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末世种田录 > 第43章 腐光实验

末世种田录 第43章 腐光实验

作者:无聊的作客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4 19:11:15

风暴过后,山洞外一片狼藉,但林羽的试验田却在预警的帮助下,安然无恙。那些被紧急收割的灰叶草,虽然未能完全成熟,但也足以支撑他度过一段时间。加固后的塑料棚也经受住了狂风暴雨的考验,确保了幼苗的安全生长。林羽站在试验田旁,看着在尸油灯芯和荧光陶罐灯共同作用下茁壮成长的作物,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然而,在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中,林羽依然感到一丝隐忧。尽管尸油灯芯提供了充足的照明,但它终究需要消耗有限的动物脂肪和松脂。而荧光陶罐灯,虽然光线柔和且无需燃料,却因为荧光棒的寿命限制,无法长期持续。更重要的是,山洞深处的光照仍然不够均匀,总有一些角落显得阴暗,那里的作物长势明显不如其他区域。林羽知道,要实现真正的自给自足,他必须找到一种更可持续、更均匀的补光方式,尤其是在没有自然光照射的区域。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已经废弃的荧光棒。这些荧光棒内部的化学物质,一旦混合就能发出光芒,这让他联想到了一些末世前的发光涂料。如果能将荧光棒内的发光物质提取出来,涂抹在山洞的岩壁上,是否能创造出一种无需燃料的“人工极光”,为作物提供长期的补光呢?这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盘旋,充满了诱惑。

林羽立刻开始了“腐光实验”。他小心翼翼地敲碎废弃的荧光棒,将内部的发光液体和粉末收集起来。这些物质在黑暗中发出微弱的光芒,显得有些诡异。他尝试将这些发光物质与一些粘性较强的物质混合,比如动物血液凝固后的胶状物,或者从某些植物中提取的树胶,试图制作出一种能够附着在岩壁上的涂料。经过几次失败的尝试,他发现将发光粉末与少量动物油脂混合,再用温水稀释后,能够形成一种相对均匀的液体,可以缓慢地涂抹在岩壁上。

他选择了山洞内几处光照最弱的岩壁,小心翼翼地将这种“荧光涂料”涂抹上去。随着涂料覆盖面积的扩大,岩壁上逐渐亮起了一片片柔和的绿光,如同极光般在洞穴中流淌。整个试验田都被这种奇异的“人工极光”笼罩,变得通透明亮。林羽看着这令人震撼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激动。他相信,这将彻底解决光照不足的问题,让每一株作物都能获得充足的光能。

起初,效果似乎非常显着。在“人工极光”的额外补光下,那些原本长势较弱的作物,确实开始加速生长。它们的叶片变得更加肥厚,颜色也更加鲜亮。然而,没过多久,林羽就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作物的生长方向出现了异常。

原本应该笔直向上生长的幼苗,此刻却开始向着发出“人工极光”的岩壁方向弯曲生长,它们的茎秆扭曲,叶片偏向,仿佛在拼命地向光源靠近。这种明显的“向光性”让林羽感到困惑。他知道植物有向光性,但这过度地弯曲生长,无疑会影响作物的健康和产量。它们为了追逐光源而耗费了大量的能量,导致整体生长效率下降。

更糟糕的是,几天后,林羽发现那些涂抹在岩壁上的“荧光涂料”开始出现问题。由于山洞内湿度较高,加上岩壁本身的粗糙不平,部分涂料开始剥落,变成细小的粉末和液体,滴落在下方的土壤中。这些带着荧光物质的涂料,混入土壤后,很快就污染了林羽精心培育的试验田。

他发现,那些被荧光涂料污染的土壤区域,作物生长再次出现异常。叶片变得晦暗,根系甚至出现了腐烂的迹象。这让林羽感到一阵心惊。他意识到,荧光棒内部的化学物质,虽然能发光,但其成分可能对植物生长有害,甚至带有毒性。他原本是为了给作物补光,却不曾想,这些看似美丽的“腐光”,竟然成了污染土壤、危害作物的“慢性毒药”。

