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上皇点鸳盟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上皇点鸳盟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18:33:57

神京,大周宫城,午门。

清晨,东方微曦,恢弘壮丽的大周国都,还未完全从长夜中苏醒。

街市之上,只有少数店铺已开铺,路上行人还十分希少。

突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初时听如同闷雷,等到声音越发近了,竟如疾风骤雨,声如擂鼓。

通往午门的宏明街上,两旁店铺中的掌柜伙计,用惊讶的眼光,看到五六匹快马,从街面上飞驰而过。

卷起一路烟尘劲风,街道两旁悬挂旗幡店招,被牵扯得在风中翻卷。

如果不是现在天刚微明,路上行人稀少,即便是皇城禁军出行,也是不敢在城内如此策马狂奔。

马上骑士个个满头大汗,飞奔的骏马喘着粗气,马颈上都渗出一层水汗。

这些骑士看起来经过长途奔波,个个都气喘吁吁,都已到气劲俱疲的临界点。

但是他们依然不敢有半分松懈,似乎马蹄每跨出一步,都在做最后的冲刺。

等到这队骑士即将靠近午门之时,看到午门处熙熙攘攘,站了许多等待入宫早朝的官员。

早就有守卫宫城的禁军,看到数骑飞驰而来,立刻有列队上前警戒拦阻。

这些骑士中为首的一个少年,在马上掏出一块鎏金令牌。

叫道:“我有威远伯军令旗牌,奉伯爷指派,有金陵紧急奏疏要上报中宫,请予以通传!”

为首的禁军校尉听了这话,心中悚然一惊,威远伯贾琮的名号在神京无人不知,而且此时他正是在金陵办差。

更重要的一点,如今朝廷上四品以下官员,能被圣上赐直奏之权,只有屈指可数几人。

每一个都是得陛下信重之人,威远伯贾琮就是其中一位。

那禁军校尉查验过军令旗牌无误,不敢怠慢,急忙亲自入宫传递消息。

这一举动,引起不少在午门等待早朝官员的注意。

而江流刚才一番话音,也让其中不少人听清,人群之中微微起了一阵骚动。

贾家的那位少年,在神京曾卷起不少风波,一向颇为引人关注,只是最近他奉旨南下,已沉寂了好一段时间。

如今竟然派了亲信之人,快马奔于午门,直奏金陵急报,难道他又闹出了什么事故?

……

江流虽已表明身份,禁军校尉也已往宫内传讯,但却需得到回复,才能将奏报传送宫中。

按如今的时辰,还需要在午门等待一段时间。

因嘉昭帝十分勤政,每日天明即起,日日早朝,风雨无阻,除了朝堂例行休沐,数十年来少有停废之日。

眼下正是早朝时辰,即便有外地紧急上奏入宫,也会押后至早朝后。

江流等人在午门一直等到巳时二刻,才有司礼监宫人来取了奏书,呈送入乾阳殿。

江流看着内官举着贾琮的奏报,快步入宫,一直到渐渐消失了人影,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他受贾琮的吩咐,一路上小心谨慎,日夜兼程,不敢有半分松懈。

终于只用了四天时间,从金陵赶到神京,就将奏书送入宫中。

随行的五个火器兵都是军中精卒,如此长途急行,个个疲惫不堪,不过几天时间,他们和江流一样都廋脱了一圈。

好在总算不辱使命。

大事达成,精神松弛之下,一阵深深的疲惫,溢满江流的全身。

他颇有些迟钝的爬上马匹,猛调转马头,说道:“我们去顾大人府上送信!”

