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四百二十四章 情潮晚来急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四百二十四章 情潮晚来急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18:33:57

金陵,明泽巷。

听了邹敏儿一番话,贾琮看着手中那份履事文牍,一时间思绪翻涌。

他第一次见到杜衡鑫,是两年前大慈恩寺的动土开光仪矩上。

最近一次见到他,是在改进型红衣大炮护送入都指挥使武库之时。

他虽然已两下金陵,和金陵的各部官员都有些接触,但和这位都指挥司主官却仅仅两面之缘。

这位南直隶卫军第一武官,给他的印象非常不错,和煦从容,气度宽厚,没有武官常见的跋扈气息,很有上位者的温仁风范。

比起曾为他副手的张康年之冷峻城府,不拘言笑,杜衡鑫的风范做派让贾琮觉得顺眼许多。

可偏偏这样一个人,却隐藏了如此割裂离奇的背景,还真是人不能貌相。

贾琮打开杜衡鑫的履事文牍,仔细阅读起来。

那上面被邹敏儿做了不少文字批注,整个信息涵盖更加完整,可见当时她在这份文牍上下了功夫。

邹敏儿说道:“这份履事文牍,是金陵中车司人员,历年收集积累,是我事后单独从他们手中调阅。

这上面说十五年前,当今圣上还是潜邸齐王,受太上皇之命,坐镇金陵,沟通江南富庶豪商,筹集赈灾钱粮。

齐王办完金陵事务,返回神京之时,突然调动当时金陵卫一个小旗官,跟随他返回京城,这个人就是杜衡鑫。

杜衡鑫在神京只呆了不到半年,算时间就是当今登基之后,突然又被调回了金陵卫,原因无从得知。

不过他在这短短半年时间,从小旗官连升两级到了百户。

往后十年的时间里,他在金陵卫军之中,并不显山露水,但是稳扎稳打,逐步晋升,对一个毫无背景之人,殊为不易。

五年前他终于升任到金陵都指挥佥事的高位,三年前升任金陵都指挥司指挥,成为南直隶卫军第一人。”

贾琮看了杜衡鑫的履事文牍,心中也多有震撼。

一个小小的卫所小旗,不起眼的从七品武官,只用十余年时间,就翻盘成为正二品的封疆大吏,实在令人瞩目。

邹敏儿见贾琮神情沉疑,默不作声,似乎在想些什么,便问道:“你是否觉得有些不同寻常。”

贾琮若有所思的说道:“大周的官员升迁,文武两道都是大有讲究。

文官即便出身寒门,只要能在科举上蟾宫折桂,进士及第,再积累数十年之功,便是入阁主政,也不算奇怪。

但如果你在科举上停滞不前,没有进士之身,终其一生,都只能止步五品,比如我只是举人之身,做到五品官就到头了。

但是武官一道,和文官升迁却又大有不同,能攀上三品以上武官高位,都是贵勋高门子弟。

寒门出身,或者身世不显,想要升迁至三品武职,说是凤毛麟角都不为过,总之是无比艰难之事。

杜衡鑫出身的金陵杜家,杜家因勾结隐门谋反而被灭族,这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污点,比起普通寒门出身都要卑贱。

而且朝廷对隐门之事,历来如洪水猛兽,宁可杀错绝不放过,杜衡鑫这样的身份,怎么可能会攀上正二品武官高位。”

邹敏儿出身四品武官门第,自然懂得武官仕途潜规矩,贾琮所说的也正是如今官场现状。

她有些恍然,说道:“他这样不利的家世背景,能升迁到武将正二品,除非背后有一个极利害的贵人扶持。”

贾琮微微一笑道:“你说的没错,这世上还有比当今圣上更厉害的贵人吗?

杜衡鑫的履事文牍上说,当年身在齐王潜邸的圣上,办完金陵之事返回神京。

满金陵的官员之中,似乎只有从七品小旗官杜衡鑫,才能入圣上青眼,并将他从金陵带回神京,之后又连升两级调回金陵。

这才给杜衡鑫在官场发迹,奠定了进身之阶。

从时间上算起来,圣上正是在金陵将杜家定罪斩灭之后,才把杜衡鑫带回了神京。

你刚才也说过,当年圣上在金陵本是为筹集江南赈灾粮款,是有人突然向圣上告密,这才引发杜家的抄家灭门。”

邹敏儿听懂贾琮话里的意思,脸有惧色的说道:“你是说当年告密之人就是杜衡鑫?怎么会是他呢!

杜衡昌是他的同宗兄弟,如果真是他告密,岂不是自己将亲族满门推上绝路,那这人未免也太狠毒了。”

贾琮微微冷笑:“不然又怎么解释,杜衡鑫身为杜家子弟,杜家遭遇抄家灭族之祸,他却能毫发无损,全身而退。

甚至还得圣上赏识,奉调入京,连升两级,所以当年告密杜家之人,多半就是此人。”

邹敏儿听了心中栗然,这世上祸起萧墙的惨事,也不在少数,但是真实发生在自己身边,听来还是有些耸人听闻。

……

贾琮想到自己当年遭遇院试诬告案,才开始和嘉昭帝有了接触,每一次御前应对,都不是轻松之事。

这位九五之尊城府阴郁,智略高绝,谋深疑重,处事不循常法,是个极厉害的人物。

杜衡鑫为了自家发迹,至亲亦可杀,这种心思狠辣之辈,在某些地方或许正对圣上胃口,适合做他的谋事利刃。

只是这个心思他只会心中腹谤,绝不会对外人说道罢了。

邹敏儿说道:“我们来金陵不少时间,中车司日常收集官员动态和言行,这样一桩惊人旧事,为何在金陵从没听官员说起过。”

贾琮回道:“其实出现这种情形,也不算奇怪,大周为流官制,官员三年大考,或升迁、平调、贬谪。

总之官员在一地为官,通常不超过三年,超过五年都是极少的。

而卫所军伍之中,人员的更迭更加频繁,每年都有武官军卒因年高卸甲归田。

当年杜家事发在十五年前,时间太过久远,金陵官场文武官员早就换了几茬,旧事流传早已依稀难寻。

像杜衡鑫这样在金陵卫军沉浸十余年,是极罕见的情况。

况且你也说过,当初承办杜家谋逆大案的官员,最后都不得善终。

此事还和皇储更迭有关联,兹事体大,朝廷必会淡化掩盖,以免扰乱视听。

就算金陵本地有知道真相的老人,多半都是荣休垂暮之年,杜衡鑫身在高位,他们更不敢张扬其事。

所以官员之中无人提起或谈论此事,中车司监察视听,未见痕迹,都在情理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