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 第二百七十一:镜头里的青绿诗行

《云麓词心录》

【第一章 苔痕上砚池】

煜明推开听松阁的雕花窗时,谷雨刚过的湿雾正沿着青石板地漫上来。檐角铜铃上凝着的水珠忽然坠落,惊飞了窗台上那只啄食苔屑的灰雀——而沈砚生此刻正伏在案头,指尖捏着枚微距镜头,对着一方生了绿苔的砚台调焦。

“又在拍这些‘老东西’?”煜明将竹篮里的新茶搁在博古架上,篮底垫着的槲叶还沾着云麓山的晨露。沈砚生没回头,声音里裹着雾霭般的温润:“你瞧这砚池里的苔,像不像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里被揉碎的石青?”

案上散落的相纸间,压着本线装册页,封面题着“苔纹笺”三字,正是沈砚生新拍的苔藓系列。煜明俯身拾起一帧照片:残碑上的苔衣在逆光下泛着半透明的绿,纹路细如工笔勾勒的水藻,某道裂缝里还嵌着粒露珠,将天光折射成微型的彩虹。

“记得那年在云麓古寺,”沈砚生忽然放下镜头,从册页里抽出张泛黄的便签,“你蹲在残碑前念‘苔痕上阶绿’,结果碑缝里窜出条蜥蜴,惊得你把墨锭掉进了苔丛——”便签背面是煜明七年前的字迹:“砚生以镜头作皴笔,苔纹皆成山水,其叶隙藏光处,竟有范宽‘雨点皴’的韵致。”

窗外的雨又淅淅沥沥落起来,打在院中那株百年银杏的叶面上,声响恰似暗房里显影液的汩汩流动。煜明想起三年前的梅雨季,他们在废弃的山神庙里搭暗房,沈砚生为了拍一张青苔覆盖的门环,跪在积水里半个时辰,直到膝盖浸出青苔般的绿痕。“你说光要‘养’在苔藓的褶皱里,”煜明望着砚台上蔓延的绿纹,“其实是你把光阴都养进了这些微观世界。”

【诗词嵌章·生查子·记古寺苔影】

“古寺锁烟青,碑裂苔纹细。君俯镜头低,惊起流萤碎。

露重湿春衣,墨溅苍鳞腻。待得显影时,绿满胶卷底。”

沈砚生此刻已将那帧残碑苔影装进梨花木相框,指着相角处一丝若有若无的银线道:“这是蜥蜴爬过的痕迹,被快门抓了个尾音。”煜明凑近看,果然见苔衣的纹路间,真有道亮痕蜿蜒如草书中的“之”字,像谁用光线在绿绒上写了句未完成的诗。

博古架上的铜漏滴到申时三刻,雨势渐密,将远处云麓山的轮廓晕成水墨长卷。沈砚生起身去取防潮箱里的旧胶片,樟木箱打开时散出淡淡的樟脑香,与潮湿的苔气混在一起,竟生出几分《楚辞》里“纫秋兰以为佩”的古意。

“前几日翻到你给《苔纹笺》写的跋稿,”他将一卷120胶片递给煜明,片基上还留着未擦净的显影液痕迹,“你说‘苔藓是大地的工笔画,而镜头是读画的放大镜’,倒比我这拍苔藓的人更懂微观里的乾坤。”煜明指尖划过胶片上的影像——那是片松针上的苔花,在大光圈下虚化成朦胧的绿雾,花心却亮得像枚碎钻。

【第二章 微观里的山河】

沈砚生打开紫檀木相盒时,雨珠正顺着窗棂织成珠帘。第一帧照片平躺在黑绒上,是块浸在溪水里的青石,石面的苔衣被水流冲刷出深浅不一的绿,阳光透过水面,在苔纹间织出金红色的网。

“这是去年在‘浣花溪’拍的,”煜明的指尖停在水纹与苔痕的交界处,“你说要找‘苔痕映水绿’的意境,结果被这石上的‘青绿山水’勾了魂。”沈砚生低笑,取出第二帧照片:“记得你当时蹲在溪边念‘水纹愁不起’,惊得鳑鲏鱼撞碎了苔影,倒让我拍到这团溶在水里的石青。”

相盒深处滑出张泛黄的信笺,是煜明随胶片寄给沈砚生的观后札记:“观《苔纹笺·溪石》,觉光影有宋画‘没骨’之妙。其苔如晕染,其水似皴擦,阳光穿隙处,竟是米芾‘云头皴’——”信笺背面有沈砚生的回笔:“煜明以画理解影,恰似以小令写长调,微观中见山河。”

雨声忽然与记忆里暗房红灯的滋滋声重叠。煜明想起某个深秋,他们在岳麓山的古枫下搭帐篷暗房,沈砚生为了拍一片附着苔藓的枫皮,用手电筒打了整夜的侧光。黎明时分煜明送去热酒,见朋友睫毛上凝着霜,相机液晶屏上却流转着苔藓叶脉里的星河。“你总说苔藓的褶皱里藏着光阴,”煜明望着相盒里那片枫皮苔影,“其实是你把时光都酿成了绿。”

