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383章 缘分不够?姑娘请留步

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383章 缘分不够?姑娘请留步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3 15:06:02

第383章 缘分不够?姑娘请留步

燕兴楼的格局和别处是不同的,比如这包厢就显得比别处更加大气,徐恒和孙玄等人之间的对话,其实声音并不大,传不到隔壁的包厢之中,奈何这墙壁之间另有玄妙,几个宦官在夹层站着,将每一句话记录了下来,而后送到了天字号包厢之内。

隔墙有耳,物理意义上的。

朱翊钧看到了孙玄和徐恒的对话。

“周姑娘可知咱大明的海税几何?”朱翊钧看了一点,孙玄那一句针对殷正茂查抄归雁湾私市的岂有此理,已有取死之道,孙玄和徐恒是不同的,徐恒的爹是前首辅,但徐恒没有任何功名在身,但孙玄是万历五年的进士,是大明官僚制度之下的官僚,但他的立场却不是站在朝廷这一方。

这就是取死之道,即便是归雁港私市,和孙玄没有瓜葛,那孙玄日后做事也会越走越偏,最终走向毁灭之路。

周仃芷听闻黄公子的问题,思索了一番才开口说道:“百值抽六,虽然家父离去,但还有些余财,家兄虽然没有功名,家里有些海贸的买卖,这个税赋不算重了,若是换成红毛番,过港就抽三成,这也是很多遮奢户们对水师振武支持的原因。”

周仃芷回答要表现自己的家世仍然不俗,要表现自己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什么都不懂的闺中弱女子,要表现出自己的见识来,给自己加分,争取把自己给嫁出去。

蓬莱黄氏海商出身,询问这些,绝不是无的放矢。

“姑娘见识不凡,京师距离江西几千里远,京师的事儿,江西大抵是不知道的,所以,姑娘若是回到江西吉水,未尝不会有一段好的姻缘。”朱翊钧听闻,对周仃芷的话表示了认同。

不是所有东南遮奢户们都反对开海,甚至有一部分支持大明水师振武,为的就是水师把关键的港口控制在大明的手中,以享受6%的关税。

夷狄的港口,动辄三成四成的税赋,还有打家劫舍,这种恶劣的营商环境,不利于海贸。

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上,大明水师控制的区域,都是高安区,到了大明水师能够触及的地方,海寇销声匿迹,商舶不必张弓填药,彼此也能打个招呼,而不是剑拔弩张,在千里镜中看到,就赶紧避开,防止生乱。

“唉。”周仃芷无奈的笑了笑说道:“你既然要见我,自然是知道的,我有个拖油瓶,我回吉水,带不走这拖油瓶,我不回吉水,就只能给人做个妾室了。”

二十四岁的娘,十六岁的女儿,这个女儿的确是个拖油瓶,周仃芷回江西吉水,就是要重头开始,那这拖油瓶就只能留下,她一走了之自然可以,那拖油瓶真的无依无靠了,日后如何生活?

朱翊钧又接过了一张纸,看完之后,才开口说道:“可以放下她,你也说了,拖油瓶罢了。”

“她爹死在了边野,她娘悲愤去世,她哥软弱,她嫂子刻薄,投奔到了我家,既然当初,我因为自己的事儿,把她认下,自然是要管到底,既然公子对拖油瓶不喜,那就没得谈了。”周仃芷揉了揉眉心,若不是这个拖油瓶,她早也嫁人了,但是让她不管,终究是狠不下这个心。

周仃芷打算走了,就像前几次相亲不成一样,这蓬莱黄氏这些年,因为开海,名声极大,家里金山银山,周仃芷自然是乐意的,以色娱人,面前这公子,样貌、气质俱佳,当得起君子如玉浑然天成,黄公子显然是打小习武,那一身的腱子肉,到了床笫之上,恐怕她这田,要被耕坏。

她想嫁人,但是扔下拖油瓶,她不肯。

黄公子大抵也是父母之命,过来见一面,对她兴趣不大,这一会儿功夫,就看了四张纸,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儿,但显然不是很在意她的去留。

朱翊钧对周仃芷还是有些兴趣的,刘梦姝、李锦是李太后选的,样貌没的说,但是身段就不如细支结硕果的王夭灼了,周仃芷这身段,总结起来,就很润。

朱翊钧又将纸张递给了冯保,继续说道:“那个孙玄,就在隔壁,姑娘对他何等看法?”

