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963章 谋天算地终倾覆,机关算尽断青马

第963章 谋天算地终倾覆,机关算尽断青马

锐卒来了,青天就有了,这是容城县在京营锐卒来了之后,街头巷尾的一句流言。

在锐卒没来之前,容城县已经到了连衙役都拿不到俸禄的地步。

衙役拿不到俸禄,要想生活下去,就要取之于民,取之于民,百姓就得遭罪,城中有帮派,百姓遭罪,城外有山匪,百姓还是遭罪,这容城县靠着驰道,百姓生活依旧苦不堪言。

锐卒来了,欺行霸市的衙役、凶狠暴戾的帮派,杀人不眨眼的山匪、灾年不肯减租的乡绅,全都被京营锐卒给抓捕归案!

这一下子,压在百姓头上的大山没了,这真的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天大光!

李如松其实特别紧张,上一次祁家大院,那是明晃晃的反贼,平叛就是,这次算是镇暴先登营组建以来,第一次派出镇暴。

如果执行不顺利,这个镇暴先登营会被广泛反对,如此一来,陛下对内的一个重要手段就会失效。

李如松不想辜负圣恩,所以从出发到执行,都是严格约束军纪,生怕出现不想看到的场面。

尤其是在驱散人群,攻破了县衙之后,他就更紧张了,他害怕容城县百姓全都聚集起来,容城县二十七万丁口,全都聚集起来,他这三千人,还能把二十七万人全都驱散?

可自从攻破县衙之后,百姓对于军管,并没有什么抵触,尤其是在帮派、山匪、乡绅相继被捕之后,百姓对军兵已经完全没有了抵触。

百姓害怕军兵,因为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百姓们最担心的就是军兵趁着镇暴,踹开自己家门,抢走自己的财物,奸淫自己的妻子女儿,甚至杀人。

传闻中京营锐卒军纪严明,从不扰乱百姓,可传闻归传闻,谁都没亲眼见过。

在撤掉大栅栏允许自由进出之后,李如松就更紧张了,他担心百姓聚集,百姓小心试探,担心军兵抢劫,彼此试探了三五日。

李如松没见到百姓聚集,百姓没见到劫掠,军管和平日没什么分别,容城县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让李如松彻底松了口气,不再担心的是,城外驻扎军营,被扔了两扇刚宰的猪,李如松找到了扔猪的人,把银子付了。

汪小六,大名汪景芳,他是河南人,亦农亦军,打小种田,靠着一把力气,在巡检司混了个弓兵,平日驱逐野兽领赏为生,他打死过四条大虫。

那是一窝老虎,他一个人用了四天,才把这一窝老虎全杀了,虎力弓对付老虎,也非常好用,只要射的准,老虎真的不是汪小六的对手。

万历九年他参加工兵团营,当年九月,汪小六遴选入了京营。

万历十三年,他被选为了陷阵先登,四月,他随京营入朝抗倭,东征九胜,他打了六场,参与了十二场场对山城的进攻。

拔山城,是汪小六这辈子干过最累的活儿,倭寇的乌龟壳真的很硬很硬,他每次都累脱力。

汪小六从小就觉得自己有用不完的力气,饭量也出奇的大,九岁起就开始自己打猎,但他从来没吃饱过,饭量太大,小门小户养不起不说,还要有肉食才能觉得饱。

进了京营后,他才知道,吃米饭面条可以管饱,吃牛肉也可以管饱!

