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粤语诗鉴赏集 > 第819章 《方言镜像与时空变奏》

粤语诗鉴赏集 第819章 《方言镜像与时空变奏》

作者:汉字靓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30 01:20:28

《日照江山》(粤语诗)

文/树科

热头一出红铛铛

风水一片暖洋洋

光嘅笑,光啲跳

廿文廿舞冇阴凉……

热头一落乌黢黢

天地一笪黑鼆鼆

细嘅哭,老啲叫

田尾屋背鸡鸭寮……

爷爷太太讲嘢?

噈问日头夜晚好?

孙仔塞仔懵盛盛

梗喺天光热头晒……

《树科诗笺》2025.5.15.粤北韶城沙湖畔

《方言镜像与时空变奏》

——论《日照江山》的诗性建构

文/阿蛋

在当代诗歌的版图中,方言诗始终以其独特的语言质地与文化基因,构成不容忽视的创作维度。树科的粤语诗《日照江山》,以极具地域色彩的粤北方言为载体,将日常经验与宇宙节律熔铸为诗,在 “热头”(太阳)起落的时间轴上,编织出一幅充满生活质感的岭南风情画。这首诗通过方言的鲜活生命力、时空转换的叙事张力以及代际对话的哲学意味,构建起一个既植根于本土又超越地域的诗性空间,为当代方言诗的创作提供了极具启示性的样本。

一、方言:语言的在地性与诗性突围

诗歌的语言是其灵魂的居所,而方言的运用往往能赋予诗歌独特的地域美学与文化密码。《日照江山》开篇即以 “热头一出红铛铛” 破题,“热头” 作为粤北方言对太阳的称谓,相较于普通话的 “太阳”,不仅保留了口语的质朴与鲜活,更暗含着当地人对自然物象的具象化认知 —— 在岭南的烈日下,太阳不仅是天体,更是能触摸到温度、感知到色彩的 “热头”。这种称谓的选择,使得诗歌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在地性,将读者瞬间带入粤北韶城沙湖畔的特定场域。

诗人对粤语词汇的运用贯穿全诗,如 “红铛铛”“暖洋洋”“乌黢黢”“黑鼆鼆” 等叠词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更以声音的重复强化了视觉与触觉的体验。这些词汇在普通话中并无完全对应的表达,它们是粤语区民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凝练出的语言精华,承载着独特的感知方式。以 “黢黢” 与 “鼆鼆” 描绘夜幕降临的黑暗,比单纯的 “黑” 字更具层次感,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浓稠如墨的夜色包裹而来,这种语言的独特性正是方言诗不可替代的魅力所在。

方言的运用并非简单的语言猎奇,而是对主流诗学话语的一次突围。在全球化与普通话普及的背景下,方言的式微已成趋势。然而,诗歌作为语言的艺术,恰恰需要这种差异化的表达来打破同质化的桎梏。《日照江山》通过粤语的运用,不仅保留了地方文化的基因,更创造出一种陌生化的审美效果。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言:“在机械复制时代凋零的东西正是艺术品的光韵。” 方言诗的 “光韵”,就在于其不可复制的语言质地与文化记忆,它让诗歌重新找回了独特的生命气息。

二、时空变奏:太阳起落中的生命图景

诗中的 “热头” 不仅是自然物象,更是时间的象征,串联起全诗的叙事脉络。诗歌以太阳的升起与落下为界,分为两个鲜明的时空段落。在 “热头一出” 的白昼时段,诗人用 “红铛铛”“暖洋洋” 等充满暖色调的词汇,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光嘅笑,光啲跳,廿文廿舞冇阴凉”,这里的 “光” 仿佛具有了人格化的特质,它不仅带来光明,更带来欢乐与活力,人们在阳光下尽情嬉戏,忘却了炎热。这种对白昼的描写,暗含着人类对光明与温暖的本能追逐,也展现了生命在阳光下的蓬勃姿态。

当 “热头一落”,诗歌的氛围陡然转变,“乌黢黢”“黑鼆鼆” 的黑暗铺天盖地而来,“细嘅哭,老啲叫,田尾屋背鸡鸭寮”,黑暗中的不安与恐慌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孩子的啼哭、老人的惊叫,与鸡鸭的喧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混乱而真实的生活图景。这种从光明到黑暗的时空转换,不仅是自然现象的呈现,更是对生命状态的隐喻 —— 人类在光明中欢笑,在黑暗中恐惧,时间的流转带来的不仅是昼夜交替,更是生命的起伏与无常。

诗歌的时空架构中还暗含着空间的层次感。“风水一片”“田尾屋背” 等表述,将自然景观与人类生活场景紧密相连。“风水” 一词在粤语中不仅指地理环境,更蕴含着对自然与生活关系的朴素认知,它暗示着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而 “田尾屋背” 则具体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空间布局,从广阔的田野到屋后的家禽饲养处,展现了农耕文明下的生活图景。这种时空交织的写法,使诗歌具有了立体的叙事维度,既展现了时间的流动,又呈现了空间的纵深。

三、代际对话:永恒追问中的哲学回响

诗的第三段引入了代际对话的场景:“爷爷太太讲嘢?,噈问日头夜晚好?孙仔塞仔懵盛盛,梗喺天光热头晒……” 这看似简单的问答,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长辈对太阳夜晚状态的追问,体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敬畏,这种追问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类的认知进程中。从屈原的《天问》“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始终是诗歌的重要主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