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 第227章 年韵灯痕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第227章 年韵灯痕

作者:zym白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7-05 12:57:45

云麓词心录·第二百二十七章.年韵灯痕

第一章 集市千红觅旧痕

腊月廿八的风裹着糖瓜香,把云麓山下的西街吹成了流动的彩绸。煜明揣着子墨昨夜写的《年韵帖》,在人群里踮脚张望,忽见茶肆檐下那杆杏黄旗被风卷得猎猎作响,旗角掠过扎灯老匠人的银髯。

\"煜明兄!这儿呢!\"子墨从年画摊后探出头,青布棉袍上沾着点朱砂,手里扬着张《天官赐福》,\"王师傅新拓的版画,你瞧这线条,比去年的更利落。\"

煜明接过年画,指尖触到宣纸上凸起的墨纹,忽然想起今早抄录的《东京梦华录》:\"‘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你看这集市,可不就是孟元老笔下的汴京年景?\"他指向对面的灯笼摊,千百盏鲤鱼灯悬在竹架上,尾鳍在风里轻轻颤动。

子墨忽然拽着他往巷口跑:\"快来看!李大爷今年做了琉璃走马灯!\"灯摊前早已围了圈孩童,最小的阿桃踮着脚,鼻尖几乎碰到灯屏。煜明凑近时,正见灯影里的唐僧骑着竹马转过弯,身后的孙悟空挥着金箍棒追来,引得孩子们一阵惊呼。

\"‘孩童们手中紧紧握着糖人儿,脸上洋溢着纯真无邪的笑容’,\"子墨掏出笔记本速记,墨笔尖在灯笼光下泛着幽蓝,\"方才那卖糖人的张老汉说,今年添了芝麻馅的兔子,你瞧阿桃手里那只,尾巴还在滴糖呢。\"

煜明望着阿桃跑远的背影,糖丝在她身后拉出细细的银线,忽然想起童年在乡下,祖母总把麦芽糖藏在陶瓮里,每次开盖都要扯出长长一串。\"你记不记得,\"他忽然开口,\"去年在杭州,有个老妪在断桥边卖梅花糖糕,蒸笼掀开时,那白气里全是年的味道。\"

子墨刚要接话,忽听街角传来敲锣声。人群潮水般退向两侧,只见舞龙队的龙珠灯穿街而来,龙身鳞片上的金箔在日光下明明灭灭,映得两边商铺的春联越发鲜红。煜明盯着龙睛上的琉璃珠,忽然轻吟:\"这何止是‘五彩斑斓的灯笼高挂’,分明是把整个春天都舞进了街巷里。\"

第二章 围炉夜话饺香浓

暮色漫上云麓山时,煜明和子墨踩着薄雪回到画室。刚推开柴门,就被一股混着腊肉和花椒的香气勾得食欲大动。厨房里,母亲正往蒸锅里码放荷叶包饭,蒸汽掀开她鬓角的碎发,在灯笼光下凝成细小的冰晶。

\"快洗手,\"母亲用沾着面粉的手一指灶台,\"你爹调的饺子馅,说要让子墨尝尝塞外胡麻的滋味。\"煜明这才看见父亲蹲在灶门前,正用竹筒往火塘里吹火,火星溅在他肩头的雪上,滋滋作响。

子墨撸起袖子要帮忙,却被父亲按住:\"文人手细,去帮煜明摆碗筷。\"他转身时,看见案头上摆着个粗陶盆,墨绿色的饺子馅里卧着几只虾仁,像落进春水的青螺。\"叔叔这馅调得讲究,\"子墨凑过去闻,\"葱姜末里拌了黄酒,还有……是晒干的野韭菜?\"

父亲抬头笑了,火光照亮他眼角的皱纹:\"去年在张家口收的,想着给你们尝尝鲜。\"他用竹片拨弄着柴火,\"记得煜明小时候,大冷天非要蹲在灶台边看包饺子,鼻尖上全是面粉。\"

煜明正往碗柜里拿青瓷碗,闻言手顿了顿。记忆里的灶台总是蒙着层水汽,母亲的身影在雾里忽隐忽现,案板上的饺子像一排排白胖的元宝。\"那时总盼着过年,\"他低声道,\"觉得饺子里包的不是馅,是一整年的盼头。\"

子墨忽然指着窗外:\"快看!\"只见阿桃举着盏萝卜灯跑过篱笆,灯芯的光透过刻花的萝卜皮,在雪地上投下细碎的星芒。\"这孩子,\"母亲笑着摇头,\"下午还来送了把冻柿子,说是自家树上结的。\"

饺子下锅时,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响,像在唱一支热闹的歌。煜明靠在厨房门框上,看父亲往母亲碗里夹最大的虾仁饺,看子墨笨拙地用竹筷扒拉着醋碟,忽然觉得这蒸腾的热气里,藏着比诗词更动人的韵律。\"你说,\"他对子墨耳语,\"陶渊明要是吃过我娘包的饺子,会不会写出‘围炉话桑麻,饺香沁心脾’?\"

