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双子涅盘记之从冷宫开始 > 第五十章 男主卒,剧终

双子涅盘记之从冷宫开始 第五十章 男主卒,剧终

作者:远芳诗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08:14:37

元辰挂心毒害母亲的幕后主使还没找到,便派人去打听刘嬷嬷受审的情况。谁知那人回来报说,那刘嬷嬷昨夜在关押的地方突然暴毙,之前审问也没问出什么来。元辰一听,便猜到刘嬷嬷是被人灭口了,又惊又怒,一时间冷汗直冒,胃里难受得很,将好不容易吃下的点心尽数吐了出来,直到胃里空空,只吐出些黄疸水,才慢慢止住。

之后元辰便什么也吃不下,吃什么吐什么,连太医开给他的药也全吐了,而且又开始发烧。他夜里不敢睡觉,一闭上眼,刘嬷嬷那张狰狞可怖的脸就浮现在他脑海中,还仿佛看到她张牙舞爪地扑过来。

到了今天早上,元辰面色苍白,浑身发软,却不肯躺下休息,硬撑着梳洗干净,穿戴整齐,来到书房坐着。

宫女端来茶水,元辰想起刘嬷嬷在茶水里下药,不禁生出一阵恶寒,连忙推开茶杯,一口都不肯喝。他瞥见书案上一个精致盒子,里面放的是一支玉箫,便顺手拿出来把玩。

淑妃听宫人回报说六殿下不吃不睡,担心得很,便过来看他。元辰听说母妃来了,慌忙起来迎接,不料刚一站起,便感到头晕目眩,双腿发软,险些扑倒在书案上。他手一滑,手中的玉箫便掉落下来,“啪”的一声摔在地上,断成两截。

“不!……”元辰面色惨白,他探出手去想要抓住掉落的玉箫,却眼前发黑,昏厥过去。

凝翠阁众人大惊,乱成一团。淑妃吓得脸色发白,冲过去抱着元辰,颤声唤道:“辰儿,你醒醒,别吓母妃。”却感觉元辰的呼吸越来越微弱,身体也越来越凉。

吴盛平机灵,赶紧命人去请太医来,又指挥几个小太监将元辰抬到床榻上躺着。

张太医和明静云跟着小太监来到凝翠阁时,只听见淑妃一声悲呼:“辰儿!?”便没了声音。

两人急忙进入元辰的寝殿,只见殿内乱作一团,有人在低声哭泣,有人慌慌张张不知所措。有个宫女见到太医进来,呆了一呆,道:“太医大人,殿下殁了。”说着,突然哭出声来。

这时,乱糟糟的众人像是突然被定住了,都安静下来,转头看了过来。

明静云听到那宫女的话,只觉得心神剧震,险些摔倒。却听得张太医:“先带我去看看。”明静云马上意识到自己医者的身份,强自镇定下来,跟着还有些气喘的张太医进了元辰的寝室。

只见元辰直挺挺地躺在床榻上,双目紧闭,脸色灰败,胸膛处没有一点起伏,已经没了呼吸。

淑妃脸色惨白,狼狈地坐在地上,仰面朝天倒在一个宫女怀里,已经晕了过去。

张太医伸手去探在元辰脖子的动脉处。

这时淑妃突然睁开眼睛,失声痛哭道:“辰儿,我的辰儿啊…太医来了么?为什么这么迟?为什么?…”

张太医道又摸了摸元辰的胸口和手脚,道:“殿下四肢逆冷,呼吸脉搏几乎微不可察,胸口还有热气,是尸厥。玉梅,准备施针和艾灸。”

明静云应了一声,打开药箱,正打算为张太医打下手,不料这时淑妃却突然扑了过来,伸开双手拦在床前,双目圆睁,歇斯底里地喊道:“不许你们碰我的辰儿,他都死了你们还不放过他…我要跟你们拼了……”

明静云听到张太医说“尸厥”,就明白元辰不是真的死了,只是呼吸脉搏微弱得难以察觉,类似于假死状态,只要施救得当,还能救活。

她知道事态紧急,抢救的时机稍纵即逝,连忙伸手拉住淑妃,暗中运劲轻拂她腰间的穴道。淑妃感觉腰间一麻,顿时浑身酸软无力,险些一跤坐倒。

明静云顺势扶住她,一边暗中制住她肩头和腰间的穴道,一边宽慰道:“娘娘稍安,张太医说殿下是尸厥,应该还有救。”说着,向张太医点点头,半拖半架地将淑妃“搀扶”到旁边书房里。

淑妃原本已经失去理智,但“还有救”三个字犹如黑夜中的一道闪电,让她霎时清醒了几分。她挣扎着道:“真的么?你不是在骗我吧?不行,我要去看看。”

明静云哪里会让她乱动?一边扣住她穴道,一边劝道:“娘娘不可,太医诊治需要安静,不可惊扰。还请娘娘以挽救殿下性命为先。”

淑妃开始还想要用力挣扎,可越是挣扎越是手脚酸麻,使不出力气,累的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转过屏风,明静云见左右无人,便做了个大胆的举动:她一手按住淑妃背后的灵台穴,一手轻抚她头顶的百会穴,两道若有若无的真气缓缓注入她体内,一边在她耳边以轻柔的声音劝道:“娘娘放心,张太医医术高明,一定有办法的……还请娘娘一定要相信我。”

淑妃原本还想要挣扎,但两大要穴突然被制,身体竟犹如触电一般不由自主地一僵,呼吸一滞,说不出话来。待两道真气注入,轻柔舒缓,暖洋洋的十分舒服;耳边轻声细语,十二分的温柔,让人如沐春风。“呼……”她忍不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的身体骤然一松。