“哪有少女不怀春,听他几句酸词,自然是喜欢的,后来他娶了别人,就是恨,恨不得杀了他,吃了他的肉,喝了他的血,恨他耽误了我这么些年,可这日子长了,也便是淡了,自己蠢罢了。”周仃芷抬起的屁股,又坐下,既然公子想谈,那就继续谈谈便是,她选择了实话实说。

“姑娘看得通透。”朱翊钧对着冯保说道:“传菜吧。”

恨也是爱,恨和爱看似对立存在,但其实恨和爱,都是在意,这就是统一的地方,周仃芷显然对孙玄不在意了,不在意,自然没有恨。

朱翊钧不喜欢周仃芷心里住这个人,哪怕是两个人成不了,孙玄那种货色,不值得惦记。

这一吃饭,周仃芷就呆了下,这蓬莱黄氏的确是个暴发户,可是规矩一点都不少,这还有专门的奢员尝菜,奢员是专门尝菜的阉奴,每一碟菜传到,都会夹菜放到碟子上,张宏和另外一个宦官,开始尝菜,要等半刻钟无事后,才能开宴。

“听说山东女子不上桌,可是有这个规矩?”周仃芷坐稳之后,等待奢员试菜,疑惑的问道。

朱翊钧听闻,思索了片刻,略显无奈的说道:“山东兖州衍圣公带起的风气,夫子都没这个规矩,这衍圣公规矩比夫子的规矩还大,衍圣公没了,这种规矩,慢慢就没了,移风易俗,哪有那么简单。”

凌云翼尽力了,可是衍圣公府的存在时日已久,移风易俗,只能慢慢来了。

朱翊钧在吃饭,也一直在看传来的纸条,对隔壁的交谈,一清二楚,他偶尔略显一些疑惑。

徐恒带来的人都是西土城迁徙来的遮奢户,这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钱,而且家里多数都和海贸沾边儿,而孙玄带来的都是翰林院的翰林、进士以及国子监的监生。

“这今岁起,朝廷不停的增设海防巡检司,这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徐恒的话引起了共鸣,所有人都对朝廷管的太宽,满腹的牢骚,比如这万历元年起的生丝禁令,就让遮奢户非常反感,以前还有偷偷往外卖的,但随着海防巡检的完善,想要违禁的代价越来越高。

“朝廷抽分百值抽六,真的很多吗?”姚光启的弟弟姚光铭低声问道。

姚光启现在是海带大王,虽然和姚家没什么关系,但姚光铭总觉得朝廷抽的税真的不重,百值抽六,大明皇帝搁这儿做慈善的吗?

所有人看向了姚光铭,姚光铭只好端起酒杯赔罪,这话的确不该问。

“那泉州赵氏的根基也在海上,今天,咱们就定下个调,这私市还办不办了?”另外一个西土城弟子开口问道,都是生意人,现在违法的成本已经高于了获得利益,为了这百值抽六的税,不至于犯险。

孙玄擦了擦嘴说道:“要弄,要是不弄,朝廷突然一纸禁令,片甲不下海,又该如何是好?”

大明的禁海从洪武六年起,一直执行到了隆庆二年,才有了隆庆开海事儿,大明朝廷,或者更加明确的说是大明皇帝一旦一纸禁令,官船官贸,想要把海贸厚利,完全拢到自己手里,那遮奢户们海贸生意如何是好?

“朝廷现在,聚敛兴利,再加上那位爷又贪婪成性,现在先生在朝,那位爷还不会太过分,先生若是没了,恐怕这禁海令就到了,别忘了,大明水师可是在那位爷手里牢牢的攥着。”孙玄把话说的十分明白了,那位爷就是当今陛下了。

姚光铭又弱弱的说道:“可是,那位爷说话算话啊,这七年来,说过的话,没一句落到地上。”

“总不能指望爷良心吧。”徐恒立刻反驳道,良心这东西,他们遮奢户都没有,指望天底下最大的遮奢户皇帝陛下有良心,有信誉,这不是奢求吗?

姚光铭只是嘟囔了几句,国失大信,人心启疑,权力由上而下、亦由下而上之类的话,引起了大家嗤笑后,姚光铭只能连连举起酒杯致歉。

“姚公子是不是读矛盾说了?”孙玄看着连连致歉的姚光铭想到了一个可能。

姚光铭点头说道:“是,家兄年中回来的时候,嘱咐我读一下。”

“少读点那些异端学说,那就是张居正蛊惑那位爷的妖言罢了。”孙玄摇头,矛盾说那玩意儿多少有点邪门,读过和没读过的人,看待问题的方式,完全不同,孙玄就不读,所以他不去当监当官,也考不过官考遴选,孙玄一直在四处寻求门路,可惜,吏部的权力都在张居正手里攥着。

