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 第72章 武后的提拔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第72章 武后的提拔

作者:隐城的驼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51:19

洛阳紫微宫的铜鹤漏刚报过卯时,太极殿的朱漆大门便在晨雾中吱呀开启。李治斜靠在龙椅上,病容比长安时更显憔悴,望着丹墀下分列的新老臣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御案边缘——他知道,今日这道拜相诏,终究是要颁下去的。

武后身着翟衣端立御座右侧,目光扫过殿中诸臣变幻的神色:老臣们垂眸时眉间紧蹙,新贵们则悄悄按捺着袖口下的喜色。

当宦官展开黄绫,念到“擢武承嗣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时,左班首的关陇老臣李义琰忽然抬头,朝冠上的玉簪随动作轻颤,撞在殿柱投下的光影里,碎成一片凌乱的光斑。

“陛下,唐制‘非三品不得拜相’,此乃太宗皇帝定下的规矩……”李义琰的声音带着颤音,却在触及武后目光时陡然一滞。她唇角含着笑,指尖却轻轻按在御案上的《贞观政要》——那页“法者,天下之程式”的批注旁,赫然盖着高宗前日亲批的朱红御玺,

“先帝亦曾破格用魏徵,况今日朕意已决,卿等勿要多言。”李治的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殿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遵旨”声,像落在青石板上的秋雨,透着几分无奈的凉。

这已是武后半年内第三次打破拜相制度。从长安时提拔的裴炎、薛元超,到今日洛阳朝堂上的武承嗣、武三思等四人,每个名字念出时,都像一把利刃,在“三品拜相”的祖制上划出一道新的口子。

她清楚,关陇贵族们盯着的不是这几个官职,而是祖制背后的权力象征——当年太宗定下制度,是为了笼络山东士族制衡关陇,如今她破了制度,却是要让天下人看见:这朝堂的风向,早已不是关陇旧族说了算。

“诸位爱卿可知,为何本后要改在洛阳拜相?”武后忽然开口,步下御阶时翟衣上的珠珞轻响,“长安的槐树太老了,落叶总挡着新苗的阳光。洛阳的牡丹开得正好,该让新枝桠也尝尝春风的滋味。”

她走到武承嗣身侧,看着他肩头的三品紫袍——这人半月前还是四品郎中,此刻腰间已悬上了相印,“裴公当年做御史时,不也从五品起步?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有治国之才,何愁品级高低?”

老臣们的脸色更沉了。他们当然知道“破格”背后的算计:武承嗣是武后的侄子,武三思是她的族侄,加上早一步入相的亲族,朝堂核心已悄然织成一张以武氏为中心的网。更叫人惊心的是,此次拜相诏颁布前,洛阳的尚书省、中书省早已有密令传下,新相的官署文书、印信符节,竟比诏书还早半日备齐——分明是早有预谋,只等李治落笔。

“天后所言极是,臣等当以国事为重。”新拜的宰相们率先叩首,衣摆扫过殿内青砖,惊起几星尘埃。阳光透过殿顶的藻井落下来,在武后眉间镀了层金边,倒让她想起昨日在含嘉仓看到的景象:新征的粮米正从漕船卸入粮仓,仓吏们胸前别着的腰牌,不知何时已换成了她亲定的麒麟纹——就像今日的朝堂,旧制的外壳还在,内里的筋骨却已悄悄换了主人。

李治望着殿中涌动的人影,忽然一阵眩晕。他记得登基初年,拜相须经三省合议,老臣们能在太极殿争上三日三夜,如今却只消武后一句“陛下放心”,便能让四品官跳过品级直入宰执。

案头的丹丸还在散发着苦香,他忽然想起父亲太宗说过“守成难在循制,更难在破制”,那时他不懂,此刻看着武后在祖制上从容挥毫,才惊觉这“破制”二字,从来不是莽撞而为,而是算准了人心向背、算透了朝堂虚实。

散朝时,武后望着老臣们踉跄的背影,指尖轻轻揉了揉眉心。她知道此举定会招来言官弹劾,却也清楚,洛阳不是长安——这里的御史台主官,是她去年亲自提拔的门生,那些弹劾奏疏还未送到御案,便会先落在她的书房。

就像今日提拔的四个亲族,明面上是“破格用人”,实则是在关陇集团的权力版图上钉下楔子:你们守着“三品拜相”的祖制不放,我便用“任人唯才”的由头撕开缺口,让天下人看看,究竟是祖制大,还是天子的心意大。

暮春的风卷着洛阳的杨花扑进殿门,武承嗣等人正围在她身侧听训,紫袍上的金绣在阳光下明晃晃的。她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不过是感业寺里的一个尼姑,捧着《金刚经》时从未想过会走到今日。

可如今,她站在紫微宫的丹墀上,看着新相们眼中的敬畏,忽然明白:权力从来不是守来的,是像破竹一样,一节能一节地劈开,哪怕劈开时会触怒天威、违背祖制,只要手够稳、眼够准,便能让这裂痕里长出新的天地。

当晚,洛阳城的夜市如常喧闹,而紫微宫的御书房里,武后正在灯下批改新相们的谢表。笔尖划过“效忠天后”的字迹时,她忽然轻笑一声——高宗的年号还是“开耀”,可这洛阳的朝堂,早已在她一次次“破格”中,悄悄换了年号。那些老臣们还在念叨“祖宗法度”,却不知祖宗法度的背后,从来都是人在执掌——当执掌的人变了,法度的模样,自然也要跟着变。

窗外,一轮圆月爬上应天门的飞檐。武后放下毛笔,望着案头叠放的拜相诏,忽然觉得指尖有些发暖——这不是权力的灼热,而是一种终于掌控航向的踏实。

从长安到洛阳,从四品到三品,每一步看似打破的是制度,实则是在为新的时代铺路。就像那株被她移栽到洛阳的牡丹,哪怕在长安时被老槐树遮住了阳光,只要到了新的土地,总能顶开冻土,开出比旧花更艳的颜色。

而病榻上的李治,此刻正望着帐顶的蟠龙纹出神。他知道,武后提拔的何止是四个宰相,分明是在朝堂上竖起了四面大旗——旗面上绣着的,是她武氏的荣光,却也打着他李唐的年号。只是这旗子一旦竖起,便再难降下,就像那被打破的“三品拜相”制,今日开了先河,明日便会成为新的惯例。

洛阳的夜很静,静得能听见御书房里朱笔划过宣纸的沙沙声。武后看着谢表上最后的落款,忽然想起张起灵护驾时说的那句话“末将唯命是从”——何止是他,这满朝文武,如今又有几人不是看着她的眼色行事?祖制也好,品级也罢,在绝对的权谋面前,终究只是可以拿捏的棋子。而她要做的,便是让这些棋子连成一片,在洛阳的土地上,搭起一座比长安更稳固的权力之塔。

当更夫敲过三更,武后吹灭了案头的烛火。黑暗中,她衣上的珠珞仍在微微发亮,像散落的星辰——那是属于她的星辰,在打破旧制的裂痕里,正渐渐连成一片新的星空。而这星空下的大唐,终将在她的掌心,展开一幅从未有人见过的画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