汪景芳在万历十四年从朝鲜战场回到了大明,立刻进了讲武大学堂,因为能吃,他在大学堂混了个大胃王的外号,万历十八年,汪景芳从讲武大学堂毕业,成为了骑营的把总。

骑营是精锐,汪景芳是精锐中的精锐。

李如松带着几个参将巡营,正好看到了把总汪景芳。

汪景芳手下有四个百总,带着四司,每一司有百总四人,每一个百总负责一辆偏厢战车,汪景芳手下有十六辆偏厢战车,有正奇军兵325人。

把总是重要的基层庶弁将,是将帅的手、脚、眼睛,所以李如松和汪景芳很熟悉,很熟悉。

“小六。”李如松示意参将继续巡视,自己走向了正在磨臂盾的汪景芳,笑着说道。

“见过副帅!”汪景芳赶忙俯首见礼。

李如松找了块巴掌大的石头坐在了地上,让汪景芳坐在了另外一块石头上,两个人就这么坐在地上,说起了这次容城平叛之事。

聊的内容很多,比如汪小六觉得臂盾有点大了,影响行动,忠诚棍有点轻,打不动人。

一尺六寸,重三斤四两的铁棍,被称之为忠诚棍。

“这棍子已经很重了,稍微用点力气,就要把人打骨折,不能再重了,镇暴是镇暴,不是战场攻伐,可以再长点,一尺六寸有点短了。”李如松觉得棍子重,汪景芳觉得棍子轻。

这棍子到底多重,还是陛下说了算。

“什么感觉?和在战场上,有什么区别?”李如松好奇的询问汪景芳,这次派出任务的感受。

“额…”汪景芳左看看右看看,才低着头说道:“副帅,俺是个粗人,说了您别不乐意,俺觉得,打的轻。”

李如松扶额,汪景芳的感受出乎了李如松的预料,京营军纪不得对百姓出手,这个军纪很严,非常的刻板。

小六入营还是李如松选入,小六自从入营后,就一直严格遵守军纪,李如松还以为小六会有些负罪感,但似乎并非如此。

“说说。”李如松疑惑的问道。

“副帅,你看,这许徐御史出行,有缇骑随行,徐御史骨鲠,也是要查反贪的案子,这在青马桥出了这么大的事儿,这些人还来阻拦京营入城,俺觉得,这些人都不是好人。”

“百姓最恨贪官。”汪景芳闷声闷气的说道,讲道理他讲不出来,但他有是非对错的判断。

“百姓被裹挟,并不知情。”李如松摇头说道:“挟民自重,这都是老手段了。”

“不,他们知道。”汪景芳立刻说道:“副帅,青马桥平日里车马不断,对容城很重要,这桥塌了,百姓立刻马上就知道了,而且街头巷尾都在说,怎么可能不知道查贪腐的徐御史落水?”

“明知道京营来做什么,他们还要为了那三两银子堵路,安民告示、三枪示警都无法驱散。”

“他们不知道拿的是什么银子吗?俺觉得他们对自己拿的究竟是什么银子,一清二楚!”

“你讲的有道理。”李如松略显有些错愕,他经常跟随戚继光在文华殿议政,时间长了,他内心深处,觉得百姓都是被裹挟的,是无辜的。

可到了具体的事情里,容城这些堵路的家伙,真的不知情?

汪小六是底层出身,他觉得这些人绝不是不知情的,那可是暗害钦差的大事!

钦差翻车掉到了河里,差点就死了,百姓议论纷纷,哪怕是出于避险的考虑,也不该参与到堵门,这多危险,乱糟糟的,刀剑又不长眼。

什么人,才在这个时间凑到瓮城城门处?

汪景芳继续说道:“这次被捕的人里,都是跟着家丁、帮派把头厮混的人,为虎作伥的伥鬼。”

“我知道了,陛下的犒赏到了,今天吃牛肉炖土豆,看好军兵,决不可饮酒。”李如松站了起来,说到了皇帝恩赏。

陛下送了三千斤牛肉,通过驰道送到了容城县,派出军兵每人可以分一斤,人人有份,再加上土豆块,哪怕只加点盐,炖一炖都极为美味。

“送副帅。”汪景芳一听有牛肉吃,立刻眉开眼笑,给陛下当兵,真的能吃饱,再想到回京还有十个月的俸禄,家里六岁的娃,几年的笔墨纸砚就有了。

汪景芳其实没说心里话,镇暴那天他回到营帐内,看着床头放着的四银恩赏,多少有点睡不着,这才干了多少点活儿啊,陛下又给了这么多恩赏,汪景芳只觉得白天舞棍力气有些弱了。

李如松又找了几个把总问了问,都得到了相似的答案。

从徐成楚翻车落水起,矛盾已经在激烈碰撞,矛与盾碰撞的火星子,都把京营给招来了,其中的危险,连路边的小乞儿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这种时候,还要往上凑,还要堵门。

这些人,还能称之为百姓吗?

