贾琮过来在黛玉身边跪下,问道:“妹妹怎么又一早过来,也不多睡一会儿,刚病过一阵,也要仔细将养着些。”

黛玉往火盆里放了一张纸钱,火红的光,映照俏脸粉红,说道:“哪里就有这么娇贵,病早就好了,不过来陪陪二姐姐。”

迎春心中却是明白的,知道黛玉过来,可不是为了陪她,口中却柔柔说:“还是林妹妹最贴我的心。”

……

迎春和贾琮一样,都是父母缘单薄之人,她从小生母亡故,被贾母接到身边抚养,从此便和生父嫡母十分疏远。

邢夫人只想着在东路院揽权敛财,贾赦每日只管和小老婆喝酒取乐,心中几乎都快忘了有这个女儿。

一年到头也就年节礼数,迎春和贾赦两父女才见上几面,一年到头连话都没机会多说几句。

也就是这样亲情缺失的环境,才养出迎春二木头的性子。

直到四年前,贾母将贾琮也接到西府来养,迎春身边有了贾琮这个兄弟,心中重新有了寄托,才慢慢去了寡言木讷的性子。

如今迎春更是将一座东府,打理得里外妥当,也从贾母眼中的默默无闻,变成一等看重的孙女儿。

没过一会儿,探春也一身素服进内堂守灵。

灵堂肃穆,不便多言,四人只是静静跪坐,灵堂空寂,却也不乏味,有的只是各自情怀的陪伴,温和脉脉的相濡以沫。

……

等到天色大亮,王熙凤带着平儿,才姗姗往灵堂走。

走到半路,便看到侍书和紫鹃,腰上系着孝带,正在灵堂外面的游廊上坐着说话。

她们见了王熙凤,连忙起身行礼。

王熙凤笑问道:“一大早不伺候你们姑娘,怎么在这里坐着。”

紫鹃说道:“我们姑娘在灵堂陪二姑娘守灵呢。”

王熙凤听了也不在意,只是边走,和身边平儿笑道:“这琮老三惯会讨女儿家欢心,他这一守灵,家中姊妹都巴巴跟了陪着。”

平儿听了王熙凤无心一句话,心中猛然一跳,回头看了坐在游廊上的紫鹃。

突然想起那日,自己去迎春院里传信,说的是三爷赐婚之事,当时自己离开时,远远看到黛玉的背影。

如今回想起来,很可能是黛玉进了迎春的院子,不知怎么没进门,便又独自离去。

这事只有平儿自己知道,当时并没有当做一回事,回来也和别人提起过。

如今她看到紫鹃,便想起子大老爷丧礼以来,林姑娘几乎每日都会过来,回去时都是琮三爷陪着回东府。

其中亲密形状,仔细想起,和其他姊妹有些不同。

本来内院少爷小姐从小一起长大,也不算什么事情。

可是再联想到那日,自己离开迎春院里,当天下午,林姑娘突然大病一场,惊动了老太太,连带着东西两府都不安宁。

莫非是林姑娘听了三爷被赐婚,急痛攻心才得的病,想到这里,平儿心里也吓了一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