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三百六十六章 雨幕茶糜香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三百六十六章 雨幕茶糜香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18:33:57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已宴请过甄家女眷,并迎送出府,那位甄三姑娘临走时,还念叨让迎春帮着她向贾琮求字。

只是贾琮突然被传召入宫,黛玉、迎春、探春等姊妹都心中一直牵挂。

贾政听到消息也很是关注,他日常出入工部官衙,知道最近神京官场多有动荡,推事院四处缉捕官员下监问罪,朝廷内外人心惶惶。

这个时候贾琮突然被传召入宫,担心会生出什么变故。

贾母便让鸳鸯去东府等着,等贾琮回府就到荣庆堂说话。

贾琮从宫中返回时,已过未时,跟着鸳鸯来了荣庆堂。

贾政闻讯也到了荣庆堂,黛玉等姊妹便回避到碧纱橱后等待。

贾琮进堂后,发现贾母、贾政、王夫人等都在座。

而派遣一个五品火器司监正,到陪都组建火器司分部,也几乎和其他司衙完全没有关系,属于非常孤立和寻常的火器司内务。

贾琮对贾母说道:“此处下金陵,只是火器司例行公务,说是优差也不为过,都是些平顺寻常之事,并无风险。”

贾政连忙问道:“琮哥儿,圣上突然召你入宫,所为何事。”

二是吏部调配充实考功司官员,联同户部、兵部、五军都督府等衙门,对神京市舶司、金陵卫等有关司衙官员,进行考功论调。

这样的一道圣旨,便是想引其他人瞩目,或者让他们联想到其他什么东西,似乎都不怎么容易。

贾母听了这话倒是放了心,既然是平顺的优差,那便是好事,省的贾琮去金陵又闹出什么事,在金陵老亲口中又生出什么不是来。

这件事曾闹得贾母很没面子,贾母心中还一直记着呢。

贾母可是没忘记,上次金陵水监司大案,金陵史家的两个子弟受牵连入狱,史家人去找贾琮,希望他能出面救助。

方才他宫中与嘉昭帝奏对,便提出采取外松内紧之法,即便派他入金陵协查案件,明面上也需淡而化之,尽量不生波澜。

贾母问道:“你上次下金陵,不是断案拿人,就是绞杀东瀛人,连金陵老亲也没少得罪,这次过去不会又折腾出风险吧。”

神京教坊司琵琶色杜清娘的弟子,教坊司琵琶乐伎邹敏儿,被礼部下谕派遣至金陵教坊司,选购江南乐女歌伎。

一是经过推事院侦缉结果,吏部和大理寺八名官员涉及考功舞弊,着即捉拿下狱问罪,审讯后涉及舞弊人员,一律严惩。

在贾琮出宫第二天,这三道圣旨在当日早朝宣诏,没用多久时间,三道圣旨的内容朝堂内外皆知。

但她们都是有些见识的闺阁,知道贾琮少年得志,为人瞩目,圣眷正隆,要像宝玉那样富贵闲散度日,是绝不可能的,总免不了操心奔波。

而在这三道圣旨之后,其他发生神京城的细枝末节之事,会被人注意到的,其中可能性就更低了。

便说道:“圣上要在金陵开办火器司分部,主理火器推广整训,招揽沿海西夷格物名士,让我不日下金陵主理。”

特命工部火器司监正贾琮,入金陵组建陪都火器司分部,主导江南火器整训,寻访西夷格物名士,培植新学交流勾兑。

只是在以后的几天,宫中依次颁发了数道圣旨。

所以对贾母等人说起此事,自然是轻描淡写,冠以优差美差之名。

贾政听了抚须笑道:“如此便正好,琮哥儿不知要去多长时间,可不要耽搁了明年的春闱。”

能进火器司的不是业有专精的匠人,就是西夷格物名士,除了贾琮和刘士振之外,火器司中连科举正统出身的官吏都极少。

第一道圣旨涉及八名吏部官员入罪,朝野哗然,并在神京引起不小波澜。

……

三是金陵为大周陪都,江南六州一府中枢,海贸远夷聚散之地,为外防海贼倭寇之患,内承格物新学之兴。

因此,火器司事务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很强,几乎不和其他司衙发生交集。

第二、第三道圣旨所谕,事项皆在千里之外的金陵,在神京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只是面上也不好多提这事,因为贾母心中有些忌讳,这孙子命数太硬了些,几月前史哲因抗拒皇帝新政,被夺职罢官,被发配琼州……。

可愣是被贾琮拒之门外,连面都不见,结果一个史家子弟,因酷刑死在锦衣卫大狱,另外一个也被定罪发配。

虽火器司这两年名声不小,但终究是个有些冷僻的匠技衙门。

或许第二道圣旨传到金陵会引起些波动,不过相关官衙官吏考功论调,属于常有的吏治实务,也不算什么突兀之事。

当初史家神京七房史哲太太,还特地和贾母哭诉此事,因为那死于狱中的史家子弟,就是七房至亲。

黛玉见贾琮从辽东回来,不过两月时间,就又要南下金陵公干,心中有些黯然难舍,迎春和探春等也都闷闷不乐。

我的宝玉都快过舞象之年,到如今竟还不能进学,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最多在金陵官场之上,会上演一出有人欢喜有人忧大戏而已,而对金陵以外的地方,几乎是毫无影响。

比如五军火器营火器兵,这几日进行整军,马上要进行例行换防,一千名火器兵,已分批开拔九边驻防,辽东火器营老兵将返回神京休整。

贾琮在乾阳宫与嘉昭帝、顾延魁、韦观繇等人,就金陵之事奏对商议许久,期间涉及许多谨慎布置,自然不好对人言。

至于第三道圣旨,在很多人眼里是最寻常的,说是与人无尤也不为过。

贾琮笑道:“圣上派我下金陵,并不是常驻,只将金陵火器司分部架构搭建,诸般事务开始推行,便可返回神京交旨,不过两月即回。”

自从那日贾琮出宫之后,除了顾延魁和韦观繇,无人知道当日贾琮和嘉昭帝,关于稽查金陵要案的奏对内容。

神京火器工坊突然加紧了营造进度,必须在十日后,完成五门新型红衣大炮的铸造,具体用途和去向不详。

王夫人听了心中便扭,这小子还真得皇帝看重,事事都派他出皇差,还每次都不走空,回来多半就升官拿好处,也没个消停。

而各官衙不时有中下层官员,收到礼部选调公文,隔三岔五的启程,向着南方那座大周龙兴之都,奔赴他们仕途的新里程。

火器司监正贾琮,接到组建陪都火器司分部的圣旨,忙着筛选火器司南下人员,进行各种临行准备。

与其他奔赴金陵履新的官员相比,他倒是显得不紧不慢,因为圣旨未定明确南下日期,只有妥善相机等谕示,所以行程并不紧急。

在那些暗涌的波涛之下,这些让人难以辨识的潜流,他们奔流的方向,都是千里之外有虎踞龙盘之名的古城。

……

宁荣街,伯爵府,贾琮院。

夏日风雨交织淅沥,飞檐翘角之下,青黛色的筒瓦上,雨水千丝万缕流挂成帘幕,落在阶下青石,飞花溅玉般砸碎。

空气中飘荡着,夏日宜人的清凉。

书房之中,英莲俏脸娇美动人,眉头胭脂点红,璀璨夺目,正细心研磨古墨,歪着头看贾琮正在挥毫疾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