此时,一个宫女跟过来伺候淑妃,见刚才还是疯狂着的淑妃娘娘居然这么快就变得安安静静,颇为诧异。

明静云适时撤手收功,见书房里有一张卧榻,便“搀扶”着淑妃走了过去。

淑妃双手摇摇摆摆地垂落,双眼半开半合,浑浑噩噩被带着往前走,来到榻前不知为何双腿突然一软,就跌坐下来。这其实是明静云暗中出手,不着痕迹地暗中运劲凝在指尖,轻轻拂过她膝上的穴道。

不待淑妃反应过来,明静云便又暗中将真气凝在指尖,在她太阳、率谷、风池几穴上轻轻按揉,同时在她耳旁轻柔地道了一声:“睡吧……”

淑妃果真乖乖闭目,如释重负般地舒了口气,整个人软绵绵地瘫倒。她原本早已身心俱疲,神志恍惚,这一声虽轻如鸿毛,却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打破了她心底最后一丝防线。

明静云轻轻揽住昏睡过去的淑妃,向那宫女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招手唤她过来帮忙。

那宫女见淑妃一副十分疲倦的样子,还“一坐下便睡着了”,忙过来伺候。此时的淑妃,表情安详放松,身体绵软沉重,早已睡得人事不知。那宫女虽觉诧异,却只以为淑妃娘娘“悲伤过度,体力不支”,哪里敢出声惊扰,只轻手轻脚地服侍她睡下。

明静云急匆匆地赶回元辰那里时,张太医已经稳住混乱的宫人,又将大部分人遣了出去,只留两三人伺候。明静云连忙上前帮着他铺开针囊,备好药艾。

两人也没多说话,张太医询问元辰昏倒时的详情,明静云则径自上前,解下元辰的发冠,将他的头发松开放好,又替他宽衣解带,将配饰物取下。

明静云听到那个贴身伺候元辰的小庆子说,殿下是见到玉箫摔断之后昏厥,不禁呆了一呆。刚才她进入书房时,也看到了地上两截摔断的玉箫。

张太医专心致志地开始针灸。明静云知道这是紧要关头,不敢出声,在一边仔细观察着,用心记下。

张太医点起艾炷,行了一会儿针,就见到元辰的胸部开始有了些起伏,呼吸开始渐渐恢复。

张太医道:“殿下已经有了起色,若要醒来,还需要一剂良药。”他向那几个宫女太监道:“你们可知道那摔坏的玉箫是何来历?”

有个太监回答,玉箫是殿下在一次诗会上赢得的彩头,殿下很是喜欢,不时拿出来把玩吹奏。

另一个宫女补充说,殿下有一次晚上出去散心,回来时拿着这支玉箫闷闷不乐,之后偶尔拿出来的把玩,也不吹奏,只怔怔地出神,还自言自语。

明静云听这么一说,想起那一晚相会的情形,也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

张太医道:“你们可有人会吹箫?知道殿下喜欢什么曲子吗?”

众人面面相觑,都摇了摇头。明静云突然道:“大人,我看到书房里有架古琴,我会一点。”她记得元辰还有支洞箫,只是不敢去翻找他的物件,便提议奏琴。

张太医点头道:“你去试试,兴许有用。”

明静云忙去取了古琴,轻拨琴弦调了下音,便“叮叮咚咚”弹奏起来。她弹的是一曲《梅花三弄》,是上次他们亭台见面时她吹奏的曲子。

一曲毕,元辰的呼吸脉搏都渐渐变得有力,脸色虽然还很苍白,却已经不再是灰败的颜色。张太医一边继续行针一边道:“继续弹,不要停下。”

明静云又弹了一曲《高山流水》,心中默念:“元辰,你不必纠结于一支玉箫,我从来都没有在意过这些身外之物。这支《高山流水》乃是知音之曲,哪怕没有玉箫,你仍是我的知音。你要是明白我的心意,就快些醒来吧。”

曲毕,只听到元辰轻轻“嗯”了一声,明静云抬头一看,见元辰睫毛颤动,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慢慢睁开眼来。

张太医喜道:“殿下醒了,你们快去报给淑妃娘娘。”

那几个太监和宫女大喜,忙跑去书房,见到淑妃还躺在长椅上睡着,忙过去唤道:“娘娘,殿下活过来了!娘娘快醒醒。”

明静云放下古琴,走过来帮张太医收拾取下的艾炷和金针。

张太医将元辰身上的金针都取下,笑着向元辰行了一礼道:“殿下可算是醒了,可有哪里不舒服?”

元辰还很虚弱,只是轻轻“嗯”了一声,有些艰难地看着眼前的两个人。明静云帮他整理了一下衣服,盖上被褥,见他看着自己,便朝他微微一笑。

元辰恍惚间看见一对弯弯的眉毛,一双星星一般明亮的眼睛,正弯成一个可爱的弧度,像是弯弯的月亮一般。他不由得痴了,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抓住一只柔软的小手,像宝贝一样捧在胸口,然后便像是用光了所有的力气,闭目睡去。

明静云小手被他抓住,满脸通红,想要抽回又怕惊到他,只好一动不动。

淑妃睡得极沉,被几个人又是叫又是摇的,半天才惺惺忪忪地醒来。原来明静云点她穴道时下手极轻,不消片刻便能自行解开,只是她原本已经身心俱疲,才沉睡许久。她听说元辰活过来了,瞪大眼睛“刷”的一声站了起来,简直不敢相信,险些再次晕过去,忙定了定神,叫人搀扶她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