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长安怪谈录 > 巨昆虫类外星生物-上古触角

长安怪谈录 巨昆虫类外星生物-上古触角

作者:混沌过客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17 12:32:30

山西运城离长安并不远,在我准备去山西的时候,汪部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机要通信渠道已经把相关物件送到了实验室。

这下好了,不用我去跑了。

伸了伸懒腰,我就来到了资料室。

研究员们已经围着这个物件在看了。

中国传统的古物很有魅力。

只见两个巨大的翎子,呈现完全对称的弧度,在一个帽子上,翎子不规则的轻微震动,没有任何动力源,够诡异吧。

不知怎么的,我觉得这个物件,似乎很熟悉。

很早之前,调查过一个上古的官帽,这下又是翎子。

翎子是中国戏曲的武生装扮,蒲剧作为众戏之组,其中的绝技之一,就是耍翎子,其绝技之一,就是武生站那不动,用头皮的力量让翎子完全竖起来。

按理说,这些东西存不了这么久的。

我看了下公安部递交的文件附件中的信息,这个部件,据说是从祖上传下来的。

我立刻给研究院说道,先做个年代测定,看看是什么年代的。

随后我就坐在研究室的电脑上进入系统开始查相关信息,越查越发现不对劲。

蒲剧,俗称蒲州梆子,起源于古蒲州,即今日的山西运城的永济,据传是战乱唐代之后,安史之乱中逃亡的宫廷乐队师傅逃难于此,隐姓埋名,日间劳作结束,兴起来的一种艺术。

又是唐朝,我皱了皱眉头。

长安的大明宫都只剩下一堆遗址了。

这个翎子帽,到底是怎么传到现在的?

唐朝的布,是怎么做到到现在为止,还是这么光鲜亮丽的。

这不科学。

正在我看着这些信息一头雾水的时候。

研究是里边,一句:“啊?”,打破了沉积。

一群人围了上去,我也围了上去。

电脑上显示着一个年限,测定年限是年。

大家目瞪口呆:“这个不可能呀,年前,连智人都不知道在哪个树上躲野兽呢,怎么可能会在那时候有戏曲用具”

我立刻说道:“马上进行X光扫描”

实验室内一片寂静,大家也都皱起了眉头。

这玩意比较诡异,我顿时想起来了一些跟戏曲有关的鬼片,比如,张国荣的《霸王别姬》。

实验室似乎也升起来了一丝丝寒意。

X机器上,扫描结果呈现在了大屏幕之上。

整个戏曲头饰,包含翎子,竟然是一体化的!

石破天惊,实验室里边炸了锅了,你能想象吧,你以为就是个古物而已,没想到这玩意,是个上古的东西。而且能自动旋转。

我毕竟有点昆虫学的背景,也参与过很早之前的昆仑山的螳螂人的资料归档。

我也明白我心里的熟悉感从何而来了。

如果说刚进门看到的第一件事情是质疑,现在我能确定了,这玩意,只怕不是一件简单的戏曲头饰,而是一个巨型昆虫生物的头颅的上脑壳,或者叫盔甲装置。

这他喵的是一个巨昆虫类外星生物的上古触角。

看来,我这次调查的对象,是巨型昆虫类外星生物了,就是传说中的昆虫人。

终于还是到深水区了。

1962年091气象部门外围的一支科考队去昆仑山执行探秘研究任务的时候发现过螳螂人,当时全国进行了封锁。

可是,这幅触角,很明显和螳螂的触角不一致。

倒是有点像蟑螂的触角,我一身冷汗,这么大的触角,这得是多大的一个蟑螂人呀。

宇宙足够大,昆虫类外星人只是我们人类的分类。

其实在星际间,星云部内部的划分是,外铠甲式飞行类外星生物体。

他们和我们接触不多,只知道科技非常发达。

喜欢长安怪谈录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长安怪谈录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