……

大周宫城,重华宫

这里是大周宫城中戒备最森严的地方,因这里是大周太上皇永安帝的寝宫。

宫殿御书房内一个穿青色九龙衮服的老者,正举茶盅品茗,相貌清癯,精神矍铄,举手投足皆有威势。

在陪坐在下首的是位满头银发老妇,身穿贵重繁复的凤霓华服,神清目明,仪态端庄,正是懿章皇太后。

懿章皇太后亲自把永安帝的茶杯继满,说道:“陛下,昨日我去清和宫向老太妃问安,她还和我说起芳青和贾琮。

她老人家想要撮合这两人的亲事。

芳青虽不是皇家子嗣,但她从小在宫中长大,这孩子才貌出众,我也一直很喜欢。

那位荣国贾家的威远伯,我虽从没见过,但如今满神京都传闻,少年峥嵘,文武俱全,风姿绝世,无双无对。

这样的人物和芳青定很般配,太妃说和陛下也提过此事,不知陛下心意如何?”

永安帝端起茶杯漫饮了一口,若有所思的说道:“要说单看人物和样貌,这两人倒也是般配。

只是贾琮出身荣国贾家,四王八公子弟,如今又颇得皇帝器重。

芳青这丫头是金陵甄家嫡女,她不仅有老太妃这层关系,她的堂姐还是北静王妃。

这两人的家世人脉都非比寻常,结亲可不单是情爱和谐,牵连的物事可是不少。

甄家给老太妃寄来家信,特意商榷此事,所思所想,只怕也不简单。

朕给他们赐婚倒是简单,一道圣旨而已,只是贾琮娶了芳青,只怕从此仕途前程俱废。”

永安帝放下手中茶盅,微微叹道:“皇后也说过这少年文武俱全,无双无对。

这样卓绝的人物,小小年纪,就要投闲置散,未免可惜了,毕竟人才难得,总之老太妃给朕出了个难题。”

……

懿章皇太后听了永安帝一番话,心中不禁心思翻涌。

她毕竟是后宫之人,思虑问题多从儿女情事上考虑,虽也想过这两人的家世背景,但却没永安帝想的深沉。

永安帝这一番话只说了五分,并没有说尽,那是因他是荣养宫中的太上皇,不再是执掌天下的皇帝,言语之间需有节制。

但懿章皇太后沉浸后宫数十年,作为后宫的女人,有些事可能一时没想到,却不代表她没有足够的眼界和见识。

因此,永安帝那一番话,她只是听到耳中片刻,便已经明白了其中深意。

甄家大房嫡女是北静王妃,北静王水溶在四王八公中颇具名望。

甄家老太妃又是陛下养母,亲缘深厚。

外人哪个看不出,金陵甄家和四王八公的牵连,更不用说甄家和上皇的隐晦渊源。

皇帝当年初登大宝,为了坐稳皇位,对四王八公不遗余力打压削弱,上皇虽有心不平,但为了社稷稳定,只能置之不理。

这是他们父子之间的心病。

贾家的那位少年郎,被皇帝敕封世袭罔替伯爵,谁都看出皇帝对这少年的器重,是皇帝刻意培植的心腹干臣。

老太妃只是想为心爱的后辈,觅得如意郎君,哪里会想到如此之深。

而且,甄家和老太妃挑起此事,就像陛下说的那样,所思所想未必简单……。

如果陛下真的给这两人赐婚,打破了皇帝的谋划,父子之间的脸面就不好看了。

以皇帝的城府心术,对那少年必定从此隔绝圣眷,生分疏远。

……

这桩亲事只是这些隐忧倒还罢了,大不了不赐婚就是,虽然和老太妃分说有些麻烦。

只是更让懿章皇太后惊诧莫名,却是另外一件事。

上皇刚才提起这门亲事,并没半句提到皇帝,却说贾琮文武双全,人才卓绝,如果娶了芳青,必定仕途前程到此为止。

上皇这是担忧,一旦亲事得成,皇帝必定会对贾琮生分,不会再重用这少年,从此投闲置散,一生荒废。

懿章皇太后和永安帝做了一辈子夫妻,对他性情言辞十分了解。

刚才永安帝那一番话语,感怀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位从未谋面的少年,竟有一种说不出的顾念。

这让懿章皇太后怎会不惊异,上皇一生见过多少少年才俊,为何唯独对这少年有种异样青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