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宏文惊世法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二百一十三章 宏文惊世法

作者:沧海不笑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0 18:33:57

嘉昭十三年,五月十四。

清芷斋,五儿正在整理昨晚贾琮换下的衣物。

今天是恩科乡试的第三场,贾琮回府过了一夜,一大早就回贡院入考。

昨夜回来,芷芍五儿等问起,贾琮言自己两场皆顺畅,三场只要正常发挥,此番恩科多半就有斩获。

一想到他脸上那股自信从容,五儿总会心神萌动,不由自主露出笑意。

这时,晴雯正从外面回来,脸上的神色有些古怪。

见了五儿,就在她耳边低声说道:“五儿,刚我去帮鸳鸯姐姐做针线,听她说东府蓉少爷,下月初二就要办喜事。”

五儿低声说道:“我前天回家就听我妈说了,说是东府珍大爷去了玄真观,观里修炼的敬太爷亲自卜卦选的日子。”

晴雯连忙问道:“昨晚你值夜,我听三爷和你说了不少话呢,这事你没告诉三爷吧!”

晴雯松了一口气,说道:“好在伱没说,省得三爷自寻烦恼,坏了功名,其实迟早也是这么一出,三爷虽从不说,心里清楚的。”

在科举取士上,更注重实务之才,对学子僵读书经,不认疾苦,游谈无根,十分反感。

五儿回道:“我还能糊涂成这样,今天三爷考三场,告诉他这事,乱了心思,还怎么考学,什么都没三爷的前程重要。

有学子在一二场书经之试,如果发挥欠佳,但是三场策论如有亮点,还是会有极大可能中试。

反之,如果书经之学滚瓜烂熟,八股写的缜密无漏,但策论却空乏其词,言之无物,却会名落孙山。

而这四题涉及海政、土治、河防、征赋等事,有些贾琮在金陵有亲身经历,早有思虑。

今天是恩科乡试第三场首日,经过前面两场的洗涤,参考的学子因各自发挥不同,心中滋味也是百般相异。

这些日子三爷都在贡院考学,三天才回来过一晚,老爷怕打扰他,也从不叫他过去问话。

所以秋闱和春闱中,实务策论的重要性,在嘉昭朝被不断拔高,并成为是否中试的重要考量标准。

学子只要不死读书,对周边实务有关注、有思考、有灼见,基本上就能顺利答题,区别只在个人角度和深度,这也是最终优劣取胜之道。

连姑娘们都不上门,就怕他分神,要不然走动多了,就算我不说,三爷指不定就知道了,如今这样更好,熬过三场也就不怕了。”

而日常师徒授业与交谈之中,柳静庵对上述实务皆有涉及,特别是江南土地兼并,田盐赋税、民生疾乱等,都有极深的阐述。

……

自嘉昭帝登基以来,其作风重经世致用,推崇实效,反对空虚之学,皓首穷经,空谈国事。

有些在柳静庵所列的书目中,有详细论述。

贡院之中,登科鼓三通敲过,贡院差役,高举考牌,上面写着三场策论考题,在各排考棚之前,来回巡走。

有人踌躇满志,似乎中举已在眼前;有人忐忑不安,寄希望三场最后一搏;也有人淡然处之,许是成竹在胸。

乡试第三场试实务策论,共取五道策论题,四道副题,一道正题。

因此,三场试实务策论,对所有学子都是至关重要,能否一朝迈入朱紫门,几乎是一笔策论定乾坤。

提问的角度都不算艰涩,秋闱毕竟只是科举中途,考察学子对时政的感知能力,题面上不会做专攻艰深的要求。

贾琮看到题牌上共五道策论题,其中有四道为时务策,涉及海政、土治、河防、征赋等实务之事。

当然有些观点,不方便写在乡试答卷中,但只要择其要而言之,就足以切中这些考题的关窍之处。

因此前四题对贾琮来说,并无太大难度。

每当这个时候,对自己拜得柳静庵这样的名师,贾琮感到衷心庆幸,这让他几乎在起跑线上,就领先了他人一大步。

也怪不得蔡孝宇等人,谈到他有柳静静庵这样的先生,都会难掩羡慕之情。

当贾琮看到最后一道策论大题,不禁让他愣了一下,心中涌起古怪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