子墨笑得差点呛到,醋碟里的蒜泥溅在衣襟上。父亲见状递过热毛巾,火光映着三人的影子在墙上晃悠,像一幅会动的《岁朝清供图》。

第三章 烟花影里数流年

午夜的钟声响彻云麓山时,煜明和子墨正站在画室的露台上。山下的灯火如繁星坠地,忽然有一串流星般的光轨划破夜空,在最高处炸开成一朵巨大的金菊,花瓣簌簌落下时,又化作无数银蛇窜向四方。

\"这是‘雪柳黄金缕’,\"子墨仰着头,睫毛上落了片烟花的碎屑,\"去年在扬州看的‘银河落九天’,倒不如这山野间的更有生气。\"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袖袋里摸出个油纸包,\"方才阿桃塞的,说是能吹出响声的‘滴滴金’。\"

煜明接过那细如竹筷的烟花,点燃时果然发出\"滴滴\"的轻响,火星顺着竹筒往上爬,在寒夜里划出弯曲的金线。\"小时候祖母说,\"他对着烟花吹气,火星被吹散成更细的星子,\"每朵烟花里都住着一个逝去的魂灵,它们在天上看人间团圆,就笑成了这样。\"

子墨沉默着点燃第二支\"滴滴金\",两根火星在风中交织成环。远处传来隐约的箫声,应和着断断续续的爆竹响,倒像是谁在吹奏一曲不成调的《梅花落》。\"你记不记得,\"他忽然开口,\"三年前在敦煌,年夜里守着莫高窟的残灯,听老喇嘛说飞天手里的莲花灯,能照亮往生的路。\"

煜明望着烟花熄灭后的青烟,想起方才在厨房,母亲往他碗里藏了枚铜钱。此刻那枚铜钱正隔着棉袍贴着心口,微微发烫。\"其实年韵啊,\"他轻声道,\"不在烟花多绚烂,也不在饺子多精致,是你知道有个人在为你留灯,有碗热汤在等你暖胃。\"

又一串烟花在江面炸开,倒影将乌苏里江染成流动的彩墨。煜明看见子墨的侧脸被火光映得忽明忽暗,忽然想起初次遇见他时,也是个下雪的年夜,对方捧着一卷《稼轩词》站在书院门口,睫毛上挂着冰花。

\"子墨,\"他忽然说,\"明年我们去漠河看极光吧,听说那里的夜空,比所有烟花都好看。\"

子墨转头看他,眼里映着千万点灯火:\"好啊,\"他笑道,\"不过得先学会包你娘那样的虾仁饺,不然在雪地里要饿肚子。\"

这时母亲在屋里喊:\" boys,快来喝红枣汤!\"两人踩着厚厚的积雪往回走,身后的烟花还在不断炸开,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仿佛要把这一年的时光,都印进云麓山的雪地里。

第四章 灯痕词魂共此生

元宵后的第一个晴日,煜明在画室整理年节时的画稿,忽然从《年韵帖》里掉出片焦黑的纸。展开看时,竟是除夕夜子墨写废的词稿,上面墨迹晕染处,依稀能辨出\"围炉暖意侵衣袂,爆竹声中旧岁除\"的句子。

\"在看什么?\"子墨端着新沏的碧螺春进来,茶烟在阳光下织成细网。他瞥见那片残稿,忽然笑了:\"那晚烟花太亮,墨都洇了。\"

煜明将残稿夹进线装本,指着窗外新抽芽的柳枝:\"你瞧,年就像这柳枝,看着消了,其实把根扎进土里了。\"他想起今早收到的阿桃来信,小姑娘说萝卜灯的种子在院里发了芽,春天要送来做饺子馅。

子墨抿了口茶,忽然起身从柜顶取下个木箱。里面全是历年的年节物什:褪色的走马灯图纸、半块糖瓜、阿桃送的萝卜灯种子,还有一叠写满字的红笺。\"你看这个,\"他翻出张去年的春联,\"王师傅写的‘梅开五福’,墨色到现在还没褪。\"

煜明接过春联,指尖抚过\"福\"字的磔笔,忽然想起父亲说的,写福字要藏三分春意。\"其实我们每年忙年,\"他将春联放回箱底,\"都是在给时光盖戳呢。就像这墨色,看着干了,其实早就渗进日子里了。\"

窗外传来邻家孩童的笑声,隐约是在唱新编的年谣。子墨走到画案前,铺好云麓山特制的雪浪纸:\"今年的《年韵词》,该填个新调子了。\"他握着狼毫沉吟,忽然落笔:\"‘灯痕印雪春潜度,词魂随岁共流转’——煜明兄,你看这起句如何?\"

煜明望着砚台里游动的墨色,想起除夕夜那朵炸开的金菊,想起母亲碗里的虾仁饺,想起子墨睫毛上的烟花碎屑。他忽然明白,所谓年韵,从来不是转瞬即逝的热闹,而是无数个温暖瞬间结成的茧,等着春风来的时候,破茧成蝶。

\"好个‘词魂随岁共流转’,\"他笑着为子墨续上茶水,\"只是这流转里,还得加上你我这样的痴人,年年守着云麓山的灯,把日子酿成诗。\"

阳光穿过窗棂,照在案头的雪浪纸上,将未干的墨字染成金色。远处的乌苏里江正传来冰排碎裂的声响,那是春天到来的序曲,也是新一年的年韵,正在冰层下悄然流淌。而画室里的两个人,早已在茶香与墨香中,听见了时光深处,那首关于团圆与希望的永恒乐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