孙玄对张居正是有些不满的,自己吃饱,连口汤都不给别人剩。

“谢孙兄提醒。”姚光铭赶忙说道。

“这个私市还要搞,但是现在大明水师兵强马壮,要搞,得去水师到不了的地方。”徐恒发现大明治下的私市根本做不大,大明水师必须存在,因为海上有海寇、有土著、有倭寇还有红毛番,但是在水师治下,私市根本没有任何生存的空间,即便是云集起来,也是被朝廷一锅端。

“气煞我也,这次损失如此之大,那殷正茂都去了吕宋,还是朝廷的狗!”孙玄一拍桌子,多少有点想不明白,殷正茂的做法,可谓是把事做绝,一点余地都没有。

“可是,大明水师到不了的地方,不安全啊。”姚光铭又是弱弱的说道,他想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他觉得这帮人说的不对,哪有好事都被自己占了的道理,又不想交税,又想安全,这不符合矛盾说的基本观点,矛盾相继。

姚光铭觉得今天来的人,看待问题都很片面,比如孙玄说殷正茂是朝廷的狗,姚光铭就觉得不对,站在殷正茂的立场上,不把事情做绝,他吕宋总督府离了朝廷的支持,那红毛番卷土重来,殷正茂如何应对?

看问题,不能只看自己的利益,得多方面考虑,再做出决策。

矛盾说,是一种朱翊钧和张居正在思想碰撞之下,产生的一种模因污染,一旦接触,就会变得古怪起来。

姚光铭就是那个古怪的人,他点出了徐恒这句话里的根本问题,水师到不了的地方,非常危险。

“反正死的也是些走投无路的穷民苦力罢了。”徐恒面色涨红,仍然嘴硬了一句。

姚光铭愣愣的问道:“可损失的银子,是咱们自己的呀。”

孙玄有点累了,徐恒有点后悔,就不该请这个姚光铭来,他们老姚家年轻这辈儿都长歪了,可是姚光铭的话,还是把所有人都提醒到了,死的的确是穷民苦力,受损失的却是他们这些遮奢户。

“这私市的事儿日后再说,反正泉州赵氏带头,被砍头的也是他们,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我们又不是主谋,那位爷总不能把我们这些人一起砍了吧。”孙玄摆了摆手,略过了这个话题。

徐恒用力的盯了姚光铭一眼,才开口说道:“说下一个事儿,建船厂,船厂不是说建就建的,一个船厂最少得三四千的工匠,上下各行各业,均有涉及,想要做成,得咱们齐心合力,这家有船板,那家有铆钉,再一家有桐油,得齐心合力才能成。”

姚光铭又想说话,但是被徐恒的眼神逼退,姚光铭其实十分赞同徐恒的说法,建船厂,姚光铭双手双脚赞同,他们家是桐油大户,供应朝廷五大造船厂之余,还有很多。

即便是姚家有秘法保存桐油,可以让桐油使用时间从三个月,延长到两年,但还是卖掉的好。

这秘法其实朝廷也知道,就是密封和加几片生姜,就跟桃叶防虫一样,原理不详,管用就行。

徐恒不让他说话,他只好闭嘴,前段时间松江府巡抚汪道昆写信给姚长兴等人,明年造船厂又要增产,姚家决定再建四个桐园,这可是朝廷的大单子,大大的肥肉,决不能丢了。

建船厂这个事儿,倒是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船,一个漫长的产业链,上下游可以养活许多人,关键是建好了船,就得有货物去海贸,这又是涉及到了无数的产业链,涉及到了千家万户的营生。

朱翊钧这边极为安静的用膳,菜不是很多,两个人的饭菜,四菜一汤,再加上一些干粮,这些菜都不算昂贵,但荤素搭配,做的极为精美,一道纹丝豆腐羹,让周仃芷大开眼界,那豆腐丝能切成那样,可见刀工精湛。

“吃好了?”朱翊钧漱口后,擦了擦嘴,笑着问道。

“谢公子款待。”周仃芷赶忙说道,黄公子吃的实在是太讲究了,黄公子不说话,周仃芷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个。

“我家规矩大,这拖油瓶咱也没什么好办法。”朱翊钧说明了今日相亲的结果,这很润的周仃芷他很喜欢,但是那个十六岁的女儿,就有些问题了,大明真的没这个祖宗成法。

“我是很喜欢公子的,终究是有缘无分了。”周仃芷极为遗憾的说道,她真的很喜欢这个黄公子,即便是做妾室,以蓬莱黄氏的家底,她也吃不了什么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