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媒妁可当时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四百六十三章 媒妁可当时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18:33:57

扬州,两淮巡盐司衙门。

后院内堂之中,一名须发灰白的老者,正在给林如海探气把脉。

林如海的身边还站着个少年,身姿玉立,气如芝兰,相貌俊美英睿,令人见之难忘。

贾琮一行人,今天上午刚到扬州巡盐司官衙,而张友朋已在衙门后堂住了四天,专心为林如海诊病调养。

等到张友朋诊脉完毕,一旁的贾琮问道:“张先生,姑父的病灶如今可有好转?”

张友朋还没回答,林如海便笑道:“以往请的大夫,用了许多针药,见效甚微。

这几日,张先生为我汤药调养,实有立竿见影之效,医术神异,令人钦佩。”

张友朋抚须说道:“林大人过誉了,如没有异常之法,我能为大人做到的,也就是眼前这般模样了。

这几日老夫为大人问诊探脉,大人的病虽是忧心操劳过度所致,但其中病灶根源,却有些与众不同。”

贾琮和林如海听了这话,神情都有些惊诧,不懂张友朋话中的意思。

贾琮问道:“张先生,何为病灶根源与众不同?”

张友朋说道:“世间万物生死孕养,并无常法,而是各有盈亏圆缺。

人人十月怀胎所生,有的人落地之后便筋骨强健,而有的人生来气脉孱懦,就是因个人先天生养气血不同。”

林如海问道:“按先生的说法,本官是不是就是先天气脉孱弱之人,所以才会动辄病症缠身?”

张友朋回道:“其实先天气脉孱弱之人,并不算少见,只要能善加保养,细斟饮食,宽养身心,远离悲恸,也能寿过六十,一如常人。

只不过气脉孱弱之人,易受外邪侵害,经常会被病痛蹂躏,却是免不了的。

这些日子,我为大人诊治,医者讲究望闻问切,病理追根溯源,我和大人闲谈之中,以及大人名声传闻,也能断定其中根源。

大人出生富贵之家,原本足有荣养之资,可以安享一生。

只是大人少年科场得意,苦读书海,日夜心血灌注,对身体根基损耗极大,三十岁之后,先天气脉孱弱之症便难以压制。

而这之后,亲眷丧亡,骨肉远离,心情难免悲恸沉郁,加之公务繁忙,日夜操劳忧心,积重难返,才有今日之症,想要根除已极难。”

贾琮听了这话,心中微微恻然,张友朋话语直率,他是已诊定林如海的病灶已深,医治已很是棘手。

……

贾琮数次见过张友朋的神奇医术。

当初邹敏儿胸腹中刀,伤重欲死,换了寻常医师,只怕早就香魂归天,却在张友朋神异针药之下,宛如起死回生。

所以他对张友朋的诊断深信不疑,先天血脉孱弱,和后世所说的先天不足,如出一辙。

有人一生下就有先天心脏病、血友症等等,身体状况比常人羸弱许多,寿命也不会太长。

先天气脉孱弱,多半还会延代遗传,只怕黛玉自小体弱,心思敏感多思,易悲易哭,根源便在于此。

林如海淡然笑道:“我已年近半百,生死之事早已豁达,张先生可否告知,我还有多少寿数?”

张友朋说道:“大人也不要过于悲观,如今还未到绝境,老夫只要以宝药为引,辅以君臣阴阳之法,制成对症的丸药。

大人依法服用,荣养身体,克制操劳勤苦,延寿十年不成问题,或许还能更长一些。

但大人已年过四十,根基已固,想要根除先天之症,却已无可能。”

世人都是贪生畏死,这是人之常情,林如海病体缠身,早就有不虞的心理准备,但是知道有对症之药,还能延寿十年,还是异常欣喜。

说道:“张先生有此妙方,还请降恩施术,所需诊金药材,在下必定倾其所有。”

十年寿数对林如海来说,已经足够他完成心中未了之事。

他看了一眼贾琮,心中思绪翻涌,十年之内,我的玉儿早该终身有托,自己也就了无牵挂。

贾琮突然问道:“张先生,我那表妹也是从小体弱多病,是否也是先天气脉孱弱之症?”

张友朋回道:“我在神京之时,也曾听舍弟说过荣国府林小姐之事,虽然我从未面诊,但林小姐之症,必定是血脉相传之故。”

贾琮双目炯炯,问道:“以先生宝药之法,是否能为我表妹消除先天之厄?”

林如海也神情激动,说道:“先生如能消解小女的隐厄之症,林家上下永感大德!”

