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粤语诗鉴赏集 > 第79章 《粤语呢喃中的情感迷宫》

粤语诗鉴赏集 第79章 《粤语呢喃中的情感迷宫》

作者:汉字靓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26 15:28:05

《粤语呢喃中的情感迷宫》

—— 论树科《我钟意嘅……》的诗性表达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创作日益多元的语境下,树科的《我钟意嘅……》以独特的粤语方言书写,打破了传统诗歌语言的桎梏,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充满岭南地域文化特色与情感张力的艺术图景。这首创作于 2024 年 11 月 8 日粤北韶城沙湖畔的诗作,以 “钟意”(粤语中 “喜欢” 之意)为核心意象,通过反复咏叹与层层递进的逻辑结构,深入探讨了情感认知、心意相通的困境与无奈,展现出诗人对人类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

一、方言入诗:语言符号的陌生化与本土化

(一)粤语方言的独特韵味

《我钟意嘅……》最显着的特征便是其对粤语方言的运用。粤语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方言,拥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体系。诗中 “啲嘢”(这些东西)、“唔系”(不是)、“点讲啫”(怎么说呢)、“梗喺”(当然)等粤语词汇的频繁出现,不仅赋予诗歌浓郁的地域色彩,更营造出一种亲切、自然的语言氛围。这种方言书写打破了普通话诗歌的语言惯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陌生化的审美体验,从而更加专注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例如,“我钟意啲嘢,唔系一一你” 一句,若用普通话表述为 “我喜欢的东西,不是每一个你”,虽然语义相近,但失去了粤语原句中那种口语化的节奏感和情感张力。粤语的发音特点使得诗句在朗读时更具韵律感,“钟意”“啲嘢”“唔系” 等词汇的连读,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节奏,仿佛是诗人在耳边喃喃自语,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二)方言与情感表达的契合

方言的运用并非仅仅是为了追求语言的新奇,更重要的是其与诗歌情感表达的高度契合。粤语作为诗人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承载着诗人的情感记忆和生**验。在《我钟意嘅……》中,方言的使用使诗歌更贴近诗人的真实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中 “你唔识得我嘅钟意,我唔识得你嘅钟意”“冇定必喺你嘅钟意,亦冇必定噈喺,我嘅钟意” 等句子,以粤语方言的质朴表达,将人与人之间情感认知的隔阂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方言化的情感倾诉,比普通话更能传达出一种亲密而又疏离的复杂情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情感世界中,与诗人一同体验情感认知的困境。

二、意象构建:“钟意” 的多重隐喻与情感困境

(一)“钟意” 的具象与抽象

“钟意” 作为这首诗的核心意象,在诗中既具有具象的指向,又蕴含着抽象的情感内涵。从具象层面来看,诗人开篇便说 “我钟意啲嘢,唔系一一你”,这里的 “钟意啲嘢” 似乎指向具体的事物或人,但又未明确指出。随着诗歌的推进,“仲多过十万八千箩,多过 / 多过,多过,天上地下嘅 / 星河,银河……”,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 “钟意” 的对象无限放大,使其超越了具体的事物,成为一种抽象的情感符号。

这种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使 “钟意” 意象具有了丰富的解读空间。它既可以是对某个人、某件事的具体喜欢,也可以是对某种生活状态、某种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通过对 “钟意” 意象的模糊处理,引发读者对自身情感世界的思考,使诗歌具有了普遍的情感共鸣。

(二)“钟意” 背后的情感困境

在诗中,“钟意” 不仅仅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表达,更折射出人与人之间情感认知的困境。“你唔识得我嘅钟意,我唔识得你嘅钟意”“系唔系?又点强求 / 你识得我,识得我钟意几多……” 等诗句,深刻地揭示了情感交流中的隔阂与无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 “钟意”,但这种心意却很难被他人真正理解和认同。

“钟意,钟意,噈识得钟意?/ 梗咁噈似乎识得钟意?” 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质疑人们对 “钟意” 的认知是否真正准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自以为了解他人的心意,但实际上却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偏差。这种情感认知的困境,使得 “钟意” 变得更加珍贵和难以捉摸,也让诗歌充满了一种无奈和惆怅的情感基调。

三、逻辑结构:层层递进的情感思辨

(一)情感表达的层次推进

《我钟意嘅……》在逻辑结构上呈现出层层递进的特点。诗歌开篇先表明 “我钟意啲嘢,唔系一一你”,明确了 “钟意” 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接着,诗人通过 “我钟意嘅嘢,讲嚟几咁多 / 真嘅好多,好多,鬼咁多” 等句子,进一步强调 “钟意” 的丰富性,将其与 “星河,银河” 相类比,突出其数量之多和范围之广。

随后,诗歌转入对情感认知困境的探讨,“你唔识得我嘅钟意,我唔识得你嘅钟意”“喳实,冇定必喺你嘅钟意 / 亦冇必定噈喺,我嘅钟意” 等句子,深入剖析了人与人之间心意难以相通的现实。最后,诗人以 “有钱难买钟意!钟意唔卖……” 作结,点明 “钟意” 的珍贵和不可交易性,将诗歌的情感表达推向**。这种层次分明的逻辑结构,使诗歌的情感表达逐步深入,引导读者跟随诗人的思路,不断思考情感认知的本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