【诗词嵌章·七律·观《苔纹笺·枫皮苔》】

“古枫裂处见春秋,苔锁龙鳞翠欲流。

细脉暗通湘水碧,微痕轻染麓山秋。

镜头分剖乾坤小,光影皴成草木幽。

忽忆寒宵呵冻指,枫皮缝里钓星稠。”

案头的豆油灯忽然爆出灯花,火星溅在《苔纹笺》手稿上,将“苔藓是大地的指纹”这句映得忽明忽暗。沈砚生起身去调灯芯,煜明趁机翻开相盒最后一格——里面不是照片,而是张褪色的电影票根,日期是五年前的秋分,《地球脉动》的纪录片专场。

“那天散场时下雨了,”沈砚生的声音从灯影里传来,“你说纪录片里的微观镜头像宋词的‘炼字’,我却觉得,你讲解苔藓孢子时眼里的光,比任何微距镜头都明亮。”煜明捏着票根的手指微微发颤,想起那晚他们踩着落叶走回书院,沈砚生忽然举起相机,说要拍“两个人的苔痕”。后来那张照片里,他们的脚印在湿土里交叠,被新生的绿苔勾勒出边缘,像谁在大地上拓下的半阙《踏莎行》。

【第三章 苔绿染词心】

雨停时,西天已泛起晚霞。沈砚生将最后一帧照片嵌入影集,那是张云麓山巅的苔藓全景——暮色从云海中渗出,将漫山遍野的绿苔染成黛青色,某块巨石的凹陷处,一汪积水正倒映着碎云,苔衣的纹路在水中延展成缥缈的水墨画。

“这是你去年生辰那天拍的,”煜明的声音里带着倦意,“你说要捕到‘苔色连深竹’的暮霭,结果在山顶被冻得直咳嗽。”沈砚生合上影集,指尖在封面刻着的“苔纹”二字上停留许久:“其实那天最妙的,是你递来的暖手炉,炉盖上的缠枝纹,恰好投在苔丛里,像给绿锦绣了道金线。”

书案上不知何时多了叠信笺,最上面是煜明昨夜写的《苔纹笺·跋》手稿:“砚生之镜,非独观微,实乃见大。其于苔衣褶皱间拾得的青绿,皆为天地缝在时光里的指纹。而吾与砚生,恰是执镜与握笔者,以微观为绢,以光影为墨,共绘这云麓山的草木精魂……”

窗外传来归鸟的啾啾,惊散了檐角的残雨。沈砚生忽然从抽屉里取出个楠木匣,里面是枚德国产的老微距镜头,镜筒上刻着细密的蕨类花纹。“这是我外祖父留下的,”他将镜头递给煜明,“当年他说,好镜头要懂得‘留白’,就像填词要懂‘句中有余味’。”

煜明接过镜头,对着将沉的夕阳。光线穿过镜片时,在他掌心投下细碎的绿斑,像谁撒落的一把苔孢子。他忽然想起七年前在暗房,沈砚生第一次让他看显影液里浮起的苔藓影像时,那双眼睛比相纸上的银盐还要明亮:“你看,每株苔藓里都藏着山河。”

此刻,云麓山的暮霭正顺着窗棂漫进来,将案头的《苔纹笺》影集染得半透明。煜明提笔在跋文末尾补上最后一句:“盖因友情如苔,在光阴的潮湿处静静生长,方使这微观草木,皆成可触摸的山河。”沈砚生凑过来看,鬓角的碎发扫过煜明的手背,忽然低笑:“这句倒像姜夔的‘苔枝缀玉’,只是我们缀的,是镜头里的万千青翠。”

【诗词嵌章·鹧鸪天·题《苔纹笺》终卷】

“云麓山深苔作屏,镜头分翠入青绫。

砚池染就千峰绿,词稿洇开万壑明。

拾碎绿,织流萤,七年光影酿清泠。

他年若问相逢处,一片苔衣印镜铭。”

当最后一缕晚霞掠过云麓山顶时,煜明发现影集最后一页夹着张新洗的照片。画面里,他与沈砚生并肩蹲在苔丛前,各自捧着相机与诗卷,夕阳透过叶隙在他们肩头织出斑驳的绿影,像谁用光影谱就的《相见欢》。照片角落有沈砚生的题字:“与煜明兄同观苔纹,觉天地微茫,唯友情与光影永恒。”

博古架上的新茶早已凉透,却仍散着淡淡的兰香。煜明望着窗外渐渐沉隐的云麓山轮廓,忽然明白沈砚生为何总说“苔藓是光阴的手稿”——原来那些被镜头放大的青绿诗行,早已在友情的滋养中,长成了岁月里最坚韧的纹路。而他们的故事,恰似这《苔纹笺》里的一帧影像,在微观与宏观的交织间,永远停驻在云麓山最湿润的晨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