张友朋看了贾琮一眼,说道:“林小姐既然还小于威远伯,那就是未到及笄之年,精血根骨尚在养育之时。

她的情况比林大人要乐观许多,只要用我的宝药之法,服用荣养二载,就能达到养育血脉、固本培元之效,根除血脉孱弱之症。

将来让她像寻常女子一样的生养寿数,还是可以做到的,不过一切要等在下回京,当面给林小姐诊断之后,才能最终确定。”

……

贾琮听了这话,也大松了一口气。

虽然这几年他对黛玉时常开解关怀,宽其心绪,又教给她后世一些保养之法,黛玉已不像幼年时那样羸弱,不过这些毕竟只是治标不治本。

只有张友朋这样的当世名医,有专门对症的医道之法,才能一劳永逸,标本兼治。

他出京之时,便想着让张友朋给林如海诊治,万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之喜,能解除林黛玉的体弱之症,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林如海也是神情激动,说道:“我得了张先生数天症治,身体已无大恙,明日琮哥儿就要启程回京,先生正好可以一路同行。”

张友朋听了哈哈大笑:“林大人爱女心切,竟然对老夫下了逐客令。”

林如海连忙笑道:“在下唐突,绝不敢有此意,还请先生见谅。”

张友朋说道:“这样也好,大人的病况已稳定,只要按我的开的方子,按时服用汤药,一年内绝无大碍。

老夫制药所需药材都在神京,早些回京筹备也是正理,等到丸药制成,让威远伯派人急送扬州,让大人及时服用即可。”

贾琮有些好奇的问道:“张先生所说的宝药,不知是何种奇异药材?”

张友朋笑道:“上次你到花溪村之时,就曾见过这宝药,便是那三生迎魂草。”

贾琮顿时恍然大悟,想到当初他去神京城北花溪村,曾在张友朋家中看到一种奇异的兰草。

这兰草和普通兰草相比,形状有些怪异,每片兰叶的顶端,都有三道醒目的金线,就像是用金漆画上去一般。

当时张友朋告诉他,这种古怪的兰草生于天南大泽之中,钟天地灵气而生,十分罕见。

外观与兰草相似,却不是兰草之属,草叶上因长有三根金线,古医书屡有记载,叫做三生迎魂草。

此草有安魂养神,荣养生死的奇效,能炼制出上等宝药。

贾琮没想到,就是这种古怪兰草,能配制出医治黛玉先天之症的宝药。

……

次日,扬州北上的官道,贾琮一行人和张友朋启程回返神京。

贾琮还携带了林家给黛玉准备的半车礼物。

林如海带着陈姨娘亲自送行,望着贾琮一行车队渐渐远去,他马车还停在官道边目送。

身边的陈姨娘说道:“这次多靠琮哥儿请来的张大夫,老爷的病才这么快好转,”

而且还找到医治大姑娘不足之症的法子,这琮哥儿真是难得,我看得出,他对大姑娘是特别用心的。”

林如海微笑道:“玉儿寄居外祖贾家,她有这么一个表兄看顾,我也多些放心。”

陈姨娘说道:“大姑娘几份来信,我看得出她对这位表兄十分看重倾心,琮哥儿对大姑娘也格外牵念。

他们两人,如此一双两好,这等匹配登对,老爷就没想过,给他们做主订立媒妁之约,贾家多半也会同意。”

林如海说道:“我当然想到过这事,琮哥儿如此人物,我也非常喜欢,只是眼下却不是时候。”

陈姨娘好奇道:“这是为何,琮哥儿这等才貌,估计看上的人不会少,此事老爷怎么还迟疑?”

林如海说道:“你也是出身荣国贾家,应当知道琮哥儿生母之事,这桩旧案,是我那岳母最大的心病。

琮哥儿也因此,落地便不得岳母喜欢。

当年夫人在世时,数次提到此事,多有唏嘘。

我那岳母眼中,贾家最金贵的子弟,并不是琮哥儿,而是二内兄膝下的宝玉,前些年听到的消息,岳母一直想将玉儿配给宝玉。

只是几个孩子年岁都太小,所以才一直没说破,我要给琮哥儿和玉儿做主,这事在贾家那边,不一定就一帆风顺。

而且眼下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陈姨娘问道:“是什么重要之事,和琮哥儿和大姑娘有关?”

林如海说道:“数日之前,我收到当年兰台寺同僚的书信,信中提到最近宫中传出的消息。

说琮哥儿被宫中甄老太妃相中,想让太上皇将金陵甄家三小姐赐婚于他。”

陈姨娘听了这消息,神情惊讶,说道:“怪不得老爷说眼下不是时候。”

林如海说道:“琮哥儿是大周最年轻的御封贵勋,说是树大招风也不为过,有赐婚之荣,一点也不奇怪。

如今赐婚之说还没落地,我这個时候提媒妁之约,万一宫中真的下了圣旨,那将置玉儿于何地。

况且,玉儿还未至及笄之年,血脉之患,身体孱弱,眼下也不是媒妁议亲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