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粤语诗鉴赏集 > 第528章 《<真嘅假嘅>诗学解构》

粤语诗鉴赏集 第528章 《<真嘅假嘅>诗学解构》

作者:汉字靓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05 00:59:40

《<真嘅假嘅>诗学解构》

——论诗歌本体论中的真实与虚构

文/袖子

这首由树科创作的粤语短诗《真嘅假嘅》,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形式,构建了一个关于诗歌本质的哲学思考场域。全诗仅六行,却蕴含着丰富的诗学命题,其核心在于探讨诗歌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辩证关系。这首作品本身即是对传统诗学观念的颠覆性表达,通过粤语方言的独特韵味,实现了语言形式与思想深度的完美统一。

从诗歌结构来看,作品呈现出典型的螺旋式上升思维轨迹。开篇两个设问句"真嘅,假嘅?假嘅,真嘅?"构成回环结构,立即将读者带入哲学思辨的场域。这种设问方式让人联想到柏拉图《理想国》中关于艺术模仿本质的着名讨论,但树科以粤语特有的节奏感将其转化为更具现代性的诗学命题。第三行"通通嘟唔系梗紧要"看似消解了前文的追问,实则暗示了超越二元对立的可能性。

诗歌第四、五行"真假,嘟喺科学嘅哲学/哲学嘅科学"展现出独特的辩证思维。这里将科学认知与哲学思辨并置,暗合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关于语言游戏的理论。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在诗歌创作中,真实性问题已经超越了传统认识论范畴,进入了更为复杂的诗学本体论层面。这种思考与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提出的"真理自行置入作品"的观点有着微妙的呼应。

全诗最富冲击力的论断出现在末句"诗学冇有真假!"。这个以粤语方言表达的结论,具有解构传统诗学观念的颠覆性力量。它让人联想到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中提出的文本自主性理论,但树科的表达更具本土文化特质。这个论断并非简单地否定真实与虚构的区别,而是将诗歌创作提升到一个超越真伪二元对立的更高维度。

从语言特色分析,诗人选择粤语作为表达媒介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粤语的音韵特质为诗歌增添了独特的节奏感,"嘟"、"嘅"等方言助词的使用,使抽象哲学思考获得了具体可感的声音形象。这种语言选择本身就是对"标准语诗歌"观念的挑战,体现了诗歌创作中语言真实性的多元可能。正如巴赫金在《对话的想象》中指出的,方言的使用往往能打破语言权威,创造更为丰富的意义层次。

在诗学传统中考察,这首诗与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提出的"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形成有趣对话。树科似乎在说,诗歌情感的真实性不在于是否符合客观事实,而在于是否建立了自足的诗意世界。这种观点与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理论有着某种程度的契合,但更强调诗歌本体的自主性。

从创作心理角度解读,诗人通过这首短诗展现了创作主体的自觉意识。诗歌不再是被动反映现实的镜子,而是主动建构意义的场域。这种创作观呼应了萨特在《什么是文学》中关于文学介入性的论述,但树科以更简洁的诗学表达,将问题引向创作本体论的深层思考。

在当代诗歌语境中,《真嘅假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它回应了后现代诗学关于文本确定性的讨论,但避免了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沼。诗人通过方言诗歌的形式,既肯定了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又参与了普遍性诗学问题的探讨。这种双重性正是诗歌超越真假二元对立的生动例证。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这首诗邀请读者参与意义建构的过程。简短的诗行留下大量空白,每个读者都可以基于自身经验来理解"诗学冇有真假"的深刻内涵。这种开放性正是伊瑟尔在《阅读行为》中所描述的"召唤结构",它使诗歌成为永远处于生成状态的审美对象。

纵观全诗,树科以惊人的语言经济性,完成了一次诗学观念的革新。这首作品既是对诗歌本质的思考,其本身又成为这种思考的最佳例证。它告诉我们,伟大的诗歌不在于陈述真理,而在于创造真理得以显现的空间。在这个意义上,《真嘅假嘅》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浓缩的诗学宣言。

喜欢粤语诗鉴赏集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粤语诗鉴赏集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