这个发现让林羽沮丧不已。他再次在“败者之碑”上添上了新的记录:“荧光涂料补光——导致植物向光性弯曲生长,涂层剥落污染土壤。”他意识到,直接将发光物质接触土壤,风险巨大且不可控。他必须找到一种既能利用荧光棒的光线,又能避免其直接污染土壤的方法。

他开始重新思考光线的利用方式。既然直接涂抹在岩壁上不可行,那么能否利用反射的原理呢?他想到之前制作荧光陶罐灯的经验,通过磨砂玻璃来扩散光线。那么,如果将荧光棒的光线,通过某种介质反射到岩壁上,再由岩壁将光线反射到试验田,是否可行?

林羽的目光落在了那些废弃的金属片上。这些金属片在末世前可能是罐头盒、铁皮屋顶的碎片,它们表面虽然生锈,但经过打磨后,依然能反射光线。他首先将这些金属片打磨光滑,使其表面尽可能地反光。然后,他将已经发光的荧光棒固定在金属片的一侧,并调整角度,让荧光棒的光线能够均匀地反射到岩壁上。

然而,很快他就发现,金属片反射的光线虽然明亮,但依然过于集中,而且反射角度难以精确控制,导致光照不均匀。他又想到了之前制作荧光陶罐灯的原理。陶罐内部光滑,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有利于光线的扩散。

他尝试将荧光棒放入陶罐中,然后将陶罐的开口朝向岩壁。这样一来,荧光棒的光线在陶罐内部经过多次反射和漫射后,再从陶罐开口处散发出来,投射到岩壁上,光线变得更加柔和均匀。而岩壁本身,也经过了简单的清理,尽可能保持其原有的色泽,以更好地反射光线。

这一次,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岩壁上不再是刺眼或诡异的荧光,而是一片片柔和而均匀的光晕,仿佛真的有“人工极光”在流淌。更重要的是,植物的向光性弯曲生长得到了显着改善,它们不再过度地偏向某一个方向,而是整体呈现出更健康的向上生长趋势。而且,由于荧光棒被完全封闭在陶罐中,彻底避免了发光物质剥落污染土壤的风险。

林羽欣慰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这又是一次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典范。他将这种新的补光方案——利用陶罐反射灯光到岩壁上——详细地记录在了“败者之碑”上。他甚至在旁边绘制了简易的陶罐摆放示意图,以及光线反射的路径,让这份经验更加直观。

这次“腐光实验”的成功,让林羽对光照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他意识到,除了光照强度和光谱组成,光照的均匀性、来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样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他开始思考如何将这种“陶罐反射灯光”的技术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比如在山洞内部建造更复杂的多层种植架,利用这种反射光线来为上层作物提供补光。

然而,林羽并未因此而自满。他知道,荧光棒的资源依然有限,总有一天会耗尽。他必须找到一种更持久、更具可持续性的光源替代方案。他开始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够在黑暗中自行发光的生物,比如某些具有生物发光能力的真菌或昆虫。如果能培育这些生物,或许就能实现真正的“**照明”。他甚至想到了,如果能在山洞外找到一些天然的磷光矿石,将其研磨成粉,是否也能制作出一种无毒无害的荧光涂料?这些都是他未来需要探索的方向。

此外,林羽也更加关注土壤的自我净化能力。尽管他已经解决了荧光涂料的污染问题,但他知道,末世的土壤可能随时受到新的污染。他开始尝试引入更多的微生物群落,或者一些具有超强净化能力的植物,来增强土壤的“免疫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抵御各种潜在的毒素。

林羽深知,末世的生存挑战是无止境的。每一个解决的问题,都可能引出更深层次的矛盾。他不能停下探索的脚步,更不能被眼前的微小成就所迷惑。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学习,不断适应,不断进化。而那面记录着他所有失败与成功的“败者之碑”,将永远是他最忠实的伙伴,是他在这条孤独求生之路上的指引明灯。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只要他心中有希望,手中握着智慧,他就能在这片废墟之上,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存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