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书阁话题流量争夺

朱雀国是否仁义一事的争论,彻底暴露了黄氏书阁这么一群真草根读书人的劣势,那就是压根无法获得更新的时事信息。

没钱也没这个渠道。

因此,在云建明以明鉴为名,多次引导话题,将信息挖掘推向更深更广时,黄氏书阁那边已经完全插不上话了。

甚至原先热衷于黄氏书阁的老书虫也改弦更张,更多地关注了京畿见闻报刊。

到最后的回复居然统一地导向了杭州新学的一个概念交易成本。

新朝廷一方面要安排足够多的大明移民,根本没那么多位置让给本地人。如果让了,真正的基本盘大明移民内部就要爆炸了。

另一个是如果接受德里当地官绅投效,这么一群二五仔,其忠心又有多少呢?关键是其习惯了巧取豪夺,新朝廷如果继续允许这样,那岂不是很快又要面临根基不稳的情况,财政完全无法保证。

因此,收留德里当地官绅投效的交易成本太高了,一方面是财政压力会增加,另一个就是忠心上的风险会很大。

同样的道理,当年金朝几乎团灭北宋汴梁高官皇族,可没有想着合作,下马治天下。

天下就是这帮都城皇室官僚搞坏了的,怎么可能相信他们有什么有效经验。真正的合作收买一些地方二流三流官绅就行了。事实上,从更早期西夏的崛起经验来看,治理天下,根本不需要都城里这些人。有文化的没文化的都不需要。吸收北宋一些偏远地区或者相貌丑陋会试无门的举人秀才就够了。

治理天下,从来不是什么难事。难的都是都城里这帮人蛀虫造成的。

这就是为什么朱雀国杀进德里三日不封刀,十日拷响还被赞仁义的由来。也是当年唐末黄巢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的正义性由来。

云建明甚至将完整的前后社论文集作为内参奏疏递给了隆庆皇帝。至于隆庆到底看没看就不知道了。

面对这种竞争,黄氏书阁也是集中生智开辟了新的领域,玩不了时事,那就玩历史,即中华历朝历代治政与皇帝排行。

很显然,汉文帝,毫无争议的历史第一。

下面全是介绍汉文帝的各项历史功绩,其余毫无争议,全是各种附议与称赞之词。毕竟是世祖皇帝的榜样,当代隆庆帝也多次称赞汉文帝,自然也没谁如此没眼力见来做这个死。

但汉文帝以后,那好戏就多了。

比如一直以来,呼声很高的唐太宗李世民,居然落在了第三档,好家伙,连第二档都没能进去,更别说很多人推崇的第一名了。

又比如说,一直以来毁誉参半甚至毁多誉少的汉武帝,虽然骂归骂其实很多人是承认其能力的,结果直接排进了倒数第二档,就差点就掉下去与南北朝、五代十国那些拟人国君一起最后一档了。

正是因为如此让人大跌眼镜的排行,立刻又重新拥有了话题。将那些多日未来书阁读书的老书虫拉了回来。

毕竟这么脑残的排名,不亲自骂上一番怎么一解心头之恨呢。

(本章完)

喜欢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