提刑千户负责审案,青马桥的案子并不复杂。

知县孙奇逢下令,师爷刘文敬找到了东牛胡氏,让胡氏负责办,胡氏找到了山匪赵三刀,连夜破坏了桥墩。

这个案子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知县孙奇逢下的命令,并非要杀徐成楚,而是让青马桥塌了,阻拦徐成楚几日,让徐成楚不要尽快南下。

师爷刘文敬跟胡氏胡文璐讲的时候,在城里的青楼,两个人喝了两斤马尿。

迷迷糊糊,喝断片的胡文璐只记得一些片段,什么徐成楚该死,兹事体大,青马桥这些字眼,就开始安排赵三刀办事。

赵三刀连对谁下手都不知道,糊里糊涂的把事情办了。

简而言之,知县孙奇逢被‘倍之’了,他下的命令被加倍执行了。

胡文璐、赵三刀觉得孙奇逢既然敢下这样的命令,那就是朝里有人,有后路、后招息事宁人!

孙奇逢觉得自己的命令只是阻拦,这师爷、缙绅、山匪还敢刺杀钦差不成?

知县孙奇逢知道后,人都傻了,等到京营来了,乱了分寸,寻思着紧闭城门,先抗几日,找找过去的亲朋故友座师同窗,在朝中美言几句,看能不能过关。

李如松是领着圣旨来的,他才不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直接入城。

城中帮会、城外山匪,都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京营来了,把他们也一锅端了。

同样,被捕的阴氏、陈氏、孙氏等等,都跟青马桥坍塌案无关。

但这几家没有被无罪释放,提刑千户带着两百缇骑,对他们的过往进行了严密的调查,只一旬时间,就查出了兼并田土、经营赌坊、买卖丁口、逼良为娼、截断沟渠等等十几件罪名。

这可不是提刑千户给这几家扣帽子,这些缙绅之家,腚底下没有一个是干净的,提刑千户这个查法,天下就没有干净的缙绅。

李如松为了防止民乱,又下了一个公文,还田。

闲着也是闲着,京营锐卒们出动,深入乡野,把田亩按各村各乡丁口,划界还田。

李如松有自己的打算,眼看着天变来了,万一天变更加剧烈,陛下迫不得已要对北方诸地进行军管,那京营锐卒没有一点还田经验,怎么执行陛下圣命?

趁着这次派出镇暴,累积了一点经验。

“孙奇逢,你为何要下令阻拦徐成楚前往武昌府?得谁授意?”李如松问起了这个案子的关键,他为何要阻拦徐成楚。

“武昌府同知宋英廉的族弟给我写信,让我帮忙。”孙奇逢失魂落魄,他也没什么抵抗意志,有什么说什么了。

驰道窝案七号案,工兵团营把总举报宋英廉以次充好,替换惠民药局药材牟利,把总反倒是被流放。

“他让你帮忙,你就帮忙?”李如松被气的头晕目眩,胆子真大!

“我也没想到京营能来啊!”

孙奇逢一脸懊恼的说道:“我原来打算,徐御史问责起来,就把赵三刀推出去顶罪,但徐御史不问,就直接走了,我还想着如果是朝廷派了缇骑来查,我就把胡文璐、赵三刀全都推出去顶罪。”

“结果,来的是京营。”

孙奇逢是真的没想到,陛下会这么不讲规矩,哪怕是派缇骑来,孙奇逢也有周转的余地,这派了京营来,这彻底打乱了孙奇逢一切的安排。

李如松沉默的看着孙奇逢,他可一点都不觉得孙奇逢可怜,孙奇逢真的是可怜的倒霉蛋,手下倍之,加倍执行导致了这一系列的意外吗?

宁远侯世子、京营副总兵李如松认为不是。

因为他想到了张居正总是讲的超组织现象。

只依靠各衙门官吏的默契,以一种集体默契、集体动作,来对抗朝廷政令的行为。

李如松非常非常厌恶文官,他在李成梁唉声叹气中长大,那时候他不理解,为何亲爹那么能打,还总是被为难,戚继光比他爹还能打,更加被为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